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兽 | Kid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读书笔记 | Books

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哪里

这段时间一直在断断续续考虑这个问题。起因是跟朋友讨论到小孩教育的事情,朋友说,即使在大城市生活,也决心不要让小孩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成绩什么无所谓,上学的时候交到好朋友还比较重要。

然后我就在想,如果拒不参与竞争的话,那小孩不会在成绩、课后之类方方面面都落后于同龄人吗,会不会容易自卑?小孩的自信该从哪里来呢?

今天跟同事聊天,聊着聊着我自己也大概梳理出了我的想法,简单来说:

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对系统的不信任。

爱的条件

因为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回头在看之前旅游的时候看过的一本书,school of life的on confidence。书提到说,有的人太容易被别人的看法影响,被随便哪个陌生人骂一句也能难过一个月,其实都是因为对外部世界太信任了。

比如,本来觉得自己坏掉的旧手机挺好的,去手机城转一圈就被忽悠买了并不需要的最新版本;比如本来觉得哪本小说挺好的,结果看了著名书评人的负面评论,就开始隐约觉得这本书好像是不咋样啊;比如得知警察调查了哪个朋友,就觉得大概是朋友犯了什么事。

这些人从小长大,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大概也是一样:如果小孩得了奖状回来,父母就扬眉吐气的;如果成绩表现差被喊家长,父母就觉得这小孩没出息,骂一顿还算好了,就怕父母只默默失望着。因为,小孩都能感受得到的啊,父母爱的标杆在哪里,他会意识到,一个人是否被爱,是有条件的。

孩童时候,父母是小孩唯一的情感联结,也是安全感的唯一来源,所以无论父母爱的标杆是什么,小孩都会下意识竭力去满足。

但是,这标杆是什么呢?条件是什么呢?

他小的时候学会了观察父母的态度,长大以后也会继续观察身边人的态度,去揣摩每个人爱他的条件。所以,别人的意见很重要;因为不看别人的意见,他怎么知道这标准在哪里,怎么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值得赞许?

对被认同的渴望太深,总想要达到某种标准来证明自己,也就成了它的奴隶,失去了自由。

信任的条件

相比因有条件被爱而必须察言观色的孩子,被无条件地爱着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就能分得清人与行为的区别。也许小孩成绩是差,但不代表他就是个坏小孩;做错了事,就事论事就好,下次改正,这一页翻过去就得了。即使他方方面面都是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他永远都是父母的孩子,都值得被深深地爱着。

这样的孩子,从小不必观察父母的脸色、揣度他们的标杆来维持情感联结;长大也同样不必对他人察言观色,因为他们的安全感自内而生,并不来自于被外界肯定。

系统跟别人,有的时候可能是对的,但大多数时候也可能是错的。系统也许建立在好的出发点上,但是一定有各种问题;而且系统是由人组成的,人总归是人,不是神,该有的情绪毛病动机过错一样不少。陌生人对你破口大骂,也许真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事,但是更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影响、自己安全感与价值观受到威胁;或者他本来想要靠近你,但却被拒绝,从而心生恨意;或者他只是今天出门踩到狗屎,心情不好。

要相信另一个人的看法,你得先能信任这个人两点:信任这个人的动机与出发点是友善的、信任他的价值判断与能力。

而大部分人与观点并不是。

默认从来都该是不信任。

自信的来源

所以,小孩需要的也许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但我们既然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可以是自己的父母,自信该来自于哪里呢?

两方面。

一方面是关系上,以前缺失的无条件的爱,总得一点点补回来,所以尽量少与审判性的人在一起花时间。只有自己安全的人,才有能力以一颗宽怀的心去爱别人,而不会有意或无意以条件相要挟。刺激性的关系也是一种毒瘾,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另一方面逻辑上,来自于这样的认知:

  • 无论能力财富地位,人都不是神,其情绪动机千秋各色,自然会有各种观点
  • 所以,对社会、系统与他人的每一个观点,默认是不信任,除非证否
  • 只有自己过滤处理后的信息,才对自己有参考价值

到头来,没有谁可以替我思考,所以,相信自己。

Standard
小怪兽 | Kids, 读书笔记 | Books

虎妈

前两天看的《优秀的绵羊》里作为反面教材提到的一本书,《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今天早上给看完了。书写得挺搞笑的,其中一个很好玩的梗:美国人读完这本书,都觉得这妈妈简直严格得像个魔鬼;但是在中国,中文翻译的版本却被当做『美式自由教育』的典范。

因为我从小长大基本也都是优等生,爸妈也很典型地让我学各种乐器。我看着,乐着,一边在想,让小孩优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优秀的确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但不是第一名就会自卑吗?倒数第一的学生,比起不倒数的人,自卑的可能性会大多少?大人的成就感,也许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工作;那小孩的自我成就感,可以建立在哪些事情上呢?其实只要某一方面有特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比如特别擅长社交?唱歌特别好听?烘焙特别好吃?

一个人,在没有推力压力的时候,总会慢慢滋生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得久了,也自然会开始有点特色。

但,如果小孩喜欢的是打游戏、刷手机这种,只消费不创造的东西呢?有限制的话都还算种健康的爱好,但是如果一天到晚只想着打游戏呢?这种快乐,与其说是一种向往美好的快乐,不如说是一种自我麻醉的快乐。这样的快乐,会让人觉得有自我价值感吗?

就像赌博吸毒是一种跟性格有因果关系的爱好,应该也是在大大小小的创伤应激下才会整天除了打游戏什么都不干吧?

现在我是觉得,无创伤有好奇的情况下,自然会对某种创造性活动有点兴趣;而无论哪方面有特色出自豪感来,都够健康长大了。

Standard
小怪兽 | Kids

小怪兽

晚上p问我说,你知道现在 HackerNews 排名第一的文章是什么吗?

我说,不知道啊!一查,发现是 Paul Graham 的 Having Kids。我特别喜欢这个作者,自从看了他的《黑客与画家》,就觉得这个人说话特别逻辑清晰,而且有很独到的见解,大部分都是在读到他写的文字之前我都没怎么考虑过的。这篇文章大概是说,在有小孩之前,他总是觉得有小孩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有了小孩以后发现虽然忙了、自己的时间少了,但是每一天幸福的瞬间却变多了;所以其实有小孩也不那么可怕啦。

然后评论里就有人说,有小孩的这些人,就跟加入了邪教一样,跟他们聊天,扯什么都能扯回到自家小孩身上,好像除了小孩以外,他们的大脑已经完全无法考虑其他事情,自我简直都被覆盖了似的。

Continue reading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小怪兽 | Kids, 恋恋笔记 | Love Diary, 读书笔记 | Books

一切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昨天回头重看前两个月看过的特别喜欢的一本书,Hold on to your kids。

如此喜欢,以至于明明下到mobi的书我还是去买了正版,一方面kindle里高亮,删除书以后再下回来高亮还在,对于反复看的书真是方便多了;另一方面,我心甘情愿支持优秀的作者,不过这说起来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以后再说。

书是讲育儿的,更确切地说,是说孩子为什么会有青春期反叛之类的行为云云。

Continue reading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小怪兽 | Kids, 读书笔记 | Books

叛逆、校园欺凌与升职

让我尤其好奇又想不通的是,是什么造成了区别?为什么有的孩子叛逆,有的就不叛逆?为什么美国日本校园欺凌横行霸道,但是中国相对就少很多很多?

这两个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话题,但今天之前从来没想过他们竟然相关。

下午跟charlie聊到『universal basic income』,提到光给钱还不行,还得照顾瘾君子,之前看过一本挺震撼叫『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的书,解释社会如何应对成瘾性。而作者Gabor Mate的另一本书『When the Body Says No』居然也是我看过书里有效信息率特别高的、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顿时感兴趣起来,去下了作者的另外一本书『Hold On to Your Kids』。

看着看着就开始震惊,这种感觉实在让人上瘾——知道自己原来是错的,得知自己一直没有想过原来事情可以是这样的,按照这种理论一切居然说得通了。

叛逆

作者说,叛逆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缺少他们所需要的依恋关系。

对于依恋对象,人们通常的生理心理反应是:离开依恋对象会焦躁。根据这种焦躁的对外表达,依附理论将人分为大致三种。以婴孩对母亲的离开为例:

  1. 安全型:母亲离开时会哭泣,母亲返回时需要拥抱安抚;安抚一会后就感到安全起来,又开始自行探索周围。
  2. 焦虑型:母亲离开时哭泣,母亲返回时哭泣更剧烈,再安抚也不愿意撒手母亲。
  3. 逃避型:母亲离开时似乎不为所动,母亲返回时同样好像没有注意到般,自顾自地玩耍,也不愿接受安抚。但监控数据显示,逃避型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心跳和肾上腺素跟焦虑型、安全型一样会急剧攀升,而母亲回来之后也不会降低。

同样对于依恋对象的心理反应还有:希望得到依恋对象的关注、希望被依恋对象喜爱与认可、希望自身与依恋对象相似性更高、认同依恋对象的引导。

直到几十年前,孩子成长中花时间在一起最多的是父母。而近年来,依恋对象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孩子们的同龄人。

这就是问题所在。

任何依恋关系中必然存在主导方与依赖方。在亲子关系中,正常情况下主导方应当是父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比如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予,则孩子会逐渐掌握主导方,可能以威胁、控制、利用等方式来主导父母)。而在相对于健康平等的依恋关系中,比如恋爱关系,主导方可能随着话题的变化而随时转换。

正常运作的主导依赖关系里,主导方提供关心指导,承担照顾的责任,以及给予无条件的爱。

然而当孩子与同龄人的关系变成了他们的主要依恋关系,同龄人并无法提供其中任何一个。同龄人之间不确定、动荡的关系决定,他们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无条件的爱、依靠对方照顾自己、和对方对于人生的恰当指导。而当一个人的主要依恋关系无法满足他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就容易产生不安、抑郁、暴躁等情绪。

更大的问题是,依恋关系的特性不只体现在对于依恋对象的靠近,还体现在对于非依恋对象的排斥,比如幼小的婴儿在陌生人靠近的时候会转过头去,只愿藏在母亲怀中,而不愿意靠近陌生人。

在叛逆的孩子身上,则体现为对于父母的排斥,尤其是当同龄人在周围的时候,因为与父母表示亲近威胁到了他们与同龄人的主要依恋关系。当然,还有对于来自非依恋对象的任何接近行为、引导行为的排斥——叛逆。

校园欺凌

关于校园欺凌,书里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说在南非一个野生园区,护林员突然发现濒危野生白犀牛在一个个死去。一开始人们以为是盗猎者干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肇事者是一群年轻的大象。

事情是这样。十几年前当园区发现大象数量超过能够承担的范围后,就决定射杀了当时所有的成年象,因为他们的幼崽已经足够大,能够自己存活了。时间流逝,这群年轻的大象形成了各种帮派,开始干正常大象不会干的事,比如朝野生犀牛扔树枝、喷水,就好像当地恶霸一样。其中有几头年轻大象尤其暴力,会撞到甚至践踏、跪在犀牛身上,把它们弄死……

最后的解决方法很有意思。

园区引入了一头正值壮年的年长大象。很快,这头新的大象登上了领导地位,而对犀牛的杀戮也停止了。

另一个例子是猴子。

在美国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一群幼年猴被与成年猴分开,抚养彼此长大。与由父母抚养长大的猴子不同,这群猴子中很多都表现出欺凌行为,更多表现得冲动、暴力,且自残。

当一个动物群体没有层级的时候,为了决定地位、显示力量,就会发生欺凌。因为,把其他个体踩低,才能显出欺凌者的高地位。

是不是跟校园欺凌很像?

再比如臭名昭著的监狱。在狱囚之间,定义清晰明了的层级关系是不存在的,所以每个人都得要么表示出自己不好欺负,要么表示自己毫无威胁,以区分彼此之间的运作关系。就好像低地位的狼会把自己的喉咙暴露在头狼面前。

相对的,与监狱相比,大部分公司不存在欺凌。越是层级关系与职责清晰明了,什么事情上该听谁的一清二楚的地方,也越不容易有欺凌。

好奇心

又找到拼图的另一块。

只有当孩子能长期切实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爱着的时候,才会逐渐对外界发生兴趣。就好像,油终于加满,总算可以开始上路了。

比如,想象自己是孩子,父母告知:学钢琴就是好孩子,不好好练琴就是坏孩子,爸妈就不爱你了。更糟糕的情况是,父母不会直言这么说,而是下意识通过一种失望的沉默感对孩子进行感情操纵。如此一来,孩子练琴或者好好学习的动力从来不会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于对父母认同赞许的渴望。而成年后失去父母的希冀,孩子也不会有动力继续做『应当做的事』;丧失动力的人也更容易抑郁。

相对的,想象自己是孩子,父母告知:学钢琴的话爸妈会爱你,不学琴的话,嘿,爸妈也一样爱你。此时孩子不需要下意识通过『不练琴』来向自己证明父母依然会爱他,也更愿意出于安全心境下的探索好奇心而选择任何一项兴趣。

升职

以前我对于升职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我无法想象自己对别人发号施令。

书里提到我之前从来没想过的一点:人本能地会想要被有能力的人引导。

比如我方向感很差,每次出门都是一句『带路』扔给p。知道有人明白方向、并且会引导我,让我感到安全。再比如,如果工作中某个同事能力超群,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我也很愿意对方能够带起头来,承担领导作用,这也让我感到安全。比如我希望厉害的思想家们、或者现实钢铁侠elon musk等能带领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安全感,孩童更甚。

破碎的依恋关系中,比如青春期同龄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主导地位的同龄人通常不仅无法为依赖地位的同龄人们提供引导、帮助与承担责任,由于心理不成熟还会下意识地操纵、讽刺、欺凌等。

而正常的关系中,比如健康的亲子关系,主导对象是应当承担照顾责任的。

在比如升职,不只是回报的增长,也是责任的增长。只要一个身居高位的人能够真的帮助他人、且有能力承担责任,他身边的人会很高兴被引导。

所以亚洲心态也不必太恐惧冒尖。

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引导帮助别人呢?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