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读书笔记 | Books

对于生活的爱

今天看汪曾祺的《人生有趣》,看到这一段说沈从文对他影响的,特别感动:

我追随沈先生多年,受到教益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

其中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着』,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也不能觉得『事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沈先生在下放咸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沈先生八十岁了,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完成《中国服饰研究》这样的巨著,就是靠着这点对于生活的执著和热情支持着的。沈先生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

我看着心想,怪不得,以前看汪曾祺写的东西,总觉得莫名地欢乐。

人的个性,到头来到底有多少是环境,多少自己决定选择的?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小怪兽 | Kids, 恋恋笔记 | Love Diary, 读书笔记 | Books

一切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昨天回头重看前两个月看过的特别喜欢的一本书,Hold on to your kids。

如此喜欢,以至于明明下到mobi的书我还是去买了正版,一方面kindle里高亮,删除书以后再下回来高亮还在,对于反复看的书真是方便多了;另一方面,我心甘情愿支持优秀的作者,不过这说起来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以后再说。

书是讲育儿的,更确切地说,是说孩子为什么会有青春期反叛之类的行为云云。

Continue reading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小怪兽 | Kids, 读书笔记 | Books

叛逆、校园欺凌与升职

让我尤其好奇又想不通的是,是什么造成了区别?为什么有的孩子叛逆,有的就不叛逆?为什么美国日本校园欺凌横行霸道,但是中国相对就少很多很多?

这两个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两个话题,但今天之前从来没想过他们竟然相关。

下午跟charlie聊到『universal basic income』,提到光给钱还不行,还得照顾瘾君子,之前看过一本挺震撼叫『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的书,解释社会如何应对成瘾性。而作者Gabor Mate的另一本书『When the Body Says No』居然也是我看过书里有效信息率特别高的、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顿时感兴趣起来,去下了作者的另外一本书『Hold On to Your Kids』。

看着看着就开始震惊,这种感觉实在让人上瘾——知道自己原来是错的,得知自己一直没有想过原来事情可以是这样的,按照这种理论一切居然说得通了。

叛逆

作者说,叛逆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缺少他们所需要的依恋关系。

对于依恋对象,人们通常的生理心理反应是:离开依恋对象会焦躁。根据这种焦躁的对外表达,依附理论将人分为大致三种。以婴孩对母亲的离开为例:

  1. 安全型:母亲离开时会哭泣,母亲返回时需要拥抱安抚;安抚一会后就感到安全起来,又开始自行探索周围。
  2. 焦虑型:母亲离开时哭泣,母亲返回时哭泣更剧烈,再安抚也不愿意撒手母亲。
  3. 逃避型:母亲离开时似乎不为所动,母亲返回时同样好像没有注意到般,自顾自地玩耍,也不愿接受安抚。但监控数据显示,逃避型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心跳和肾上腺素跟焦虑型、安全型一样会急剧攀升,而母亲回来之后也不会降低。

同样对于依恋对象的心理反应还有:希望得到依恋对象的关注、希望被依恋对象喜爱与认可、希望自身与依恋对象相似性更高、认同依恋对象的引导。

直到几十年前,孩子成长中花时间在一起最多的是父母。而近年来,依恋对象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孩子们的同龄人。

这就是问题所在。

任何依恋关系中必然存在主导方与依赖方。在亲子关系中,正常情况下主导方应当是父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比如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给予,则孩子会逐渐掌握主导方,可能以威胁、控制、利用等方式来主导父母)。而在相对于健康平等的依恋关系中,比如恋爱关系,主导方可能随着话题的变化而随时转换。

正常运作的主导依赖关系里,主导方提供关心指导,承担照顾的责任,以及给予无条件的爱。

然而当孩子与同龄人的关系变成了他们的主要依恋关系,同龄人并无法提供其中任何一个。同龄人之间不确定、动荡的关系决定,他们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无条件的爱、依靠对方照顾自己、和对方对于人生的恰当指导。而当一个人的主要依恋关系无法满足他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就容易产生不安、抑郁、暴躁等情绪。

更大的问题是,依恋关系的特性不只体现在对于依恋对象的靠近,还体现在对于非依恋对象的排斥,比如幼小的婴儿在陌生人靠近的时候会转过头去,只愿藏在母亲怀中,而不愿意靠近陌生人。

在叛逆的孩子身上,则体现为对于父母的排斥,尤其是当同龄人在周围的时候,因为与父母表示亲近威胁到了他们与同龄人的主要依恋关系。当然,还有对于来自非依恋对象的任何接近行为、引导行为的排斥——叛逆。

校园欺凌

关于校园欺凌,书里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说在南非一个野生园区,护林员突然发现濒危野生白犀牛在一个个死去。一开始人们以为是盗猎者干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肇事者是一群年轻的大象。

事情是这样。十几年前当园区发现大象数量超过能够承担的范围后,就决定射杀了当时所有的成年象,因为他们的幼崽已经足够大,能够自己存活了。时间流逝,这群年轻的大象形成了各种帮派,开始干正常大象不会干的事,比如朝野生犀牛扔树枝、喷水,就好像当地恶霸一样。其中有几头年轻大象尤其暴力,会撞到甚至践踏、跪在犀牛身上,把它们弄死……

最后的解决方法很有意思。

园区引入了一头正值壮年的年长大象。很快,这头新的大象登上了领导地位,而对犀牛的杀戮也停止了。

另一个例子是猴子。

在美国National Insitute of Health,一群幼年猴被与成年猴分开,抚养彼此长大。与由父母抚养长大的猴子不同,这群猴子中很多都表现出欺凌行为,更多表现得冲动、暴力,且自残。

当一个动物群体没有层级的时候,为了决定地位、显示力量,就会发生欺凌。因为,把其他个体踩低,才能显出欺凌者的高地位。

是不是跟校园欺凌很像?

再比如臭名昭著的监狱。在狱囚之间,定义清晰明了的层级关系是不存在的,所以每个人都得要么表示出自己不好欺负,要么表示自己毫无威胁,以区分彼此之间的运作关系。就好像低地位的狼会把自己的喉咙暴露在头狼面前。

相对的,与监狱相比,大部分公司不存在欺凌。越是层级关系与职责清晰明了,什么事情上该听谁的一清二楚的地方,也越不容易有欺凌。

好奇心

又找到拼图的另一块。

只有当孩子能长期切实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爱着的时候,才会逐渐对外界发生兴趣。就好像,油终于加满,总算可以开始上路了。

比如,想象自己是孩子,父母告知:学钢琴就是好孩子,不好好练琴就是坏孩子,爸妈就不爱你了。更糟糕的情况是,父母不会直言这么说,而是下意识通过一种失望的沉默感对孩子进行感情操纵。如此一来,孩子练琴或者好好学习的动力从来不会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于对父母认同赞许的渴望。而成年后失去父母的希冀,孩子也不会有动力继续做『应当做的事』;丧失动力的人也更容易抑郁。

相对的,想象自己是孩子,父母告知:学钢琴的话爸妈会爱你,不学琴的话,嘿,爸妈也一样爱你。此时孩子不需要下意识通过『不练琴』来向自己证明父母依然会爱他,也更愿意出于安全心境下的探索好奇心而选择任何一项兴趣。

升职

以前我对于升职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我无法想象自己对别人发号施令。

书里提到我之前从来没想过的一点:人本能地会想要被有能力的人引导。

比如我方向感很差,每次出门都是一句『带路』扔给p。知道有人明白方向、并且会引导我,让我感到安全。再比如,如果工作中某个同事能力超群,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我也很愿意对方能够带起头来,承担领导作用,这也让我感到安全。比如我希望厉害的思想家们、或者现实钢铁侠elon musk等能带领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安全感,孩童更甚。

破碎的依恋关系中,比如青春期同龄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主导地位的同龄人通常不仅无法为依赖地位的同龄人们提供引导、帮助与承担责任,由于心理不成熟还会下意识地操纵、讽刺、欺凌等。

而正常的关系中,比如健康的亲子关系,主导对象是应当承担照顾责任的。

在比如升职,不只是回报的增长,也是责任的增长。只要一个身居高位的人能够真的帮助他人、且有能力承担责任,他身边的人会很高兴被引导。

所以亚洲心态也不必太恐惧冒尖。

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引导帮助别人呢?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读书笔记 | Books

谎言

平常我也不看小说,『the kite runner』这本好久之前就听过,在墨尔本的时候房主推荐的,说作者第一语言也不是英文,但是写起英文来很抓人,我就下了打算看看。

唯一的感受是:无论怎样貌似无害的谎言,都会伤人。

小说里很多人撒了大大小小的谎,但最让我难过的是最后主人公在想办法带走小男孩的时候告诉他:只需要你在孩童之家待一段时间。他明明知道男孩最怕的就是孤儿院。就好像把孤儿院叫做『a home for kids』就能改变它是孤儿院的事实一样。

I don’t know why I hate it so fiercely, this instinctive tendency to flinch back from the truth. All sorts of feeble attemps to mask what reality is. And the worst kind of all, the lies we tell ourselves, or the reality we try hard not to think about.

May I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life as is, whatever may come my way.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We the living

最近提到rand,又把她的各种小说下来翻看。

剧透。

看到百分之三十的时候,我还奇怪为什么故事怎么这么甜兮兮的,好像一切矛盾都已经解决了,怎么才到百分之三十?果然后面就开虐了。

看到后面kira骗andrei的那一段,真是煎熬,看不下去,直接跳过去看后来她有没有逃出来,结果看到leo去和她告别。

结局真是讽刺的。

rand后来自己评论的真是精确,说小说中的三种毁灭:

The higher and stronger individual is broken, but not conquered; she falls on the battlefield, still the same individual, untouched: Kira. The one with less resistance is broken and conquered; he disintegrates under an unbearable strain: Leo. And the best of those who believed in the ideal is broken by the realization of what that ideal really means: Andrei.

但是leo刚出场的时候,我其实就不大喜欢leo的描写:总是要么『嘴角挂着讽刺的微笑』要么『冷淡的眼神』,而且很典型的rand式爱情,两人互动起来颇有点五十度灰的味道。男人一定是强大且命令的,女人一定是刚毅却服从的。实在是让我很好奇,rand说kira的性格是她自己的写照,难道她丈夫真的就是leo这样的人,而她是个m?

而andrei,明明从开始到最后,就是最可爱的人。

他敢于奉上自己的一颗心,全力表达自己的喜爱,即使遇到困难也诚实以对,对kira诚实,对自己诚实。太理想主义的人,理想被打破,因而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说rand本人。

这本书是她的第一本书,因为描写前苏联的种种状况,居然在美国很久都不能出版。我看完后记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美国也曾经是一度偏向共产主义的。而美国现在成为完全是另一个极端的领导人,rand和她的atlas shrugged大概是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吧。

而她说,她跟kira不只性格相像,也同样出生在俄罗斯,后来的前苏联。与kira不同的是,她活着逃了出来,而kira倒在了边境。

看We the living里细节的描写,就不奇怪为什么rand写东西都如此慷慨,为什么她对于集体主义和无私精神如此憎恶。

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有声书

读书跟听有声书的区别在于:读书基本上是有目的性的信息搜索,把一切无关无兴趣的部分都略过去,直接看重点,然后把有效信息整理出来,重复阅读。高效,直接。 有声书则把同样厚度的信息拉拽得很长很长,虽然信息的具体内容不一定被记住,但每天听一点,思考一点,情感反而投入更多,因而在潜意识中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