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圈子

早上在想,中文的各种圈子真可怕。

无论是什么圈,都有各自认死的金科玉律,只要认上了,就像是维护神谕的疯狗一样,无论怎么喷粪,在各自的圈子里都是被推崇的正当行为。

不是说英文社区就没有撕逼,但是起码大家都知道,各人代表的是个人,哪怕正好利益一致,也不会抱成金坷垃团。哪怕有人撒泼,也不过就是为了一个『maintain agenda』,走过路过的看客都默认,极端 agenda 不过是个人偏见而已,有人发疯是因为他是极端分子,因为他本来就是个疯子。

但是中文社区里的圈子发癫,有一种英文社区疯子发癫没有的一种特殊的,『大家站在我背后』的『义正言辞』。

就是真理绝对黑白,我一定对,你一定是恶,我可是代表我们的正义凌迟你,有一种十五世纪一村子人围着篝火一起焚烧女巫的疯狂感。我猜,那些村民得到的,除了道德高地以外,大概还有归属感与认同感,一种『i belong to somthing bigger』的精神升华。他们不能作为『我』单独存在,只能依附于集体的意志而存在,不抱团不成活,一抱团就疯魔。

不是哪一个人神经病发了走火入魔,而是一群人的聚众发癫,还互相加油打气,真就邪教一样。

国外只有一个政治正确邪教,国内那可是有三百六十五行百花齐放的圈子邪教。

这真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特有的国产奇葩。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旅行日记 | Travels

法式炫耀

这几个星期顶着新冠的压力跑来法国,跟p爸p妈一起过圣诞节。不是第一次来,但是上次只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又基本一整个星期都还在倒时差,早上七八点开始困睡到下午两三点那种,所以什么感觉都无,这次真是彻底体验了。

法式聊天

之前各种换发护照、申请签证、定机票酒店、新冠测试、提前调整时差等等都熬过来了,按理也该享福了,因为总算不用我做饭了!!但是本以为在家就是每天在家清闲打游戏的,真是我想多了。

跟回国过年要到处走亲访友不得休息一样,这里是每天拉出去溜达。按照我自己的步调,平时在家时一周出门一次,出门在外两天出去玩一次,我就已经够开心的了,天天是真有点累。还有就是每天怎么有这么多话要讲!!吃一顿饭能吃三四个小时,从前菜沙拉到汤到主菜、芝士甜点,然后饭后一杯咖啡配巧克力,有说不完的话。吃完了还能坐在桌子边上说,桌子收拾完了还能转移到沙发上继续说。

而且都是白天出去溜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这么整,真的就,行不得也哥哥,身体累了大脑更加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只剩下鸟语花香了。幸好这次能听懂一点法语了,不然三个小时坐下来还要全程赔笑,我怕是要听到精神衰竭。

法语有进步是真的,上次两三年前,跟p妈对话全程靠手势,这次基本对话能磕磕巴巴地讲,偶尔完全表达不了的查个单词也还混得过去。Glossika还是挺有用的!也就一天十分钟的样子,贴一个分享链接,你用的话你省$5我省$10。贵也是真的贵,不是真想学什么语言也没什么必要就是了。

想打游戏也是想多,这里毕竟是p爸p妈的房子,到了晚上,打开谷歌都要好几秒,再加上跨洋服务器,延迟动不动就999ms,行吧,凑合吧。

法式长棍

长棍是真神奇,感觉功能类似于国内的米饭,配什么下菜都行。主要神奇的不在于其食用功能,在于其其他功能。

除了蘸着汤吃,法棍还可以拿来擦盘子,把剩下的一点点汤汁抹得干干净净,而且不是一两个人突发奇想而已,去餐厅全体人员也都在用法棍抹盘子,看得我也十分佩服。法棍可以擦的不只是盘子,还可以拿来擦刀叉。因为吃完饭刀具是脏的,用什么切芝士?不用担心,有法棍!掰一片下来,把刀擦干净,就可以了!至于这一小片法棍,通常是就这么扔在盘子里不吃的。为啥?我也不知道。

除了擦东西,面包用面团还可以拿来做瓶瓶罐罐的封口。感觉有法棍,万事可行也。

总之,面包这不仅仅是食物,还是工具。

法式便便

之前跟在苹果硅谷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经常走着走着看到便便,而且是人的便便……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流浪汉在街边大便的。

这种『可怕的恶习』,其实每个城市都有。

最近温哥华的恶习,大概就是『砸橱窗』了。自从新冠以来,开头大街上管制,人突然少很多,很多商店橱窗就被砸了。渐渐地,当碎橱窗变成了一种常态,哪怕现在人都多回来了,也时常有人砸橱窗,而且都是很莫名其妙的橱窗,大概不是想要抢钱的。砸奢侈品店好歹还说得过去,砸奶茶店是想抢丸子吗?

只要一个城市将一种行为纳入『习以为常』的范围,那就很难再禁止了。

在法国,恶习是狗屎。

温哥华很少看到街边有便便,各路养狗也挺自觉,都会自己带塑料袋跟在屁股后面捡的。法国各个城市明显就多很多,走路不小心看脚下的话踩到也不奇怪。

虽然,巴黎之类大城市的市中心,狗也是特别少就是了。我住温哥华市中心,出门去趟超市都能遇到五条狗,在巴黎,三天下来我才数出六条狗。p说,大概是地皮太金贵,全用来养人了吧。

法式炫耀

其实这有点说来话长。

开头在巴黎的三天,我还在跟p感慨说,其实看一个城市的广告就能看出本地人的不安全感在哪里。上次回南京大概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看广告牌的感触就是——怎么多出来这么多整形广告?以前是没的。不安全感,相对应的,也就是人对自己的外表的自卑。所以针对这种社会不安感的广告才能卖得出,赚得进。

而在巴黎,感觉百分之九十的广告都是艺术相关的。要么是哪里哪里的舞台剧,哪里的美术展出,哪里的博物馆有新秀,云云。一开始我还没觉得什么,一节地铁车厢里都有两三个看书的,难道不是好事吗?这文化底蕴太浓厚了。

今天p爸妈的朋友过来吃晚饭饭前茶(这还不是下午甜点,是咸的,又是什么发明出来用来一聊三个小时的餐点),听朋友c一一数落他儿子孙子的成就,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在法国,炫耀的主要项目是艺术。c自己是画画的,油画在当地有展出,一年也能卖出一两幅;而她的儿子,画画,弹各种乐器,吉他尤克里里什么什么的,一路顺着数了快十多个项目下来,我都记不得是啥了。

回头边刷牙我就边跟p说,听c一个一个数儿子的艺术项目,就好像听国内父母数小孩考了多少个一百分感觉似的。所以国内也许炫耀的是成绩跟薪水,法国炫耀的是艺术成就,而记得以前在哪本说北欧的书上看到,说北欧哪个国家,炫耀的项目是自己能有多环保。在这种地方,炫耀薪水大概就很没品。

所以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总有需要比较的事情,只是根据社会发展进度不同,炫耀的项目不同而已。

晚上看到有个礼品盒子上写的『艺术是终极的奢侈』。

也是没错,只有闲下来没事干人才会去搞艺术,所以脱离生活的困苦与挣扎,能够从生活的角落里发现美,这种享受也就是『高级』的。自从过去一年密集画画以来,还真的对生活中的视觉美更能注意到了,有点说来话长,也许以后说。

但是这种艺术项目,跟一个人的自我定义又是如此融合,以至于,感觉如果剥离了文化项目,如果周末不去看什么新的展,就像我以前一个星期看不到好书一样,食之无味。

大概,在这样的社会里长大,文化、艺术与『独特的品味』已经是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了,不谈这些,又能谈什么呢?问『你周末做了啥』,在国内答『宅了一周末』还挺自豪的,但感觉在这里生活的人,大概就有点说不出口。

幸好我没有在法国生活,这么稀罕画画的。。好几天聊下来,都快要把我画画的动力给聊没了。

大概还是我太叛逆了。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读书笔记 | Books

性别中立

Interestingly, I first came into personal contact with gender nonconforming through Genshin Impact.

Previously, I’ve had my fair share of recruiting emails containing the recruiters’ pronouns right in the subject, and I’ve always thought it funny. First of all, 99 out of 100 times people don’t reply to recruiters. And even if they do, well, you don’t refer to your recipients in the third-person. So why bother?

It’s lik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ith every stranger I nod hello to handing me a flyer of user-manual, indicating the list of items they get offended by, so I can avoid doing so unintentionally.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this is the direction future is heading, as people have increasingly little common ground to stand on.

昨天跟p说起这件事,他说:大概是为了保持一种形象吧!他们想要让收信的人知道他们是心态开放的人,想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记得大概一年前elon musk好像有发过一条推特,大意是说无性别称呼很蠢的,然后被很多人骂了。查了一下,找到了:

近几年甚至ao3上,跟trans、性别中立有关的文都越来越多。有的时候打原神,要打的东西都打得差不多了,就去协作区找人玩。已经零零星星遇到好几个,会跟我说『我是they/them』的。昨天晚上也是,遇到一个挺可爱的玩家,玩了一会角色扮演,又聊了好一会,然后对方说:忘了问你,你怎么称呼呢?

我说我是女生。对方说:我性别中立呀。

我突然就很好奇,问说你朋友真的就拿they/them称呼你?你亲戚爸妈一类的呢?

对方答:朋友当然会支持啦!但是爸妈,哎,我还没跟爸妈出柜。

我:我靠,这居然是需要出柜的事情。。

感觉这是一件很『年轻』的事情,因为几次遇到,虽然不知道对方多大,但是感觉都是二十岁上下不超过三十的人。然后晚上我就又很有我风格地,去下了一堆相关的书,今天一本本翻过去,看到其中一本书提到说:

In 2017 UCLA researchers analyzed responses to the 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from kids ages twelve to seventeen and found that 27 percent out of about 796,000 youth are gender nonconforming. More people than ever before–children, youth, and adults–are coming out and openly living their lives as transgender men or women. 2017年加州一个调查显示,大概80万青少年中,27%都自定义为性别中立。

这都2021年了,四五年过去,现在这比例起码得三分之一了吧!

书们看下来大概是这么个道理:为什么一定要给人定义性别呢?先不谈有的人身为男生却觉得自己该是女生、身为女儿身却觉得自己应该是男生,然后通过性别手术转换了所谓『生理性别』的;就说有的人,出生看生殖器就没法判断确切性别,甚至查染色体都没有定论。所以非要追着给谁定义一个性别的,这已经不是科学的范畴了,根本就是精确追踪式打击歧视——性别不是纯生理概念,而是社会概念。所以既然是社会概念,谁觉得自己该是男是女还是中立,那都是他们的自由。

有一点我是同意的,就是无论是性别、种族、年龄还是地域,无论你属于哪一个群体,别人对你都就有相对应的刻板印象。所以有本书说,『There is absolutely no biological basis for why boys should paint their nails or be sensitive and girls should not play football or be taken seriously for their ideas. This is not about science, it’s about power.』但就像我之前写的,刻板印象自然状况下是有道理的,因为大脑只是在走捷径。只是换到人身上,被刻板印象的人就会受伤。而且『What we achieve, how we think, and how we act,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expectations of those around us.』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我也会不自觉地去符合这种期待;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个坏孩子,我也不会努力去做一个好孩子。所以这也是面相有的时候有点道理的原因,倒不是脸真的能决定性格,而是脸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期待,而你在无数与人相处的分秒中,不自觉地去满足了这种期待,也真的成为了这样的人。

所以,这整个性别中立潮,与其说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重新定义自己的性别,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被单一性别的刻板印象定义。因为,只要我自己认定是性别中立,就更有捷径去取双方的长处,去双方的短处。女生数学不好?没关系,我自己认定是性别中立,我数学可以好。男生一定要挣钱养家?没关系,我性别中立,所以我可以相妻教子。

同理,看书里提到有反对意见说『要是我们允许所有人随便定义自己的话,那可扯了去了,谁都可以是只茶壶,是个帽子,那不全乱套了』。我倒不担心社会会走到这一步,因为让人们走上街头为之斗争的动力,并不是他们太想要成为什么,而只是人们太想摆脱已有标签带来的包袱而已。

但是同样的,如果说性别不是纯生理的,那什么定义又是纯生理的呢?

如过我可以认定自己性别中立,我为什么不能认定自己种族中立?我也不想有白人、黑人、黄种人的种族包袱,虽然我看起来像是黑人,但是我祖上dna里一定有一点白人亚洲人的血统,这怎么能是100%的,所以你们提到我的时候请别说我是白人、黑人、亚洲人,请称呼我地球人。

我还不想要年龄带来的刻板印象,所以凭什么我五十岁了就得自我认定五十岁?让我找工作恋爱交友都频频受挫。我明明感觉还像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我的大脑跟心态都还很年轻。提到我的年龄的时候请称我年轻人,请说我只有二十岁。

基本可以说混血相对于种族,差不多就是性别中立相对于性别。所有无法被『快捷印象』分类的人,都会有被社会的大多数边缘化的感觉。而这些人的数量随着社会的融合松动越来越多,他们对权益的呼声也必定就越来越高。对于这些词的定义,也就会越来越模糊,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也都会自我定义得越来越中立。

我凭什么不能摆脱一切标签对我塑造出的偏见?在我的心目中,我明明就是一个年轻、无性别的中立地球人。所以别人提及我时,也必须这么承认,不然就是不尊重我。

哎。

总的来说,这是件好事,因为拿掉标签,对一个未知未定义未分类的人,偏见的确会少。我认识一个新朋友,如果可以的话,也真不想知道对方的国籍、年龄、性别,因为知道以后,我想到这个人多少会有刻板印象。比如如果是男生,那就不能跟对方关系太近;如果是小孩子,那不用拿他太当真;如果是美国人,大概会有点傲慢。。。等等。在生命安全没有受威胁的情况下,我并不想要这些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理想状况,在生活的任何情况下,无论是找工作、恋爱还是什么,我也希望对一个人的考量可以完全不顾这个人的外部条件。就像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说的,虽然我不美、贫穷,但是我与你是平等的,就好像我俩的灵魂走过一切,现在站在上帝面前一样,完全平等。

但是我也在想,真的现实吗?未来的方向似乎是屏蔽一切定义与标签,甚至屏蔽对于quality的定义,拒绝对『好』与『坏』的定义。所以如果在约会而非招聘档案里写『只接受亚洲人』,到底是不是种族歧视呢?难道喜欢一个人必须只能靠灵魂的品质,对灵魂美长得丑的人喜欢不起来,就是肤浅吗?

而且就是有点心累。

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大脑没法走捷径了,必然会累啊。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不论政治

现在真的是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北美习惯是『工作场所不论政治』了。因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哪,无论是什么话题,跟对家讨论起来,真是烦死了。

前两天在stackoverflow查东西,看到有高分的人用中国封禁的词做用户名,搞关键词轰炸。而且不止一次两次,看到好多次了。还有meta上讨论的,到底应不应该把政治扯到其他不相干的平台上。

有人说,你不爱看就别去看就是了。可这就是『关键词轰炸』的美妙之处:当一个人影响力足够大,他真的就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这个人来说那真就是,大权在手爽感我有。但对其他不得不看的人来说,那只能被视觉强奸。

在pixiv上好歹都有『过滤血腥图片』的设置,其他地方怎么就不能有个『过滤政治立场』的设置?

现在看英文新闻里提到中国的就烦躁,因为一定是带节奏的,对中国俄罗斯的描写一定是邪恶的独裁帝国主义。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新闻为什么这么写,因为中国越来越发达,对其他强国越来越有威胁,而且这种标题写出来多同仇敌忾,多能煽动情绪;换中文新闻也一样把其他国家写成敌人或者朋友,不这么写不抓眼球啊,报纸卖什么?不就卖个传播性吗。

世界上哪有没有立场的新闻呢?就像Eliezer说的,作为一个人,你不是『有偏见』,你就是你所有偏见的聚合体。

越来越烦各种新闻和自媒体,看到哗众取宠煽动情绪的标题就想吐。

而且现在,世界上,无论是什么观点,两极分化都越来越严重,信息流通越廉价越是如此。为什么?因为中间派观点太软,朗不上口,直不起气,流行不起来啊。

每个人都得看书消化自己产生观点的时候,还各色观点都产得出来;现在信息流动如此简单丝滑,绝大多数人连一秒钟都不需要思考,打开手机电脑就被各大社交平台、媒体论坛往两个极端带节奏。国内就是xxx你怎么看?哦,自己能有什么好看的,直接看牛人怎么看的不就行了。得,节奏带起来。在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信息流通最廉价的地方,大家互相带节奏带得,两极分化均衡到1:1,简直要到了暴动的程度。

如果你对面的那个『敌人』,成长在和你一样的环境里,他八成可以成为你的朋友啊。就因为初始化信息流的差异,每个人都被系统规划了立场。。这之后,实验证明,接触各种观点的信息越多,一个人反而会更加坚信自己原先的立场。

所以能不能不论政治?反正你我都不会改变观点,还讨论个屁?神他妈烦。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性压抑

上周跟一个法国同事、一个俄罗斯同事闲聊。

一个同事说,在日本,儿子想去漫画店买漫画,结果一进去基本海报都是少儿不宜起步,简直不知道要怎么带儿子买东西。另一个同事说,是啊,看海贼王,虽然没什么真正过线的内容,但是很多事情都影射夸张的性,很多事情明明没什么关系都能给扯上去。

我说,大概是亚洲,尤其日本,普遍压抑性比较强,然后解放起来就直接一飞冲天,直达变态;就好像一个人,如果从小长大一直被告知不能吃蛋糕,当他终于长大可以爱吃啥吃啥了,他就会狂吃蛋糕,哪怕吃到吐,只要他还生活在一个『不可以有想吃蛋糕这种邪恶的欲望哦』的社会里,他就会继续痴迷蛋糕。所以为啥很多性侵事件都是神父,被宗教给禁得日渐变态了啊。

本来这事随口一提也就过去了,倒是今天又说到相关的事情,想想挺有意思的:我这段时间因为画画重新开始用qq,心情一好又加了几个acg圈的同人群,今天正好提到ao3的事情,我说,发文找文这么艰难,为啥大家文哪怕发在主图圈的pixiv上,都不发在ao3上啊?

回答让我震惊了一下:因为ao3标签不分攻受,找起来容易天雷。

啊啊啊啊啊啊???对啊!我从来没考虑过,这还真是,亚洲各种文啊漫啊的,互攻的基本没有,现在我还能想得起来的就只有中文里桔子树的《麒麟》这一本,日文韩文的更是根本没见过。

很多时候,在亚洲,性与其说是两个人在一起开心的事情,不如说是一种权力的具象衍生。因而谁左谁右就很重要,因为必须其中一个『赢』,另一个『输』。所以亚系里,bl也好bg也好,越能体现这种权力压抑冲突的故事就越有人看,越能对比体现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的控制就越吃香;而欧美系大多在『你到底喜不喜欢我』这点上冲突一下就没了。

所以延伸到普通交往关系里,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亚系相对更容易产生『因为熟悉所以不再喜欢』的情绪。因为,在这样的交往系统里,真正熟悉以后就没有什么再能对比突出『艰难险阻然后成功征服的快感』了。而对于需要『通过征服来获得满足感』的人来说,伴侣基本就是通过对比提供权力感的道具,所以是谁也不重要,有条件更好的选项当然也可以随时更换。

有时候看到知乎回答评论里第一高赞的,类似于『我没换房换车换老婆是因为没那么多钱』的答案,还是让人有点抑郁。虽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慢慢上来,年轻人里,可爱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就是了。哎,慢慢来吧!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俄罗斯黑客

公司因为面对全球招人,很多开发都是俄罗斯人。我记得哪次一个个数过来,员工人数最多的好像就是俄罗斯啊!

而我因为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说俄国人说话十分直接的,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就十分好奇;可是网上光看英文中文,又没有什么系统介绍现代俄罗斯文化的好书;只看欧美新闻的话,大概只知道俄罗斯是邪恶的独裁帝国,跟对中国的描述差不多,也了解不到有意思的事情。

前两天跟一个俄罗斯同事聊天,聊到这事儿:

我:为什么俄罗斯程序员那么多啊?

他:大概俄罗斯人比较实际,大家都觉得学这种理工科出来好就业吧!

我:那其中真的会黑客比较多吗?

他:这个不知道啊。。但是我入美国边检的时候,真有被盘查过。边检人员看到我职业写的是程序员,问我说你是不是黑客?我说,不是啊,我做网页开发的,做按钮的那种。对方还是很坚持地追问说,按钮是跟安全系统有关的按钮吗?我。。。。也很无语啊。

前路迷茫

记得很久之前看到知乎上,一个很知乎式地『您怎么看』的问题,问『日本人来中国的,您都怎么看?』其中有个日本人提到说,觉得中国是一个有希望有未来的国家;不像日本,大家的欲望都越来越低,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不想要,打零工赚点钱在家里待着就有得满足,完全没有中国这种人人都绞尽脑汁要发大财,一种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所以这一点还是有点羡慕。

俄国同事也提到类似的情绪。说,在俄罗斯,也不是不能好好生活,但是未来总是很不确定。你永远也不知道,十年后,政治也好,经济也好,都是个什么状况,说不定政策一个翻身,你就啥都没了。

之前跟古巴的同事聊天也是,同事说,如果我住在那儿,每个月收到银行转账的工资,程序员这种工资——我不确定我还能不能拿得到我的工资。我问:啥意思?他说:在古巴,哪怕几千美金都算是很可疑的一笔钱了,银行有权力把你的钱扣下来,然后质问你,你都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何每个月都有大把可疑数目跨国转账,光整天在家敲敲键盘就有得进项?可疑,太可疑了,你八成是间谍吧。

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之下,中国真是一枝独秀的秀儿哇。

佛与零零后

零零后现在十几二十岁,也算是中国最新的一批后浪了,看他们,大概能看得到中国的未来。前两个星期也是,看到一个知乎问题,说零零后都担心什么事情呢?

看下来基本就是:眼高无奈手低。

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世界那么大,谁知道别人过得有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小圈子小生活就够了。现在,在信息洪流中成长起来的零零后,眼界上真是天高海阔。可是同时,一个十几二十几岁的人,除非是个二代,也没什么资源可以容自己调度;真有个蓝海,也全让有资源的人给红了。

结果就是,有理想有抱负,虽遥望远方,却不见前路,于是焦虑受挫。

而且现在佛系的人中国也是越来越多了。

就像前面那位日本人形容的一样,社会的玻璃天花板摆在那里,哪怕是在中国,大家也都慢慢意识到,一个人能飞得多高走得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起点;而我拼搏了半辈子,回头一看发现我原来就是茬韭菜,命该被割,得,还折腾个啥呢?赚点小钱,够活,够用,够笑,够了。

但是这些人只会是一种人——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不拼出老命也能活得下去的人。

这些人,年轻时也曾抱负过,折腾过,撞过天花板,才会愤世妒俗;或者知乎看多了直接看破红尘,连南墙都不用撞就直接佛了;既然不必累死累活也能活出小滋润,何不?至于再上层的人,人家那是割韭菜来的,使劲儿割就好;而再下层的人,迫于生计,还是会努力改善生活状况,而当下,这些平凡努力的人,算人口,大概在中国才是大头,所以放眼望去依然一片欣欣向荣貌。

而且随着经济水平提升,社会欲望降低,文化也是会慢慢上来的。看年轻人也能看得出来,越是年纪小的,好奇心与同理心也越浓。所以由他们主导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呀。

整个社会,少一点锋芒,多一点温软,大概也不是坏事吧!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俄罗斯

刚才看到一个知乎问题,说俄罗斯是什么样的?一个个答案看下来,觉得好好玩啊。

公司有好几个程序员都是俄罗斯人,其中后端的头头就是一个,此人在群里总是发言很多很搞笑,但是都是十分严肃面无表情的那种笑话,让我对俄罗斯人和文化越来越好奇。

本来想去亚马逊找本书来看看,还没查我都担心英文写的书会不会全都是偏见,结果,发现我多虑了,不是偏见,是基本都没有啊!跟俄罗斯有关的书全部都是历史书,完全没有说现状是什么样的、或者好玩的文化之类的。看来看去,不是历史就是普京、政治、普京、沙皇、普京。。。。。

唯一一本找到跟文化现状有关的书叫做:Putin Country: A Journey into the Real Russia,普京怎么又是你,(╯°□°)╯︵┻━┻

买了准备飞机上看。

Standard
恋恋笔记 | Love Diary,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非一对一式关系

Polyamory 这个词在中文里用得还不大广泛,我也不知道该翻译什么好,就直接叫poly吧!其实感觉大部分人接触到poly,都还是因为喜欢的人,恰好是poly。实在喜欢没办法,食之含刺弃之不舍,好奇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接受。身边两个朋友,是这样;还在温哥华的时候,豆瓣上有个姑娘看到我标注poly的书评约我出来,是这样;自己,还是这样。

道德篇

看过knowyourself针对poly做的一篇文章,文章本身倒是没什么,但是下面的评论很说明环境,因为主流还是『什么玩意儿完全不能接受!!!』不只国内这样,就说放在国外,poly都还是少数。首先,毕竟欧美很多地方都还有高比例的基督教人群,这些人一定还是一夫一妻。其次,poly毕竟也只是各种开放关系中一个比较主流的选择而已。要说国内外有什么区别,也许国外会更加有『别人干啥不关我事』的自觉,但也只是相比较国内而已。困难,到哪里都还是困难。环境,总体是很不友好的。歧视,总会有的。所以,打算上贼船,一开始就要有被贴各种标签的心理准备。

故事开头篇

先说说我自己。最开始接触poly,是因为在quora上关注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其中有好几个是poly。经常刷quora,看多了就从第一眼『不行不行不行完全不能接受』慢慢变成『有点意思,但还是不能接受』。但是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原来关系还有这样的。然后当然是,喜欢的人是poly。第一次出来约会告别之时告诉我,我很喜欢你,但是我不参加一对一的关系,如果可以接受的话我们再约下一次见面。回家后,我当然是很有我风格地,去下了所有能下到的关于poly的书,一本一本读过去。最终让我决定试试看的是,说到底,我相信一个人沉浸于各种默认的价值观中,刻意做出的选择越多,他就越肯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我相信,无论社会或是环境告诉我什么应当是对或错的,如果我觉得另一面说得有道理,试一试又不威胁生命或健康,那试过之后我才能确定地告诉自己『我试过了,我觉得社会是错的,这样也可以』或是『我试过了,但是这样并不适合我』。

Continue reading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另一种生活

最近对非美裔/黑人文化产生了兴趣。

先是michelle的自传,然后最近这两天看得挺起劲的小说,突然发现作者是黑人,然后突然理解为什么故事情节如此爆裂。还有旅游以来反复听的一首歌:

Space For Two – R3HAB Remix, Song By Probz

歌词真是震撼,每次听我都还目瞪口呆:

She set my ’94 four door Ford on fire today 今天她把我九四年的四门福特,一把火点了

So I took her favorite pair of diamond earrings and I pawned them away 所以我拿了她最喜欢的一副钻石耳环,当掉

That’s when she walked in the kitchen full of dishes and she broke every plate 她得知后走进厨房,满厨房的碗碟,一个一个摔得粉

Man, she might be the death of me, but I wouldn’t have it any other way 老天,她能置我死地,但我除了她谁都不要

She called my boss and she told him I ain’t coming in to work no more 她给我老板挂了个电话,通知他说我辞职不干了

So I changed every lock on every door before she got home 所以在她到家之前,我把家里所有门上的锁统统换掉

If I would get a dime every time she wanna go through my phone 如果每次她想我翻我手机我都有钱拿,我早就已经发大财

She might be the death of me but I know I could never leave her alone 她能置我死地,但我知道我永远无法离开她

But if crazy is a place, then I hope they got space for two 如果疯狂是个地方,我希望他们有双人间可以容纳你我

And I know it’s messed up but I can’t get enough of you 我知道我们实在一团糟,但是跟你在一起怎样都不够

It don’t matter what we say 我们说什么都不重要

It don’t matter all the things we do 我们做什么都没关系

She might be my cocaine 她是我的可卡因

She might be my rehab 是我的戒毒所

She’s the pain and the medicine 她是我的伤口,我的解药

The problem and my solution 我的麻烦与答案

But she knows I wouldn’t have it any other way 但她知道,我绝不会选择一个没有她的世界

歌手明明是荷兰人,但是我查了下mr. probz,一点也不奇怪地发现他是黑人。

虽然知道是偏见,但是总觉得他们大多数时候:

敢爱敢恨,口无遮拦。朋友间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得出口,哪里痛戳哪里,但是气过头回头照样是朋友。换其他文化真是不敢想象,早就断绝关系了。

恋爱相爱相杀。就像歌词唱的一样。明明这种关系很不健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死活不会离开彼此。该说这是忠诚还是什么呢?就好像就因为在一起痛,所以一辈子认定认死了一样。

天下一家人。整个黑人群体,都有一种大家都是家人的感觉。女人之间互称『sis』姐妹,男人之间互称『brother』兄弟,甚至男人会尊敬地称呼不认识的女人『sister』,而女人则称呼不认识的男人『brother』。

最让我着迷的一点,是非裔社会里女性的强势,和对强势女性的尊重。michelle的书里,每一个女性形象,她母亲、教她钢琴的奶奶,她的阿姨,等等等等,全都是强势的。甚至于我跟非美裔的女同事打交道,都明显感觉对方比欧美同事要自信沉着很多。毕竟我从小长大的环境,总是期望女性作为崇拜者的角色,实在也受够了。但他们这种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Fascinating.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