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恋恋笔记 | Love Diary

孤独

刚补看完上周末份的电影,看的nomadland,讲『一个60多岁的女人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一切,她作为一个居住在货车里的现代游牧民,开始了穿越美国西部的旅程』。

全片看下来就觉得好孤独啊。我也没看懂为什么,每次她好像要有深一点的关系,她就搬走去其他地方,或者继续上路了。朋友也好可能的恋人也好,总在逃开。也许人需要的交流是不一样,有人喜欢整天侃大山,有人喜欢偶尔聊聊天,但是电影主角这绝对是在一种极端了。

为了别人

上个星期跟一个波兰同事聊天,同事提到说,以前年轻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享受为中心,到处旅游开心,到了三四十岁才慢慢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最后,是自己『决定为了别人做点什么』才让他觉得慢慢真正快乐起来。

我说,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是这真是一个特别『第一世界』的问题。。因为,第二第三世界的人都还忙着发家致富、超赶别人,谁有功夫去心系天下?我认识的所有亚洲人里,我想不到谁是觉得『我挣的钱太多了,光花在自己身上太自私了,让我不快乐,我得多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我唯一知道的,想要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为目标找工作的人,是我儿时的好友,自大学开始就去美国念书的,所以价值观会长成这样也情有可原。

而且,亚洲式的『为别人考虑』是一种『不麻烦别人、让他人方便』式的为别人考虑,而不是『帮助别人』式的。区别在于,在亚洲,大部分人都会知道类似于『我不要堵在路口这样别人都过不去』,而感觉美洲很多人对于类似的事情毫无自知也毫不在乎。相反地,欧洲尤其北欧那种『想要对社会弱者伸出援手』式的为别人考虑,亚洲就很少,对弱者的态度更多是『你弱你活该』。很奇怪,哪怕是在新加坡这种绝对算得上第一世界富裕程度的亚洲国家,对弱者的态度也毫不怜惜。

再来,现在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也慢慢在接受个人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终于挣脱禁锢开始觉得『我才不要为了别人而活,要为了自己活着才是啊!』所以接下来十几年,文化应该会越来越向个人主义发展;只有这发展继续前进到了一定的极端,大部分人都个人主义自由自在了,才会有人慢慢出现我同事这种『太自我了觉得不快乐』的高端问题。

我说,虽然我从来没有以『为别人做点什么』这种角度自我表述过,但是我同意,到头来,最终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的确就是与人的链接。

有个伴侣

前两个星期跟p出去爬山,聊到恋爱历史,我说,哎,你在青少年时期有女生跟你表白嘛?

他说:有啊。

我:so?然后怎样了?

p:啥也没发生。

我一颗八卦心顿时被浇灭:为什么!?青春期的时候不正是『谈个恋爱很酷』的年纪吗!

p:当时并没有兴趣。。

我:那当时表白的你都怎么给拒绝的?

p:也没拒绝,就。。打哈哈过去了。。。有调情没下文,给情书的就假装没看到。

我:靠!!

想当年我也有这种给男生送情书巧克力的青春中二期,然后对方也是『假装没看到,信息不回复』型的,这听得我真是一口老血要吐出来。你好歹给我拒绝啊!不明说拒绝的,我怎么知道你是不喜欢我还是害羞还是脑白痴?!给希望没下文的最讨厌了!!

我气:。。不拒绝表白很渣的,懂?

p:是啊,现在我知道,当时不是年少无知嘛。

。。。。。。。真是气死。

我:那好吧,你说小时候没兴趣,那你到底几岁才对恋爱有兴趣?

p:虽然之前短暂有过女朋友,但真正自己想恋爱是工作以后,一个人在温哥华住了一年多,虽然跟同事也经常出去,但是就突然觉得有个伴侣很好,到哪里都可以一起玩。

我:。。。这么晚熟的吗!?

真的是出于需求才想要有人陪啊!

昨天跟p出去海边散步,路上看到有人溜一只一米长的蜥蜴,p欢乐地跑去摸蜥蜴,我就顺手拍了一张,晚上发给了p跟p爸妈的群。p妈隔天早上操着蹩脚的英文回复说,谢谢发照片啊!近期比较困难,这时候p身边有你,两个人可以相互照顾,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

晚上看完电影,我就觉得。。恋爱真的是,最本质就是两个人相互作伴,不然我大概会觉得孤独吧!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太好太假了

周日晚上跟p一起看电影,今天随手挑了《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

剧透!

看下来,讲的基本就是(不知道成分多少的)真人真事,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 Mr. Rogers,通过电视节目,感化小孩,教育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至于用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方式发泄出来。

电影有的部分大概是夸张了,比如Mr. Rogers通过几次促膝交谈就得以感化男主。。别说一个已经性格定型硬化的成年人了,要感化小孩子都没那么容易的好吗!看豆瓣的低评论也是,有点像是在看积极心理学书下面的评论,基本概括为:这鸡汤太渗透太假太可怕了。

虽然为了喜剧效果,剧情可能是夸张了点,但是感情上来说,我还真的认同Mr. Rogers的观点,就是:虽然普通人是做不到乔达摩还是耶稣基督那种,舍生取义还是牺牲自己换取苍天众生之类的,泥菩萨过河也得先自己活命啊,但是——

人是可以尽力去善良的。很多人也的确就是这样的。而且,的确,能够辨认与处理情绪就是第一步。

记得好久之前看到过一个知乎的问答,好像也是问善良的人是不是都是装的,有一个答案大概是说,年轻的时候也觉得善良都是假的,但是长大了以后发现对他人抱着善意的话,一方面是自己的状态是平静快乐的,另一方面,各种事情也更容易向好的方向发展。

还有曾经看到KY的采访里的一段,这个我看得挺感动的,截图下来了:

小学时候有次妈妈带着我去买菜,走到半路遇到一个精神病患者站在街上高声骂人砸东西。路人喊着『疯子打人了』然后四散,妈妈把我护在身后,一边退开一边低声说,别害怕,他不是故意的,只是心里很痛苦。这件事算是构成我人格底层的事件,任何时候想到这个画面,都会感到难以言喻的温暖和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善意。

很多人会说,有这样的父母那是人生彩票中头奖,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幸这样长大,所以我没钱、不好看、不善良。。难道是我的错吗?

的确,不是谁的错。

前两个星期跟同事聊天,正好聊到相关的话题,同事说,你既然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他们今天的样子都是有原因的,难道你能原谅罪大恶极的犯人吗?

我说,原不原谅一个人,只对我自己的情绪有区别,也不会对现实造成任何影响。而且我从来不觉得讨论是谁的错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只是如何往前走。就好像,我并不觉得罪犯犯了死罪,谴责打骂他们有什么用。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基因与成长环境。而我们之所以需要把他们判刑关进监狱,是因为只有这样,社会中的其他人才能够安全正常地运转,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们。因为,能让他们未来成为社会正常运作一部分的,并不是惩罚,而是治愈

我说,所以只有大部分人都深刻理解这一点的北欧,才能做到人性化地对待罪犯,在监狱里善待他们,给他们提供第二次人生的机会与教育。。而换在亚洲或者美国,善待罪犯的请愿大概会被骂穿到地球对面去,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不公平』,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罪犯也还停留在该当惩罚的角色上。

但事实是,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

哪怕是努力想要做到公平的系统,比如实行高考而不是纯世袭,考生一样会有地域差异,学校师资差异,父母支持差异。甚至这一切都平齐的情况下,还有资质差异,因为能力同样是运气的一部分,不是吗?与其追求不存在的绝对平等,为现实不公而感到愤恨不平,不如直接考虑社会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照顾好更多的人。

我们得以身处囹圄之外,而有的人在家暴贫穷谩骂恶意中滋养长大,最终沦落到永不见天日的地步,难道不是投胎抽签中最大的不公吗?除了psychopath那种物理上无法共情的生理残疾,加害者也一定曾经是受害人。讨论过去是否无辜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讨论接下来如何往前走。

所以,同样方向,但程度轻得多的,不善良也不是谁的错。

但是我们每接触到一点点让人觉得善良可以是真实的东西,都更有可能朝着更宁静安全的方向靠近一点点。

就好像原不原谅一个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己的情绪一样,决定要不要尽力善良一点点,最大的区别还是在我自己的状态,因为希望别人开心的时候,自己心里才是最祥和的状态。

Like I always said, when you’re down, try to look out your window, and pray for a few passing strangers.

I wish for this person to be happy.

Works like a charm.

2021.02.25 更新

才写完这个,今天看k大的2021魔法学院开学仪式,老师开头就说,善良是一种选择,说其实『被看见』对一个陌生人也很重要。看得好想哭啊 T-T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读书笔记 | Books

《优秀的绵羊》

因为新冠的原因,今年假期都没怎么用,于是这个月请了假,打算年底好好休整一下,想要慢下来,多给自己一点思考的空间。

昨天看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Exellent Sheep》,一位前耶鲁教授写的,讨论哈弗耶鲁式精英式教育的劣处:

  • 首先,能进入这些精英学府的都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人:竞争性强、结果导向。他们想要在科目拿A,大部分不是因为对课题感兴趣,而是因为想拿A。
  • 然后,进入大学以后,环境压力与社会期望会继续逼他们走上『精英』的道路:无论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会从事法律、医学、金融三大类职业,因为去摩根斯坦利类的公司才是『会被羡慕的成功人生』。

纯本能来说,『被人羡慕』的条件就是『稀有』。无论钻石还是法拉利,如果人人都有,也就没人羡慕了。所以,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玩的例子,说,在精英大学,你想要鼓励别人参与某个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规定只有少数人可以拿到参与资格——这么一来,本来没人干的事情就一下子变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了。

这意味着,『被人羡慕的路』,只有少数人能走。一旦脑子里有『我优秀到被人羡慕』的信念,就只能继续逼自己往前走,一辈子都得走『被人羡慕』的路,无论路有多窄,因为必须竞争稀有资源造成的压力有多大,无论这条路上成功的定义有多狭隘。

下贼船

所以,出口在哪里?

因为社会压力对人的影响实在很大,与其待在竞争性强的群体里努力独善其身,更容易的选择是,直接跳到竞争性弱、友善度高的环境中。

我说『更容易』,其实站在悬崖边,下决心跳下去才是最困难的选择。

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对于『稀有』与『被羡慕』的追求实在是深入骨髓,所以要自己迈步从这条路上走开,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好消息是,一旦离开了这条路,压力——尤其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就突然少很多了。

一体感

过去五六年各种经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人有多快乐取决于他能把别人多当成『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取决于他有多能够『把外部世界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对世界能有多少『一体感』。

基努里维斯说过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说,我不想生活在一个善良被当做弱点的世界。但,我挺尊敬的一个人也曾经说过,kindness is an acquired taste.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友善』的确是反本能的,因为,希望别人好、帮别人照顾幼崽的人,自己更容易绝后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一个群体内部相互友善,他们的存活概率才会比另一个群体高。所以,『排外』,通过建立共同敌人来加深联结,其实也是一种本能,无论是层面是小组、村子、城市,还是国家。

说是这么说,但人也不纯是动物本能,而本能很大程度是可以被意识覆盖的。欣赏的价值是可以获得的,就像罗素说的那样,反复思考,把它从意识镌入到潜意识,它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自定义

所以,我想要在大脑里镌刻下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对我来说,能够让我自由生活,不被外界定义的,怎样才算是『成功』?

  • Concentration,专注度
  • Curiosity,好奇心

自勉!(๑•̀ㅂ•́)و✧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极端分子

昨天在看一本讲社会构成的书,叫『Blueprint』,刚看到说为什么有的社会运转良好,有的社会运转停止;比如在远航触礁的时候,一群人滞留在海岛上,有的群体基本上没死什么人,直到被营救,而有的群体里人一个个都挂了。

让我想到最近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的事情,也是,一样是病毒,有的国家治理很高效,要么传播率低要么死亡率低;有的国家,传播率高死亡率也高。

我的权利 vs 群体的权利

以前也因为各种事情意识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更重个人权利;而亚洲甚至很多欧洲国家,群体的利益都比个人利益重要。我本来觉得『个人权利高于一切』也就是个文化差异,最近真出了事,问题也出来了。

看美国的新闻,说很多人聚众游行武装抗议,抗议的内容是政府管制人民出门的自由。这时候很多其他的抗议分子也插一脚进来抗议了,其中山歌唱得最嘹亮的组织之一就是抗议疫苗注射的组织。大概从美国之外的角度来看,抗议疫苗注射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是这群人其实思路也很一根筋,基本就是『政府凭啥让我强制xx?我有脑子自己可以做决定,这是我身而为人的权利』。

好吧,你要吃苹果还是吃橘子是你个人的权利,但这种『漏下一颗老鼠屎,一锅粥全体陪你玩蛋』的事情,咋也能是个人权利呢?你有跳崖自杀的权利,我也总有不被你拉去垫背的权利吧?

但是权利之争,说来说去就是这么回事:某方权利扩张,那一定是从另一方的权利那里扒拉来的。

问题是,这种情况下,通常谁唱得最响才会有所回应。在一整个国家好几亿人口从小被教育『我必须争取我的权利』到大的环境里,整个就是一大窝叽叽喳喳。和平年代么,叽喳到头来妥协一下各有所得也就算了;可当下这种危机时刻,都一网被捞了,还在惯性『大难临头各自飞』,那得,就只有哪也去不了了。

群体对立

昨天看的书也提到,人本性就是护己排外。无论是什么群体,哪怕是给一群小孩子衬衫发两种颜色,他们也会本能地给『己方』更高评价、更友好待遇云云。

小孩子尚且如此,换成大人,再把冲突换成比T恤颜色更严肃的二分话题,那人们对对立方的敌意简直是可以敌国——简直可以分裂国家。比如最典型的两个,男权对女权、保守对自由。

尤其是在所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鼓励下,无论你是什么观点,上个社交网站,你看到的总是跟你类似的观点,所以偏见也就越来越深。至于不被个性化过筛的内容,比如网站的热搜榜单之类的,也根据平台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比如,爱看reddit、quora、hackernews、twitter、知乎、新浪微博的人,等等,大概都还是不同群体的。

说到这个,就连twitter和微博都有区别。twitter上,热评榜单虽然也也存在,但是关注度也就一般般;但是微博上的榜单,居然是重要到有人会斥重金买位置的地步,而且微博热评是啥居然是需要用知乎热榜来讨论的事情。。。。。。中国文化真的还是,博大精深但又大致统一、且每个人都多少想要向别人看齐的一种文化。

这种看齐性基本体现在,以前也提到的,知乎热榜很多高赞问题都是『xx你怎么看』,绝大多数人都有想要了解别人看法的强烈欲望。了解别人的看法,才能知道自己看法在大众中所处的位置,得以确认自己看法的『正确性』,说出去也不会被更『有道理』的人喷,才不会在一群钉子里做古怪到冒头的那一个。

换reddit还是twitter,嘿,谁管你怎么看,你再怎么看都是你的事情,高赞再多也不会影响我怎么看。而且基本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己身上,别人的观点不只不影响我,都不不干我什么事,我连听都懒得听——花时间看你写字听你唠叨是给你面子。我不只想要与众不同地冒头,我要做最闪耀的一颗星,可惜为啥没有人关注我。(哦,因为其他人也都忙着关注自己)

共存

说回在看的这本书上,最后存活率高的小社会除了必要资源以外,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深得人心的领头人,很明显为大家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2. 没什么等级之分,每个人的责任都很流动,包括对领头人的选择
  3. 从最一开始,由领头人带头奠定的一种『共存亡』的友好团结氛围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大概错在这里:因为经济阶层、政治党派、教育程度的不同,各群体彼此的敌意;以及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强调……社会实质上早都分裂了。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追寻轻松愉快的宏图壮志

最近坏消息实在是太多太沉重,搞得自己压力很大,胃不舒服,口腔溃疡,还长痘痘,哎。

晚上吃完晚饭,准备放有声书洗碗的时候,看到微信给我推荐了一个叫『有点自卑』的公众号。虽然完全是讲感情的,但是文章看起来给人一种生活很有意思、没必要事事严肃较真的感觉;刚才还在因为看到的新闻气得不行,突然觉得心里的疙瘩消解了一点点。

后来想想,生气真是最没用的情绪之一。因为,生气一般都是对外部世界不满,而不满的部分,基本都不是我可以改变的;而能改变的部分,尤其是跟人有关的事,生着气去做一般还会有反效果。会生气,大概就是因为戳到我的痛处了吧!与其被戳得嗷嗷叫,搞得自己七窍生烟心情不好;人带着怒气,搞得事情也更加复杂;还不如直接跳过这一步,能做的就直接去做点什么,不能那就哈哈一笑,当它是个黑色笑话。

跟生气比起来,难过好歹还有点用,因为会难过,意味着我不再对事实拒不承认。哀悼完事实,生活才能继续啊。

Continue reading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AO3 的源头

最近大家都得憋在家里了,一个个都在家里刷贴吧论坛(reddit)、刷小说(ao3)、刷电视剧(netflix)、刷朋友圈(facebook),所以把这些休闲服务器全都刷死了。

今天下午刚好在看一本书,提到如何扩大服务器承载量的,说每种服务衡量的关键数字都不一样,有的读得多,有的写得多,有的文件过大,所以要扩大承载量,得考虑的东西都不一样,我脑子里还正想着这事儿呢。

在网络行业干了这么久,大部分服务器挂多少都是因为有些操作超常规地贵, 比如有的用户数据特大,然后全选重命名之类的;纯因为流量上升让服务器过载的情况其实并不特别多。可是最近病毒一出,简直是,从一开始统计病毒数据的网站频频被刷挂,到后面谁发的有效信息页面,传得开了就开始挂,到后面 netflix 开始对欧洲限流,甚至今天 reddit 跟 ao3 也开始 504 了。

真是活久见啊!直接活在历史中了。

下午下班了我随手拿起 kindle 翻小说放松,看到我喜欢了好多年的一个作者,在一篇文章的结尾提到说这篇文章首发 livejournal。我就顺手点了一下链接,想瞧瞧有没有漏看的故事。

结果看到她说她也有写书,我就兴致勃勃地开始找她都写了什么书,好去买来支持一下,结果一堆链接从 livejournal 查到 dreamwidth,最后发现,尼玛,我喜欢了这么多年的这个作者居然是当初07年创办 ao3 的带头人

我。勒。个。去。。。。。。。!!!!!

感觉就好像,六年来每天上学路上卖好喝奶茶的阿姨居然是个网络黑客,或者发现每天上班都见到的领导居然是国家摔跤冠军。。。。。。

生活要不要这么神棍啊,真是让我承受不能。。。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求助不能

这两天在看一本说如何养老的书,叫 who will take care of me when i’m old?

看到其中一条挺震惊的:说1995年,芝加哥夏天酷热无比,达48、49度,导致465人热死。本身不是什么超乎意料的事情,但是在这些丧生的人里,51%都是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

It was devastating to watch the entire scenario unravel. Socially isolated older adults, many of them near poverty, remained terrified behind closed and locked doors and windows, their air conditioners off due to rising utility bills. Their fear of being robbed and of other criminal activitiy kept them from responding to “strangers” who continuously warned them of imminent danger. Refusing to leave their homes for city cooling centers cost the lives of hundres of elders who, instead, died a slow and horrifying death.

以前看到说日本很多人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于是去世的时候很久都没人发现,我还想,不会吧,这个性得有多不愿意跟人打交道啊!但是现在想想,真到老了,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挂光了,自己又没有自主能力,大概也不大好交朋友的吧?

书里提到这点是说,一般这些固执万分就只想要在家里度过余生的人,一般也是遇到困难最不愿意开口求助的那群人,所以想怎么活,可以,但要知道自己的弱点。

我看了震惊是因为,如果一个两个还可以归结为个体性格差异,不干我事;但如果半数都是,大概是真的是个问题,跟我大概是有关系的。而且主要是。。。。。。我曾经也是那个打死也不愿意请求帮助的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同行的朋友要帮我拎一个我那是拒绝得理所当然且正义凛然。就算到了今天,自我感觉脸皮已经发展到很厚的时候,有的时候遇到工作需要问问题还是第一反应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才需要问问题,于是死撑着不愿意开口。

前两天看的讲 imposter syndrom 的书里提到说基辛格是什么现场发言被问了问题,就当场打电话给人询问。他说,为懂得请求帮助而感到自豪,说『聪明人懂得如何依赖那些比自己懂得多的人』。

“I make progress by having people around who are smarter than I am—and listening to them. And I assume that everyone is smarter about something than I am.”

突然感觉好有道理啊。

书里给这种求助不能的症状起名叫『the rugged individualist』,说想要追求独立并不是什么原罪,但是追求归追求,不必把自己逼到极端,非事事独立不可。

Be wary of competence extremism. As the Rugged Individualist, you can take pride in the knowledge that you can go it alone if you have to. Just stop thinking you must.

以请求帮助为自豪,嗯。别人的帮助也是我解决问题里的一环啊。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人上人

上星期看漫画看了一个韩国的漫画,后来就一直断断续续地想这个问题。

日韩系

一般看漫画都是日本的,基本上剧情多少都有『高阶』人种发生了啥啥的,也早都习惯了。在漫画里,要么是有一群人有美国英雄式的特殊能力,要么生来就是高人一等,要么家里有钱,家里有势。。总之,在校园情境下,总会发生的事情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嘿,百分之99.99都是男人啊,是女人就没戏唱了,只能当女反派了)对其他人百般鄙视颐指气使,或者面若冰霜对其他人根本当做蝼蚁,然后发生了点什么的。日漫里,朋友,那只能在同样地位的人之间才会发生。

但是上次看的韩国漫画居然有点不一样。就算是『家里很有有势、食物链顶端的王之男人』也是有一两个真心的朋友的,并没有像日漫里那种,表面一起出行其实只不过是帮衬跑腿小弟;韩漫里,虽然朋友的关系是有点不平衡,但是故事里其中一个朋友被冷落,也是会不开心的,也是个有情绪有价值的个体,不只是为了衬托男主的地位而存在的。

中系

昨天跟p和朋友w去商场随便逛,逛到奢侈品那一块,基本上都只有亚洲人。加拿大鹅这种一件几千加币上万人民币的牌子,里面除了店员,一个非亚洲人都看不到。出了门我跟p开玩笑说,就凭我一张亚洲脸,走进去就觉得我好像很有钱似的。

在大街上也是,看到加拿大鹅的标牌,90%会是亚洲人(中国人)在穿;看到街边装饰华丽的爱马仕香奈儿之类的店面,我现在回想一下,居然一次都没记得看到推门走出来不是亚洲人的。

还有市中心路上长啸刷过的跑车,感觉也至少半数都是亚洲人。

美系

后来我在想,从一个国家的媒体很可以看出来人们的渴望都在哪里。

美国就是那种,想要有超能力,想要做英雄,去拯救世界的。看美国的流量电影,好像除了英雄以外,其他人的人生都没有意义一样。

至于社交媒体,吸睛的instagram,点赞最多的类别大概是美女美照。

电视娱乐媒体,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前段时间看到金家三姐妹的电视广告居然都打到温哥华的公交车上来了,也实在是很厉害了。。。

相比较之下,亚系的是『我很有钱有势但是我不能自己这么说出来,要蛋定由内而外地发出气场,由别人的反应衬托出来』,美系的是『为什么没有人看我,快看我,快看我,快看我!!!!』

我一直很喜欢霉霉的歌,也欣赏她的不怕非议。之前看到采访,说问她如果不唱歌的话会去做什么,她毫不犹豫地答:广告。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无论结果如此有意无意,她是真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啊!

英法系

为啥这两个对头国家放一起写,是因为我对欧洲其他国家更加不了解,但是在英国的时候,还真看过电视上放的英剧就是普通人的琐碎生活的,而且主演也长得普通人样,一点也不像演员,当时第一次看到,我记得我震惊了好久。片是什么,是不记得了,但是这种没颜值的,如果剧情没有特别出彩,肯定是红不到亚洲了。

至于法国,电影虽然也没看过多少,但是看到的都是普通人的(恋爱)生活,并没有纠结于社会名媛的恋爱生活,而普通人想要的大概也就是:优雅、自信、独立、美食。。之类的,哈哈哈,好典型。

加拿大

其实我放最后写,是因为没看出来。。要说本地人有羡慕什么,在我温哥华接触的人里,大概是旅游?运动项目??我也不知道。。

有一点是真的,这里人真的不怎么在乎长得怎样啊,长成什么形状的都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待得时间长了,我也慢慢看不出什么才是丑了,看谁都觉得,自信的人就挺美的,就算不自信也有不自信的可爱。现在要让我重新约会和交朋友,我大概会比之前更在乎性格,更在乎在一起会不会好玩、会不会开心,因为,长什么样,只要不影响健康,实在是没什么区别。

人上人

想要被人羡慕的时候,大概是自己最缺爱的时候,以一种缺爱的心情,看这个世界都是带敌意的,很难衷心去希望别人开心。

之前也写过,进监狱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觉得别人想害他们。

在一个真正弱肉强食的敌意世界里,有这种警觉的人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人有防备心也是一种有益的本能。

但是现在世界越来越安全,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种不安全感反而会成为一种生存劣势。因为长期处在对人对己提防的压力下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因为不安全感会阻碍深层关系的稳定发展,而深层关系是快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根据所生活的世界的安全程度,调整自己的安全感。希望自己安全一点、爱自己多一点的时候,可以做这个小练习:

看着对面走过来的每个人,心里默念——I wish for this person to be happy.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老不老

上午蹲便看完这两天在看的一本讲老年的书,叫never say die。

一开始在亚马逊上看到书的评价,顿时很感兴趣,因为很多人都评价说『看了以后感觉要抑郁了』。我心想,难道我对老年的认识还不够昏暗不够现实吗?究竟能有多糟糕啊?

看下来发现,不是我对老年认识不够,是美国人对老年认识不够啊。

书是美国人写的,很多都是说美国的事儿,比如美国离婚的法律、美国的金融危机、美国的baby boomer有养老金危机。。。

桃色

有一点看下来很震惊,感觉在美国媒体的描述里,老年的描述基本是:睿智、自由、洒脱、到处玩。

我心想,难道是因为美国人太少有几世同堂的,都没见过老人哪?为啥这么脱离现实。

书里提到说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老年孤独的文章,心里思忖大概会难投稿,但是没想到之前总是抢她文章的很多杂志,一个都不愿意刊登。他们说:这和我们读者群体『激情、独立、有为』的形象不符合。他们爱刊登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那种九十几岁还在跳伞的、或者一家人都矍铄到近百然后介绍经验的。

各种杂志都是,只看杂志的话,世界真是美好。胴体永远是年轻美丽毫无瑕疵的,生活永远是聚光灯下绽放着那一刻的、病痛永远是以幽默来藐视的。。。。总之如果有人贫穷、孤独、帕金森,那一定不是我,而且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错。

经济

以前也写过说,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我还觉得中国存钱大国,一定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后来发现国内的各种借贷类恐怖故事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地层出不穷。大概,中国存钱大国只是历史上没有这个借贷的天时地利,都是脆弱的人类,放到诱惑面前一样溃不成军;这个贷那个借的太容易,放到哪儿都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口真就觉得借钱花都是白花的,觉得借a家还b家的事情就真的结了。。。哎。

放美国还要加上一条莫名其妙的高等学府高调学费,毕业出来身背贷款那都是正常现象。再加上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没工作就没保险,自己买保险意识也不强,等等等。到头来真的靠政府,那只能勉强度日。等到baby boomer都入了养老库,不知道那时候养老金会怎样。

女人

书里有一章专门说女人的,因为男性平均寿命比女人短不少,再加上一般一对里女生年纪都还比男生小一点,所以女人老年丧偶基本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就算不寡,大概率也是女人照顾男人的,因为男人生活受限的可能性比女人高。

比如在美国,85岁以上三分之二都是女性,而百岁老人80%都是女性。

Gender differences in life expectancy do not disappear until age 105. So if you are a married 105-year-old woman whose husband has also lived to 105, he may have derived enough out of still being alive to be capable of taking care of you. But if you have a living husband under 105, you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 the one doing the caretaking.

还有说到产假部分,说女人只休两年的产假,再重新开始工作,工资会低百分之十八到三十多,多年复增长下来差距会拉很大;而且很多女性,产假休得越久,就越难重新找工作,最后干脆不找了。再加上50%的离婚概率和老年的丧偶,女人又活得久,最后经济困难的基本还是女性。

搞得我一激灵,得回去算算我自己的经济状况,嗯,自己不为自己着想还要谁来为自己着想,要好好照顾自己。

大脑

有一点是没想到,美国的帕金森概率特别高,好像65岁10%,85岁50%。这么多!!!!

我查了下中国的概率,『65岁约0.5%,70岁约1%,75岁约1.5%,80岁约2.5%,85岁约3.5%~4.0%』。啊,真的差这么多吗?!?!?!怎么会这样!!!!

孤独

北美对于开朗独立推崇至极,而对孤独的人也避之不及。所以孤独也就更加孤独。

最后

以前跟美国同事s聊天,我说你怎么净吃这些油炸的不健康的,他说:我打算活到五十岁然后去死。

我说:哈哈哈你好搞笑。

他说: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我:。。。

我:那你会养小孩吗?

他:看情况,也许有也许没有。

我:那你死了你爸妈小孩怎么办?

他:所以现在挣钱啊,或者死前去银行借一大笔钱,给他们,然后我死了就不用还了。

我:。。。。。。

从来没见过这种人生观的,也真是无奇不有。

不过美国人对于年轻的追求真的是,年轻无极限,三十也不老,四十也不老,五十六十七十都还是young old,身体老了心态也决不能老,谁说我老跟谁急。

一本书看下来看得我更加珍惜年轻了。感觉好像。。自己去八九十岁旅游了一趟,然后被哔回二三十,一觉醒来浮生如梦。

算了,现在做好现在能做的,不能改变的现在、不能预测的未来,也都没法担心,好好活吧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孤独

因为这两星期在台北工作,办公室是共创空间,也带住宿的那种,感觉就好像办公室是我家一样。

感觉好孤独啊。

想想过去这一年,因为去年七月就跟p外出旅行,一直到回温哥华两个人都在家工作,完全是24/7在一起,都快忘记以前一个人生活是什么样子了。

以前我人那么独,大三在英国待半年,一个朋友都没有交,都一切安好;刚来加拿大的时候也是,上学就上学,没好朋友也没所谓;一直到失恋的时候,才感受到一个人身处异国深切的孤独。。没有朋友在身边,哭都没地儿哭去,那一个星期干什么都会突然哭起来,坐地铁哭,打越洋电话给朋友哭,过一个星期总算慢慢停了。然后那阵子痛劲儿过去,又没觉得一个人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但是跟p在一起过去三四年,从一个多星期见一次,到一个星期见几次,到几乎每天见,到决定搬到一起住,到24/7一起,。。。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各做各的没在说话,但从来没觉得孤独过。

而这一周,虽然台湾遇到的人都超友好,连门卫都友好客气到没话说,同事和在一个办公室里的人也都有天天一起出去吃午饭,晚上逛夜市,中秋节烤肉,周末爬山游瀑布。。。。。。。但是还是会觉得孤独。

让人觉得孤独的,不是没有人说话吃饭,是没有很在乎自己的人啊。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