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VIP

刚在看 brain food 提到的一本书,Very important people,描述酒吧文化。每一个酒吧或者俱乐部的发展进程都差不多:

  • 从开头就要以模特的质量和数量打开排头,吸引名人或者有钱有地位的VIP到场
  • 模特基本都是白人,且模特必须是其本职,最A档次的是维多利亚秘密的模特;相比之下『instagram 模特』是很掉价,用来侮辱人用的
  • VIP永远在追求最新潮的club,不会总去一个,所以随着这些人的转移,酒吧地位逐渐下降
  • 酒吧保安开始允许非A类模特质量的『girl』进入,允许普通有钱人、长得一般的人进场花钱
  • 直到这些人发现客人跟他们差不多阶层,慢慢不来
  • club继续向社会下层开放,门管得越来越宽,直到关门;或者直接关门,换一家再重新开

所以为什么要在门口拦人,因为要确保顾客的『质量』,这样其他顾客才会想来啊。很有意思的是,提到的一点:

真正有地位的人去酒吧,是不花钱的。大部分高档酒吧的利润都来自较小的账单,一桌几千刀账单这种,累积起来,『spent by groups of affluent tourists and businessmen–your run-of-the-mill banker, tech developer, or other upper class professional with a disposable income. They regularly run up high-volume tabs because they, too, want to be close to power and beauty. Unlike celebrities and higher-status VIPs, these men always pay. 真正让酒吧盈利的,都是那些银行主管啦、技术行业工程师啦,普通有点钱的职业。他们花出真金白银,以期离权力美貌近一点点。而他们跟真正的VIP的区别是,VIP来是不需要花钱的,而这些人总是自己掏腰包付账单。』

Free things are a clear marker of status in the VIP world. Free entry, drinks, and dinners signal recognition of a person’s social worth. “I always said, in nightlife it’s not what you spend, it’s what you get for free. That’s real power,” said Malcolm, the promoter I followed in New York and Miami. “You got a lot of money and you spend a lot, of course you get respect. But if you don’t spend a dime, that’s power.”

一位前酒吧吧主如此称呼这些来花钱的『有钱人』:『You know, a mook. Someone who doesn’t know what’s going on… It’s the dentists that come in and buy the tables, thinking they’re in the company of the cool people, and the beautiful people.” 你知道,就是傻蛋嘛,根本你不懂高级酒吧是怎么运作的。比如哪个有钱的牙医,这种人,花重金包下一整个卡座,邻卡座都是(我们花钱请皮条雇来的、或者门口把关过滤出的)模特跟潮人,就以为自己真的身处上层社会了。』

所以club到底是干吗的?

十几岁刚成年去获得『证明自己成熟的感觉』的;二十几岁去换取『我又酷又潮自由无极限的感觉』的;三十岁去换取『我没老我还年轻的感觉』的;四十岁有钱了去换取『我终于有这么一天了的感觉』的。

Club,说到底,就是一个精巧设计出的产业,一个可以让普通人花钱换取『社会地位感觉』的地方啊。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我可以,你不行

今天给妈妈打电话,聊到『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议暴乱,让我想到肤色歧视的事情。

就是——很多中国同胞对于『其他国家人居然敢歧视亚洲人』的状况,非常愤怒怀恨,觉得他妈的怎么可以这样?!但是同时,又认为『黑人又穷又丑暴力兼没素质,所以活该低人一等』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好吧,逻辑上来说,要么刻板印象有道理,要么刻板印象没道理;要么歧视合理,要么歧视不合理;难道别人对自己刻板印象叫歧视,自己对别人刻板印象叫省事?

只允许自己歧视别人,不允许别人歧视自己。。。。。是几个意思?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美国为什么需要H1B

前两天写的《H1B招致的敌意》里,我提到说,也不知道美国公司到底为什么都想招那么多外国人,难道真的像美国人想的那样,是因为想占薪水少开的便宜吗?正好,昨天看奥巴马的 the audacity of hope,就看到他提到这事。

他说,有一次访问谷歌总部,当天正好遇到一群新人的欢迎会,大屏幕上一个个在介绍这些人。在这些新人中,半数是亚洲人,很多白人听起来姓都是欧洲的姓,而一个非裔或者拉美裔的人都没有。

回去的路上,他跟同行的谷歌带路人提起这事,对方答:

『我们也知道这是个问题,谷歌也有为少数族裔跟女性理工科学生提供奖学金啊。但是,与此同时,谷歌也必须保持竞争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在数学、工程、计算机专业里,只招那些排名最靠前的学生。那些高等理工学府里,MIT、Caltech,斯坦福,伯克利……非裔与拉美裔的学生,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根本没法平衡。』

『而且,别说少数裔了,单说找到美国土生土长的工程师都越来越难了。所以每一个硅谷公司招的人里,外籍学生都越来越多。再说这些人才也都意识到,要找份高收入的工作,或者找资金创业,硅谷也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新兴国家也越来越抢手。我只希望华盛顿那些政客能意识到,现在各国对人才的竞争这么厉害——能吸引到人才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就会发生的事啊。』

前两天看的 the war on normal people 里也提到类似的话题:

『这些学生跑来美国上学、我们花大功夫教育他们、他们学成毕业找到工作……但到头来我们却不给这些人发绿卡,搞得他们被迫回国工作,然后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给我们吃瘪,到底为什么?根本说不通啊。』

昨天跟朋友聊到美国移民话题,朋友说:『美国大部分人分不清合法移民跟非法移民的区别。』

12年的时候我也写过,国家一个个地盛衰是必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日本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及美元,支持了面临破产的美国经济。最终因对冲基金、衍生工具等金融商品领域无法抗衡美国,最终被打得落花流水。而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通过IMP等渠道援助了身受重伤的美国银行,结果再次被美国耍弄——日本政府在以不断牺牲普通纳税人和储户利益为代价帮助美国。』

40年前日本也经历过一个添加剂时代,在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很多食品也大量使用添加剂。1955年发生了著名的森永砷素奶粉事件。森永公司为了提高奶粉的易溶度,向牛奶中添加工业用砷。日本人发明方便面,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更是大行其道。后来,被称为食品添加剂之神的安部司出书揭露肉丸就是丸子状的添加剂,震惊日本。』

——大前研一

中国现在才开始,整整落后了三四五十一百年。

虽然美国的衰落是历史必然没错,但是很大一部分真的是,自己作的,哎。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美国的分裂

前两天因为警察执法导致一位黑人死亡的事情以后,美国简直要开始陷入暴动了。

p说,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啊。

我说,什么意思?

p答,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社会动荡,一直以来都是的。

然后我就跑去查说贫富差距的书,今天看完了一本叫《the war on normal people》的——是我好久好久以来看过最好的一本书了,从头高亮到尾。作者不止一直在思考社会问题,而且有深度接触社会的各个角落,上至社会的精英阶层富人总统,下至干枯死去的城市居民。所以他所形容的未来,我真的可以看得见——是会这样发生的。

失业率

大概十年前我写过,社会分工越来越极致,不断提高的社会效率一定会带来越来越高的失业率,而『失业并不代表社会危机,失业是社会的转折点』。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很少有职业是机器无法取代的。现在看来程序员可能是一个,可是以后呢?我很难想象,但真的谁知道。

当初在大学念了四年英文,结果最后一年反而下定决心自学程序,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觉得,网页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因为以后无论做什么的都得需要个门户网站。现在回头看,还真是猜对了。对程序员,至少优秀程序员的需求,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真是供不应求的。

可是其他工种呢?

最近看各种美国普通人失业又领不到救济金的新闻,越来越觉得,自己实在算是特权阶层了。平时身边接触到的朋友都是同事之类,自己也觉得自己明明很普通,但我这种算什么普通?社会大部分真正的『普通人』的生活和我是天差地别的。书里提到美国的数据,两个调查,一个是17年的,说『59%的美国人手头都没有$500的余钱』,另一个15年的数据也显示『75%的美国人银行账号里都没有$400的余钱』。

所以到底什么才算普通人?不是社会前20%,是中间的那些大部分人啊。

这些四分之三连 $400 块救急钱都拿不出来的美国人,在当前大批失业的情况下,除了水深火热上顿不接下顿又能怎样呢?逼急了就只有暴动了。再加上前两天的种族冲突导火索……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捉襟见肘这么持续下去,接下来的暴动的就不是种族抗议,而是各种打砸抢了。

死去的城市

书里提到一个现象让我考虑很久。说,美国历史上曾经有多个曾经因为重工业煤炭钢铁开发而富裕起来的城市,后来因为重工业衰落,后来统统走上同一条道路:

  1. 先是商业区承受不了低消费,里面商店逐一关门
  2. 商业区没落以后,其中有特别穷的居民发展到为了钱偷抢,无业游民去空店住下
  3. 曾经的商业区开始变得不安全,人们开始绕路走
  4. 政府为了安全,销毁大商场的楼房
  5. 稍富裕的家庭(一般是白人)纷纷搬走,留下穷人(黑人)
  6. 落败以后,政府多次采取各种振兴措施,但是基本没什么用
  7. 失业的人多酗酒或者染上毒瘾(没有价值实现),自杀率升高

看下来觉得,我之前在《贫穷的美国人》这篇文章里写的,个体还可以努力存钱改变现状的,有一点道理是没错,但实在想得太简单了。明明是社会的问题,怎么能怪到个人头上呢?

就像作者提到的,有意愿有能力改变命运的,都是拥有资源的人。这些性格强大的人,把他们扔到贫民窟里,他们也能靠自己爬出来。可是那些生来就爬不出来的人,不是因为基因如此,而是因为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啊。

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其他的路。

自动化的普及意味着失业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而大批裁员总是在危机时刻才到来,就像现在。美国的前路,分叉点已经到来了。

未来的路

只有一条活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希望如此,但是,我看不到美国要如何走上这条路。就算今年11月trump落选,joe又能做多少?如此天翻地覆的社会改革,虽然只能政府来做,但是谁有这个胆子提?国会有保守党在,怎么可能给过?

如果不尽快解决,以美国的枪支持有率,可以到人手一支的地步——会怎样?我不敢想象。

Update:

写完这篇文章以后我去查了这本书的作者,发现这个人居然就是参加了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Andrew Yang?! 希望他四年后可以入选,那美国就真的有希望了!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Blinkist 使用感想

之前试用的 Blinkist,现在两三周用下来,发现收获还是不大呀!

最主要是,没有在一本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这个过程在自己身上大脑里留下的痕迹也相对的没多少。所以十五分钟听完一本书,说了什么转头就忘。

现在回头想想,一本书自己看完,最后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通常不是『整本书说了什么』,而是各种有趣的案例、作者讲的一两个奇怪的笑话、作者说话的口气,面对生活的态度……真正『本书的主旨』之类的反而很少去想。

Blinkist 听完,就好像吃过零食,好像有点味道,又没饱;没消化,所以也没什么思考,完毕也并没有看完一本书的满足感。而且在 app 上又容易跳来跳去的,反而觉得更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还是回头拥抱老派的 kindle 吧!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H1B招致的敌意

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美国人对持工签的外来务工人员敌意那么深。早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美国正在水深火热,所以工签完结或者被裁员的人也大批大批只能卷铺盖回家了。

我现在看新闻,也就扫一眼标题,再加看看NYT评论区。为什么看评论,因为纽约时报的评论会人工过滤,所以纯骂街类的不会被贴出来,所以罕见地还可以读一读,能了解美国民众平均是个什么看法。虽然NYT的读者也大多是同一类人,但我还会好奇他们的看法,因为好歹大部分读者不支持Trump——而支持Trump的人,评论看都不用看,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会说什么,所以也没啥好好奇的。

这篇文章下的评论,压倒性地,全部都是反对H1B的。

底下有一位工签持有者留言说『我已来美国十二年,辛勤工作,守法纳税,然而却没有社会保障,至今十二年都没有排上绿卡。H1B是拿绿卡的唯一道路,现在也要玩完了。』

然后下面高赞评论回复曰:『H1B本来就是工作用的签证,根本不是让你们加入美国用的工具。工作签证工作签证,意思就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允许你来美国的签证,现在工作都没了,你还留个屁呀。而且十二年前那正是金融危机举国失业的时候,你那个时候跑来美国抢饭碗,还有什么脸抱怨。现在美国人自己失业率都这么高,不好意思,我对你们同情不起来,H1B是时候该取消了。』

不知道是否是事实,但是看下来纽约时报读者大多都认为『美国公司之所以会以H1B雇佣海外员工,都是因为外国人愿意接受比本国人低的薪水和劳工保障,而且开除又方便,所以成本低廉』而且『美国明明人才这么多,就是因为这些贪婪的公司导致我们自己国人不被雇佣』。

这话从这些人嘴里说出来真是有点讽刺。

难道他们自己不是在『便宜的进口产品』与『同等质量却昂贵的美国本土产品』中,选择了便宜的进口货吗?如果他们不买进口产品的话,商家也不会大量从国外进口便宜货,挤压美国制造业了。等于说,绝大多数美国人不允许开公司的人降低成本,但同时自己又要享受降低了成本的产品,只许百姓放火,不许州官点灯。

我赌一块加币,要是哪家公司挂牌子说自己『只雇佣美国员工,又加为员工提供优良社会保障,所以没办法,卖的东西比同样的进口产品贵三倍』,99%的美国人还是会选择便宜的外国货。

等于说这些人只想要享受好处,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嘿,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

而且现在就算不用工签把外国人引入美国,远程工作也越来越普遍了。远程工作那可是连普通美国薪水都不用提供,就有辛勤的印度朋友争着要的抢手货。如果要『美国人优先』,不如直接出台法律禁止雇佣任何海外员工,看看对经济影响有多大吧。

有点像上海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干的都是活多钱少的杂活累活,到头来还要被本地人骂一句『没素质』『要是大城市没有这些外来人口就好了』,最后也拿不到户口,只能下一代继续贴钱接受高质量的大城市教育,希望再下一代有朝一日能融入这里。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在加拿大,给我印象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只有优秀的人我们才会引进,而我们也欢迎这些人的加入』。而来加拿大的系统也很直接,就是根据『在加拿大的适应程度(比如语言流利程度、在加拿大有无亲属照顾)』和『对社会的贡献(比如是否正值壮年、学历高低、有无工作、工作是否加拿大稀缺工种)』打分,每几个星期在排位里从高分往低抽人。算下来达标也并不困难,我很多前同事都是直接在原籍国家申请的,有的连加拿大工作都没有就被批准了,直接举家携犬搬来。

为什么态度差这么多呢?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Blinkist

今天有点头痛,下午一睡睡了好几个小时,醒来又还累得不想起床。于是翻着手机,看到苹果商店里一个推荐的app,叫 Blinkist 的。基本上这app的功能就是——把整本整本的书归纳成十几分钟可以读完的长度。

感觉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ヘ|・∀・|ノ*~●

我看书一阵一阵的,最近正好有心情,看得就比较多。而书这种东西,跟很多事情都是,最高质量值得花时间认真反复读的都是那么1%,还蛮好可以看的10%,剩下90%其实都是明明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叨叨出一整本书来。

就像前两天刚看完的,Elon Musk老妈写的自传里提到的,『我说话超简洁,但是为了写出一本书来,我努力把话说长一点,啊哈。』

这个app又是订阅制,一个月$15,一年$100。在app的评论区里,很罕见地没有很多人丢一星评价,抱怨『好好的app非要搞啥订阅,差评』之类的。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要不停地读新的书,写出简略版本,然后录制成有声读物,是要靠人力手动处理的。

而且订阅这个app,好像在这个平台上买完全版本的有声书还有优惠,虽然我也不大靠有声书阅读就是了。有声书对我来说更多拿来是神游消遣用的,要提取知识,还是能一段一段地看比较方便,遇到废话连篇不着重点的,想怎么跳就怎么跳。

还有一个好处,这些简略版本都可以直接推送到kindle,所以拿来找想看的书应该蛮方便的,比亚马逊的发送样本爽多了。

选择了7天试用,看看怎么样。:D

Affiliate link: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福尔摩斯的世界

几个月前我咬咬牙买了福尔摩斯的有声书。为啥说咬牙,因为居然要八十多刀!但是总共也真有八十多个小时,而且放在iBook里,跟花钱买正版kindle书籍一样,比自己找资源下载的方便,随时删掉随时能找回来。想想是经典,应该会听很多遍。而且,找到这本有声书,是因为我当时查了我最喜欢的有声书『读者』Stephen Fry,也算是支持了。

柯南道尔真的是写东西特别抓人,开头我两三个星期下来就刷刷听掉五分之一,然后就开始舍不得继续了,开始重听开头的故事了。他写出福尔摩斯是十九世纪末的事情。那个时候的社会真的是,在现在看来,很多古怪又有趣的地方。

女人

在十九世纪末,Sherlock 那个年代,女人好像是另外一种物种。

一发生什么事情女人就『脸一白,然后晕倒在地』。我晕。。。。哪有那么好晕倒的,低血糖吗!从来都是蹲在地上时间长了突然站起来才会晕倒,从来没听说谁是因为听了什么消息突然晕倒的。

还有 Sherlock 总爱挂在嘴边的各种『女人总是会xxx,所以这个女人做了xx一定是因为xxx』,听着总让人不爽。

订婚

一开始 John 在前面的一个案件里,案件开头遇到 Mary,一天后案件结尾就跟人家姑娘求婚,我还有点要掉下巴——再怎么一见钟情也不用这么快吧——然后后面又不停地遇到其他的人物,一个某某公爵,还有一个未婚夫『遇害』的姑娘云云,全部都是,见过一面,第二面男人就求婚的。

……哦,原来不是John太热情,是一整个社会都这样啊。

真是搞不懂,一辈子的事情啊,见一面!一面就做决定,这真的合适吗?那时候离婚可是想都别想的事儿啊。不过前两天看讲社会链接的blueprint讲到印度的包办婚姻,的确是有提到,对于包办婚姻的人来说,『爱上彼此』大多是发生在婚姻之后几个月到几年内,在多少年里才达到顶点的;而且最能预测『恋爱的感觉』的是夫妻对彼此的承诺和奉献(commitment and devotion)。

书里有个印度姑娘对采访者说,她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丈夫的呢?那是结婚两个月后,有一次她在外面开车,开着开着车子抛锚了。姑娘把车停在路边,给丈夫打电话;丈夫接起电话来,听起来很焦急,而且居然在十几二十分钟内就赶到了她的身边。

她说:看到他焦急地向我赶来,紧紧拥抱我——那一刻我爱上了我的丈夫。

不是因为爱才有承诺,而是因为先有承诺(commitment)才互生爱恋啊。

上流人士和隐形人士

Stephen Fry有介绍说,王尔德跟柯南道尔是一个时代的人,两个人见过面,都还彼此欣赏。所以前两天突然兴起,下了王尔德写的『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剧本,开头是某男主角跟仆人的对话。看下来,仆人是真的就是『仆人』啊!

男主:婚姻有那么糟糕吗!
仆人:我认为身处婚姻是一种幸福的状态,先生。我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因为我只结了一次婚。当时我之所以结婚,都是因为一个误解。
男主(十分无聊):我对你的婚姻生活不感兴趣。
仆人:是的,这是一个无聊的话题。我自己都从来不去想。
男主:自然如此。谢谢,你可以走了。
仆人:谢谢你,先生。(仆人离开)

这是在『正常人』和『下人』之间,我看到的最长的一次对话!其他都只是『仆人把菜端上来,然后离开了』或者『仆人报了来访者的名字,然后离开了』之类的。

就连 Sherlock 的 221B Baker Street,也不只有个房东 Mrs Hudson而已,还有一个鲜少露面的门童。还有各大庄园,每次 Sherlock 需要访问什么客户的时候,总有个来牵马的马童。只不过,这些人如此卑微无趣,以至于连个名字都没有,提到的时候都只是『一个男孩过来牵了马』或者『门童的声音告诉我们某某先生来访了』之类的。

所以当 Sherlock 在好几个故事里,有点讽刺『某国王某公爵觉得自己地位太高,别人配不上他的时候』我也有点无语。。。因为他自己也根本没把比他地位低的人当人看啊。Sherlock 的客户,不是贵族也得是某某家的小姐,再不济也得是个端庄典雅的家庭教师,要什么女佣来当咨询,那是不可能的事。下人,真的只是工具人而已,什么个性、对话、甚至自己的故事。。都是不配拥有的。

Sherlock V.S. Lestrade

看过bbc剧的人知道,剧里有个警方大叔叫Greg Lestrade。听有声书之前我还很好奇这人在原著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结果听下来发现,跟剧里完全不一样啊!

而且听到现在,完全没提Lestrade的名字叫Greg,我简直怀疑bbc是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警探的名字给拼在一起:Lestrade警探 + Gregory警探 = Gregory Lestrade 警探。而且在原著里,这俩警探是互相较劲的呀。

而且说Sherlock,原著里虽然的确是觉得自己观察力比普通人强,但是绝对说不上傲慢,哪怕偶尔提到自己很厉害,也表现得很绅士礼貌。反倒是Lestrade,好几次都是撂下『你这种瞎掰的理论,我根本不屑浪费时间去听』然后直接掉头离开的;张口闭口都是『你要是没那么多瞎猜,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有希望成为像我一样的警探』的;就连最终证明Sherlock是对的,也都还是『你偶尔也可以猜中一两个』的态度,简直要像是个搞笑反派了。

还是bbc里的lestrade可爱得多啊。(●´∀`●)ノ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低人一等

刚看完一本说法国黑人的书,Black skin, white masks。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写的,说种族歧视的事情。有过被殖民历史的文化,多少有点洗刷不掉的卑微感。

看完,还是跟上次看有关美国黑人的书感觉是一样的——让人绝望的不是哪天突然那有人上来暴揍你一顿,而是每天每天,遇到的每个陌生人,都『不小心撞了你一下』。而那本书,我回去查了下,是2018年出版的,This Will Be My Undoing。

所以七十年来,真的变了多少?

其中作者提到说:『当别人说我恨你的时候,他们会加上一句,跟你黑没关系。当别人说我喜欢你这家伙的时候,他们也会加上一句,喂,但是跟你肤色没关系哦。』

都是一根根细小的稻草压断了骆驼腰。

小孩不是人

昨天在看一本讲死亡的书,提到说,人年纪大到一定程度了,别人就容易不拿他当人看。跟他说话的时候就像跟小孩说话,用教育的口气;对待他们就像小孩,你得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然后把吃的收走。

好像他们已经不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了,他们的选择和喜恶已经不再重要。

任何弱势群体都是,黑人也是。作者提到说,大街上陌生人、教父、医生……跟他说话的时候,总是用哄小孩的句式,好像他是个智障,才从非洲大草原撒丫子蹦跶出来一样。

问题是就连小孩也不应当被这样对待啊。

以前在哪里读到说,类似用叠词跟小孩交流的方式,的确对小孩的心理成熟有影响。小孩只不过是小号的人,讲道理还是一样讲啊。

Bringing up bebe,一本说美国母亲在法国养小孩的书就有提到说,法国父母对小孩说话基本不会『把小孩当个宝宝』,就连跟襁褓里的婴儿说话,有事情都会好好解释,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多小的孩子都有理智,可以理解你』。

当个宝宝,是没什么压力没错,可是责任与权利也就完全别想了。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极端分子

昨天在看一本讲社会构成的书,叫『Blueprint』,刚看到说为什么有的社会运转良好,有的社会运转停止;比如在远航触礁的时候,一群人滞留在海岛上,有的群体基本上没死什么人,直到被营救,而有的群体里人一个个都挂了。

让我想到最近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事情,也是,一样是病毒,有的国家治理很高效,要么传播率低要么死亡率低;有的国家,传播率高死亡率也高。

我的权利 vs 群体的权利

以前也因为各种事情意识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更重个人权利;而亚洲甚至很多欧洲国家,群体的利益都比个人利益重要。我本来觉得『个人权利高于一切』也就是个文化差异,最近真出了事,问题也出来了。

看美国的新闻,说很多人聚众游行武装抗议,抗议的内容是政府管制人民出门的自由。这时候很多其他的抗议分子也插一脚进来抗议了,其中山歌唱得最嘹亮的组织之一就是抗议疫苗注射的组织。大概从美国之外的角度来看,抗议疫苗注射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是这群人其实思路也很一根筋,基本就是『政府凭啥让我强制xx?我有脑子自己可以做决定,这是我身而为人的权利』。

好吧,你要吃苹果还是吃橘子是你个人的权利,但这种『漏下一颗老鼠屎,一锅粥全体陪你玩蛋』的事情,咋也能是个人权利呢?你有跳崖自杀的权利,我也总有不被你拉去垫背的权利吧?

但是权利之争,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回事:某方权利扩张,那一定是从另一方的权利那里扒拉来的。

问题是,这种情况下,通常谁唱得最响才会有所回应。在一整个国家好几亿人口从小被教育『我必须争取我的权利』到大的环境里,整个就是一大窝叽叽喳喳。和平年代么,叽喳到头来妥协一下各有所得也就算了;可当下这种危机时刻,都一网被捞了,还在惯性『大难临头各自飞』,那得,就只有哪也去不了了。

群体对立

昨天看的书也提到,人本性就是护己排外。无论是什么群体,哪怕是给一群小孩子衬衫发两种颜色,他们也会本能地给『己方』更高评价、更友好待遇云云。

小孩子尚且如此,换成大人,再把冲突换成比T恤颜色更严肃的二分话题,那人们对对立方的敌意简直是可以敌国——简直可以分裂国家。比如最典型的两个,男权对女权、保守对自由。

尤其是在所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鼓励下,无论你是什么观点,上个社交网站,你看到的总是跟你类似的观点,所以偏见也就越来越深。至于不被个性化过筛的内容,比如网站的热搜榜单之类的,也根据平台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比如,爱看reddit、quora、hackernews、twitter、知乎、新浪微博的人,等等,大概都还是不同群体的。

说到这个,就连twitter和微博都有区别。twitter上,热评榜单虽然也也存在,但是关注度也就一般般;但是微博上的榜单,居然是重要到有人会斥重金买位置的地步,而且微博热评是啥居然是需要用知乎热榜来讨论的事情。。。。。。中国文化真的还是,博大精深但又大致统一、且每个人都多少想要向别人看齐的一种文化。

这种看齐性基本体现在,以前也提到的,知乎热榜很多高赞问题都是『xx你怎么看』,绝大多数人都有想要了解别人看法的强烈欲望。了解别人的看法,才能知道自己看法在大众中所处的位置,得以确认自己看法的『正确性』,说出去也不会被更『有道理』的人喷,才不会在一群钉子里做古怪到冒头的那一个。

换reddit还是twitter,嘿,谁管你怎么看,你再怎么看都是你的事情,高赞再多也不会影响我怎么看。而且基本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别人的观点不只不影响我,都不不干我什么事,我连听都懒得听——花时间看你写字听你唠叨是给你面子。我不只想要与众不同地冒头,我要做最闪耀的一颗星,可惜为啥没有人关注我。(哦,因为其他人也都忙着关注自己)

共存

说回在看的这本书上,最后存活率高的小社会除了必要资源以外,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深得人心的领头人,很明显为大家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2. 没什么等级之分,每个人的责任都很流动,包括对领头人的选择
  3. 从最一开始,由领头人带头奠定的一种『共存亡』的友好团结氛围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大概错在这里:因为经济阶层、政治党派、教育程度的不同,各群体彼此的敌意;以及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强调……社会实质上早都分裂了。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