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极端分子

昨天在看一本讲社会构成的书,叫『Blueprint』,刚看到说为什么有的社会运转良好,有的社会运转停止;比如在远航触礁的时候,一群人滞留在海岛上,有的群体基本上没死什么人,直到被营救,而有的群体里人一个个都挂了。

让我想到最近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事情,也是,一样是病毒,有的国家治理很高效,要么传播率低要么死亡率低;有的国家,传播率高死亡率也高。

我的权利 vs 群体的权利

以前也因为各种事情意识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更重个人权利;而亚洲甚至很多欧洲国家,群体的利益都比个人利益重要。我本来觉得『个人权利高于一切』也就是个文化差异,最近真出了事,问题也出来了。

看美国的新闻,说很多人聚众游行武装抗议,抗议的内容是政府管制人民出门的自由。这时候很多其他的抗议分子也插一脚进来抗议了,其中山歌唱得最嘹亮的组织之一就是抗议疫苗注射的组织。大概从美国之外的角度来看,抗议疫苗注射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是这群人其实思路也很一根筋,基本就是『政府凭啥让我强制xx?我有脑子自己可以做决定,这是我身而为人的权利』。

好吧,你要吃苹果还是吃橘子是你个人的权利,但这种『漏下一颗老鼠屎,一锅粥全体陪你玩蛋』的事情,咋也能是个人权利呢?你有跳崖自杀的权利,我也总有不被你拉去垫背的权利吧?

但是权利之争,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回事:某方权利扩张,那一定是从另一方的权利那里扒拉来的。

问题是,这种情况下,通常谁唱得最响才会有所回应。在一整个国家好几亿人口从小被教育『我必须争取我的权利』到大的环境里,整个就是一大窝叽叽喳喳。和平年代么,叽喳到头来妥协一下各有所得也就算了;可当下这种危机时刻,都一网被捞了,还在惯性『大难临头各自飞』,那得,就只有哪也去不了了。

群体对立

昨天看的书也提到,人本性就是护己排外。无论是什么群体,哪怕是给一群小孩子衬衫发两种颜色,他们也会本能地给『己方』更高评价、更友好待遇云云。

小孩子尚且如此,换成大人,再把冲突换成比T恤颜色更严肃的二分话题,那人们对对立方的敌意简直是可以敌国——简直可以分裂国家。比如最典型的两个,男权对女权、保守对自由。

尤其是在所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鼓励下,无论你是什么观点,上个社交网站,你看到的总是跟你类似的观点,所以偏见也就越来越深。至于不被个性化过筛的内容,比如网站的热搜榜单之类的,也根据平台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比如,爱看reddit、quora、hackernews、twitter、知乎、新浪微博的人,等等,大概都还是不同群体的。

说到这个,就连twitter和微博都有区别。twitter上,热评榜单虽然也也存在,但是关注度也就一般般;但是微博上的榜单,居然是重要到有人会斥重金买位置的地步,而且微博热评是啥居然是需要用知乎热榜来讨论的事情。。。。。。中国文化真的还是,博大精深但又大致统一、且每个人都多少想要向别人看齐的一种文化。

这种看齐性基本体现在,以前也提到的,知乎热榜很多高赞问题都是『xx你怎么看』,绝大多数人都有想要了解别人看法的强烈欲望。了解别人的看法,才能知道自己看法在大众中所处的位置,得以确认自己看法的『正确性』,说出去也不会被更『有道理』的人喷,才不会在一群钉子里做古怪到冒头的那一个。

换reddit还是twitter,嘿,谁管你怎么看,你再怎么看都是你的事情,高赞再多也不会影响我怎么看。而且基本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别人的观点不只不影响我,都不不干我什么事,我连听都懒得听——花时间看你写字听你唠叨是给你面子。我不只想要与众不同地冒头,我要做最闪耀的一颗星,可惜为啥没有人关注我。(哦,因为其他人也都忙着关注自己)

共存

说回在看的这本书上,最后存活率高的小社会除了必要资源以外,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深得人心的领头人,很明显为大家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2. 没什么等级之分,每个人的责任都很流动,包括对领头人的选择
  3. 从最一开始,由领头人带头奠定的一种『共存亡』的友好团结氛围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大概错在这里:因为经济阶层、政治党派、教育程度的不同,各群体彼此的敌意;以及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强调……社会实质上早都分裂了。

Standar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