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想 | Life

过劳燃尽

早上在想所谓的『burn out』,就是说一种『一直做一件事,直到实在受不了,再也不想做了』的状态。很有意思的是,中文里我想了好半天也不知道直接翻译该是翻成什么。

所以这种『过劳燃尽』基本就是所谓的『第一世界问题』,当一个人还需要担心温饱烦恼生计绞尽脑汁发家致富的时候,他是不会去考虑自己有没有燃尽的。没爱了又怎样?反正还是要去做的,不然吃什么?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责任vs热爱的动机问题。

就拿youtube之类的自媒体人来说,很有意思,有的人好像就特别容易燃尽,要不停地调整自己上传视频的频率,因为如果一直每星期都上传一个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崩溃;而有的人,每两三天就一个视频,好像从来都没考虑过燃尽的问题。

这实在是很像写文或者画画,有的人就能持续稳定更新,有的人就做不到,持续更新就得崩溃,要失踪一段时间,没有了来自别人的期待,才能『找回自己的爱』,才能确定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但是因为别人的期待而做一件事,和因为别人的期待而不做一件事,区别到底有多大?

反正最终的决定因素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外部环境。

相对的,工作相对于爱好,人们对于『我快要崩溃了』的阈值就很高,起码在以前,很少有人上班一个星期就因为『我觉得我不够爱这份工作』而撂摊子不干了的,起码也得干个几个月才知道是不是开始没进入状态呢?但是对于爱好,人们往往期待对一份爱好的热爱,从始至终都得熊熊燃烧。

如果我是画画的,那我每一天手摸上画板都得热情喷薄创造欲爆棚。我就是为了爱才画画的,所以如果没有爱,我还画它干什么?所以我今天画画的时候到底有多享受?我真的有在享受它吗?

如果我是上传视频的,那这不该是我的工作,如果我想要一份普通工作的话,我就不会费尽辛苦来当自媒体人了,所以既然我做视频,我就必须是因为爱,但是我到底有多爱它呢?好像有点爱,但也没有很爱?尤其是观众都期待我必须每个星期上传视频,不传就让别人失望……这哪里还是爱?明明就是压力。不行做不下去了。

如果我是写文的,我必须要超级有灵感才能坐下来动笔,不然,那算什么爱好?每天无论有无灵感都坐下来写十分钟,那不是成工作了吗?是带责任的工作我还做它干什么?一点都不享受。

有点像是跟一个人约会期间,全程都在考虑『我到底是真的喜欢这个人吗?如果我不喜欢他,我到底为什么要跟他出来?我要继续吗?还是现在分手,免得浪费时间?』所以本来出去爬山的,连山都没法好好享受。

……

如果每做一件事之前一个人都要考虑『我真的是出于热爱才去做这件事的吗?』,做的时候也总在考虑『我到底有没有很享受?好像是有点意思的,但是有多少意思呢?』,本来能沉浸进去的事情,反而都会变得很难。

因为,『相信自己的决定,所以直接沉浸进去』也是一种习惯啊。

就是所谓的不能追着自己的尾巴寻找幸福,如果你想要热爱一件事,就别以热爱一件事为目标,而是暂时不去考虑『我热不热爱它』,就持续稳定地日复一日地去做它,放松下来才能发现路途的美好,才能给自己养成『直接沉浸』习惯的机会。

总之——

不需要那么多的小决定。

因为凡是决定,大小不计,都一样地耗费心力。就像以前说过的,提前做一个大决定,然后相信自己的决定,往前走就好了。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约会对象跟你出柜了还是语言暴力了;或者意识到自媒体的黑暗之处,再也不想上传视频了;或者连续好多天每天都加班过凌晨,也丝毫看不到转机。。『要不要继续』这种费时费力的千万小决定,直接略过就行了。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控制欲

我一直觉得我对自己要求太高,虽然特别擅长制定计划,执行起来也大部分都能完成,但是回头想想,对自己也忒苛刻了点。昨天偶尔翻翻知乎,突然发现,这是控制欲啊!对世界的控制,对自己的控制,因为什么都想要按照计划执行,所以如果不能把下面一段时间的计划都理出来,有什么行程挂在半空中,比如签证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申请,机票也没法买,什么都定不下来,就觉得心慌慌。

尤其是事情多起来,就感觉焦头烂额。

这一句话特别感触:对于外部结果,觉得我付出了就要有结果,如果没有结果,那么要么是世界不公,要么是自己不够努力。

要不就接受『外部世界并不可控』,且『自己计划也并不可控』吧!

尤其在复杂的系统里。事情越多,系统越复杂,可控性就越低,世界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怎么与不确定的未来共处呢?也许平静安详是来自于这样的认知,不一定要严格执行计划才会幸福,无论不确定的结果是什么,其实走哪条路都可以享受得来,这种自我认知的安全感。

主观能动性是有,但是可控的永远只是一部分,不可控的那部分就让它自由发挥去吧!非要比较的话,未来未知总比一切都尘埃落定要有意思啊。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别走,分我一杯羹!

现在到处都是,各种事情对注意力的需求都太急迫了。

尤其是,各种营销策略零和竞争了几十年,各家都已经把吸睛策略精进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谁再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难上加难。

广告这种至少还是明面上的黑洞,起码是明码标价地出卖人们的注意力,电视上多少秒注意力卖多少钱,杂志上一整页篇幅的注意力卖多少钱,市中心路边的广告牌吸引的注意力卖多少钱,搜索引擎首页的注意力卖多少钱,论坛置顶的注意力卖多少钱……

现在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感所谓的为了善良与正义,强迫别人给予注意力的团体。明明也是为了自己的利好,却搞得好像是为了别人好一样,强迫把自己的价值观填塞到其他人的嘴里,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就是邪恶的撒旦,你就得罪恶深重,就得下地狱。

宗教那种,在大街上拿着大喇叭宣扬耶稣基督的,起码自己都承认是个宗教,宗教没有信徒就得玩完儿,所以想扩招也正常。

拦着人问『你难道想要下地狱吗?』也行吧,我下还不行。

但xx功之类的宣传就很奇怪,标语上拉的明明是『气功有益身体健康』,看着好像跟瑜伽似的,可你看见哪家瑜伽老师会到大马路上拉人宣传瑜伽的好处,还一副慈颜善目的菩萨嘴脸?这摆明就是个宗教啊。

还有各国政治团体,爱护xx团体,慈善组织,原住民团体,行吧你爱在自己的hashtag下面怎么宣传都行,关起门来唱山歌都随意,但是大马路上拦着人要捐款要签字,超市结账每次都问你要不要捐几块钱给xx团体,就很烦。我走路走得好好的,不需要大街上免费给我发放价值观。

我真正在乎的事,想捐款我自己会去捐,想要深入了解自己会去调查。前两天捐了ao3,因为我在用,我喜欢,我在乎。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善良团体,干我什么事?我不在乎不代表就没有别人在乎,真心在乎的人,不用这么凄苦哀嚎也自然会去支持。没人真心在乎的事情,靠汲取他人的罪恶感勉强苟活下来,世界是有变得更美好一点吗?

在我看来,出于罪恶感愧疚感而为的善,比不为还要糟烂。

前两周去看温哥华电影节,每一个电影之前五分钟十分钟都放同一个无趣至极的视频,就本地四五个原住民名族,每一族都派一两个人出来就这么站在那儿干唱山歌的。这是真的唱山歌,唱的都还是听不懂的语言,还没有字幕,有的族还好心用英文再解释一遍,再多占点时间,有的根本就没有,唱完完毕就下一组。第一次给我放,我有点好奇又出于尊重,虽然不懂,跟当场次电影没有任何关系,还是认真看完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往后再给我反复放这么同一个明显是广告,光是理所当然地宣传己方文化,又不明说想要什么的视频,就越来越反感,后面通通当普通广告,直接打游戏略过完毕。

注意力才是最稀缺的资源。

无论在什么平台上,只要平台人多,能掌握人们的注意力就能来钱来势。掌握了注意力,才是真正掌握了改变世界的钥匙。就因为出发点是正义的,不代表给你注意力就是你该的。世界上谁不觉得自己善良正义感天动地,问邪恶组织他们也会说自己在替天行道,要是一个一个施舍注意力过去我还要不要活了。

我的注意力是我自己的,少来循循善诱了。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Echo Chamber

Any kind of community is just a huge echo chamber.

Waves upon waves feed in on each other.

In the beginning it was just one or two dead doves.

Now it’s like people are competing to see who can be sicker.

What is more novel than novel? Who is cleverer than clever?

You’ll need more than that to get a reaction, for sure.

What was unacceptable fades to normality, tolerance rising with water.

What happens in the echo chamber, stays in the echo chamber.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抱怨你个头

像twitter、微博、reddit、youtube评论这种地方简直不能看,戾气重到可以跳大神,无论什么事都有抱怨的。

像原神这种高热度话题,抱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看哪儿都是『周年庆奖励怎么这么少』的酸水。尼玛,本来公司经营就是经济行为,又不是慈善组织,谁保证你来玩就让你立即实现共产主义了,你一直免费占服务器资源玩的游戏,是欠你的还是怎么的。就算付钱了,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你花x元人民币,给你x资源,哪里有说还要额外送你惊喜讨你欢心了。游戏是你玩的又不是你做的,公司赢利多少干你一毛钱关系,负债了也没见你去捐钱拯救啊,搞得你赏脸玩个游戏跟隆恩浩荡似的。

感觉就好像女朋友过情人节,不送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元人民币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分手。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光吊着嗓子唱山歌,每天到处哭诉男人负心遇人不淑,真问起来却死活不肯分手。好歹男女朋友这种角色还稍微有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意思,跟个公司指天指地要这要那的,你谁?既然是经济关系就别要求还要有人情好处,是人情关系就别要求还要有经济好处,额外给的那是好意,不是义务。不喜欢就去玩其他的,哪来这么多废话,世界上其他游戏又不是绝种了,到处水怨气是要怄出酸来给谁看,污染其他玩家的游戏环境。

要是有奖励当然好!没有我也玩得很开心,哪天不好玩就不玩了。

不过就像《失控玩家》里影射的,你以为屏幕对面打游戏的是成年人,事实上很多免费游戏的玩家都还是青少年嘞,欧美尤其美国的青少年,光个人主义还不够自由,很多吃叛逆长大的,做事说话伤害他人都毫无顾忌,且理所当然。要说小孩觉得别人欠他天经地义,还勉强可以说是心智不够成熟,都成年人了还这么祥林嫂,这种人在网路世界之外大概也是特别怡人的存在吧。

送礼物这种事情,如果必须送,那就不叫礼,叫债。

觉得谁都欠他债负他心的人,最烦了。

所以我把页面css给调了,偶尔youtube,旁边推荐视频与评论区一键隐藏。哼。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我好喜欢你

前两天跟朋友聊起看的同人跟小说,我突然发现一件事情:我对喜欢的人的口味,跟一开始相比,真的变了很多啊!

我一直觉得看小说就是跟喜欢的角色在一起 hang out,而跟任何人在一起花时间,都会对一个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哪怕是虚拟人物也不例外,只是程度稍轻而已。

而小说有两种吸引力,一种是剧情吸引,一种是人物吸引。靠剧情吸引人的故事,第一遍看下来跌宕起伏,心被抓得紧紧的,但看第二遍第三遍就越来越索然无味。然而靠角色人格魅力吸引人的故事,我可以反复看很多很多遍,依然兴趣盎然。因为下意识地,我想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花时间啊!这样的角色,在现实中也会让我想要不由自主地靠近。

而现在我会喜欢的人,也许以前都不会太在意。

高冷

以前我喜欢高冷的角色,现在我喜欢温暖的角色。

以前作为逃避型依赖人格,别人越靠近我我就越想逃开,别人越对我没兴趣我越有兴趣;现在越来越安全,主动接触对方几次对方也没有主动回问过的潜在朋友,直接放弃。不管多喜欢对方,对方没有也想要靠近就没屁用,强扭追来的朋友也不会在乎你的感受,一开始就需求不匹配的关系没有开始的必要,直接省下后面的无数麻烦与血泪。

嫉妒

以前我觉得嫉妒类的剧情很劲爆,现在我只觉得嫉妒心爆棚实在幼稚。

占有欲这种东西,偶尔说一嘴甜言蜜语还算调侃,偶尔演一出啥play还算情趣,真的拿这种东西出来做为标杆来管东管西就很无语。没有谁真的属于谁,疑神疑鬼才是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真的够好,怎么会怕对方离开?如果在确定关系的情况下,对方就因为你没严加看管而出什么事,这种不靠谱对象,非但不第一时间逃得越远越好,还要追回来供着,难道想当一辈子的狱管?

自卑

以前觉得自卑靠哄剧情还挺让人心疼的,现在觉得,各种关系里,尤其恋爱关系,不自信真的很没劲。

哄一次两次还有耐心,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就悟了,噢原来你真的这么不好,你说服我了,我走还不行。世界这么大,选择这么多,大概只有热衷扮演治愈戏码的活菩萨还能从这种反复交互中获得快感还是成就感,我一介普通人,又不是你老妈,没生你没养你,还是算了。

反倒是虽然害怕受伤,但是喜欢就是喜欢,把心剖出来坦荡承认的剧情;或者是虽然害怕失望,但是因为喜欢的事情值得追求,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有勇气去努力的故事,现在看着会觉得震撼。大概因为,我喜欢这样的人,想要靠近这样的人,也想要成为这样的人。

傲娇

以前觉得傲娇的人很好逗,戳一戳就有反应,会生气会炸毛;现在我只觉得,好玩是好玩,远观就好,真的来往心太累。

有话不知道直说,只知道绕着弯子各种暗示,然后生闷气的。。生活已经够复杂了好吗,不用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与其靠跟恋人窝里斗来维持恋爱热度,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去挑战巨龙不好吗?友谊的傲娇就更加高难度,好歹恋爱还可以算是打情骂俏,朋友来给我搞这套的。。我又不是你男朋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为啥派发给我。。。。???

我好喜欢你

所以总结下来,青春期的我会喜欢的型大概是这样的:

  • 高冷神秘,独特有个性的
  • 有一点点霸道,有一点点嫉妒心占有欲的
  • 有一点点自卑,可以哄来玩的
  • 傲娇好逗的,能气哭的

嗯。。。这果然是被霸道总裁文跟动漫韩剧洗脑了吧= =

而我现在会喜爱会欣赏,会想要靠近的人,出于我自己的选择,慢慢演变成了这样的:

  • 温暖自信,真心喜欢自己的人
  • 开不开心会直说,想不想要什么会直说
  • 无论脆弱坚强,优点缺点,对自己对别人都坦荡诚实的
  • 不怕受伤与失望,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关系与事情的
  • 认清生活的真相与世界的黑暗,还依然热爱生活的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拜托你联系我啦!哪怕偶尔写写邮件也好,生命中这样的朋友永远不嫌多 ヽ(゚∀゚)メ(゚∀゚)ノ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全盘接受自己,那还努力个头啊

好久没写日记啦!

其实是因为这段时间过得蛮充实的,前两周画画找到几个小伙伴一起抱团,没事脑子就去想某个具体画画的练习了。苏格拉底说了,只有娶到糟糕妻子的男人才会变成哲学家,所以开心的时候不会整天考虑有的没的,也不会有智慧的果实,诶嘿。

早上看到一个视频,基本就是在说标题的『我什么时候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什么时候该接受自己呢?都说要善待自己,全盘接受一切,那我都接受了我还改个屁,不是永远维持现状了?那有什么好的,我干嘛非要接受自己,让自己没有动力?』

正好前两周有跟朋友聊到这个事情。k医生是这么解释的:

『谁说接受就不能改变?接受才是改变的第一步。你想,假设有个人酗酒成瘾,无非两种情况:要么他承认自己喝酒太多是个问题,要么他死不接受自己有酗酒的问题,到底哪一种情况比较容易出现改变跟转机?』

所谓的接受,是指对于现状的全盘承认理解

  • 承认意味着接受现实,无论现实有多糟糕多残酷,接受不代表就喜欢
  • 理解意味着对自己怀有善意的同感,理解何种情况通常会导致现状的发生,而不会掉进反复责备自己的漩涡

说到底就是因为,不接受现状就永远没法开始改变,因为没问题嘛。而不善待自己,则意味着愧疚感与罪恶感会让改变举步维艰,进一步退三步;比如以罪恶感为动力的减肥,大概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k医生形容得很有意思,说:『You need to accept that there’re bugs before you can start fixing them. But the debugging program can be messed up if you are not self compassionate.』

做任何一件事的动力,可以是对美好的憧憬,也可以是对后果的畏惧。

想要变得更好也是一样的啊。接受与理解自己,只是意味着改变的动力由『恐惧、愧疚与罪恶感』变成了『鼓励、温暖与好奇』。

而且,重点在于,就算尝试失败也可以接受,因为如果失败,那就直接接受『失败的情况成为新的现实』,去理解『在xx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尝试失败』,然后看看下一步要怎么走就好了。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不知道怎么拒绝的人跟不知道怎么接受拒绝的人

99%是同一个人。。用玩失踪来跟恋爱对象分手的估计八成也是这种人。

这样的人,一遇到拒绝或被拒绝的情况就玩赌气玩失踪,相处起来就好累啊!!

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干脆拒绝『太麻烦了,不想干』,我怎么知道你答应做一件事是真的想做还是受到压迫?你觉得正常人会喜欢压迫别人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吗?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不拒绝掉『就不告诉你』,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想回答,还是手机被偷,还是大脑短路??听个『不』都要赌气半天的,怎么愉快地玩耍?难道我被罪恶感磨出一个ok,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了某件事,才算经过了试炼,才是你心目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友情吗?这种靠罪恶感来维系的友情,就算维系着,要它何用,攒多点罪恶感好带回家过年吗啊啊??

在我看来,不能说不与不能接受不,都是一种对合作的拒绝。就拿开飞机说,拉不下脸就是最大的坠机因素。因为社交不适不敢开口、不敢拒绝,导致信息对流不畅,直到无法挽回然后坠毁的地步。

关系也是一样的啊,也是两个人,一起开友谊的飞机。

两个人互相同意做的事情,只有两个人都想要才有意义,不然两边需求对不上的时候,人类又没有濒临灭绝,世界上不是还有其他人吗?!永远两边都愉快地一起做愉快的事情不好吗??老让莫名我感到罪恶的关系我怎么会想要让它再近一点,我又不是受虐狂??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信息对流都有这么大的障碍,重要的事情让我怎么信任你?

相比较之下,拒绝跟接受拒绝永远爽爽快快的人,真是炎夏里的一股清风~~~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什么时候高要求?什么时候现实一点?

Josh在the art of learning里说:

Two questions arise. First, what is the difference that allows some to fit into that narrow window at the top? And second, what’s the point? If ambition spells probable disappointment, why pursue excellence?

In my opinion, the answer to both questions lies in a well-thought-out approach that inspires resilience, the ability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diverse pursuits, and day-to-day enjoyment of the process.

In my experience, successful people shoot for the stars, put their hearts on the line in every battle, and ultimately discover that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mean more than the immediate trophies and glory.

In the long run, painful losses may prove much more valuable than wins–those who are armed with a healthy attitude and are able to draw wisdom from every experience, “good” or “bad”, are the ones who make it down the way. They are also the ones who are happier along the way.

Of course the real challenge is to stay in range of this long-term perspective when you are under fire and hur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 This, maybe our biggest hurdle, is at the core of the art of learning.

但是school of life的a job to love里也提到说,有时候good enough就够了。大部分人总是看到别人镁光灯下的样子,朋友也好明星也好,愿意展现出来的时候总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以为除了自己是loser,其他人都是人生赢家。其实现实就是现实,每个人都有少数快乐的时候,低谷的时候,大部分也只是平平淡淡:

Good enough work

It sounds a bit awful to tell others (or ourselves) not to aim too high. It can come across as sour and defeatist. Sometimes, of course, it is just that. But at other points, it can be deeply wise and generous advice, because it combats the strange and powerful way we have of unfairly attacking ourselves for not living up to imagined ideals.

This move of undercutting our reckless perfectionism was first developed by the British psychoanalyst Donald Winnicott in the 1950s. Winnicott specialised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his clinical practice, he often met with parents who were trying their best to be everything to their children and yet were in despair. The parents were angry and frustrated at how far from their ideals their family lives were turning out to be: the children might be withdrawn or naughty, the parents might be tired and irritable. Hopes had often curdled into desperate frustration.

Winnicott’s crucial insight was that the parents’ agony was coming from a particular place: they were trying too hard. To help them, he developed a charming and highly practical concept of what he called ‘the good enough parent’. Children, he insisted, don’t need an ideal parent. They very much need an OK, pretty decent, usually well-intentioned and generally, but not always, warm and reasonable father or mother. This wasn’t because Winnicott liked to settle for second best, but rather because he realised that, in order to become well-balanced, robust and enduring souls (a very big ambition in reality), we need to cope with imperfection and resist torturing ourselves trying to be what no ordinary human can be.

The concept of ‘good enough’ was invented to give dignity to a failure to live up to a punishing, counter-productive ideal. It pointed out that much that is really important goes on at a much lower level than the flawless and problem-free. Winnicott was trying to tell parents that ‘good enough’ is a saner and therefore more honourable goal.

With Winnicott’s advice to parents in mind, we could usefully develop the notion of a good enough job. A good enough job has the normal, full range of defects: it’s a bit boring at some points, it has fiddly, frustrating aspects; it involves times of anxiety; you have to put up with occasionally being judged by people you don’t especially respect; it doesn’t perfectly utilise all your merits; you are never going to make a fortune; sometimes you have to cut corners when you’d rather not; you have to be polite to some rather irritating people; your best ideas won’t always get taken up; certain rivals will in all probability surpass you; and there will be days when you wonder how you could have been such an idiot as to get involved in this in the first place.

But, in a good enough job, along the way there will be plenty of positive aspects. You’ll make some close friends; you’ll have times of real excitement; you’ll quite often see that your best efforts are recognised and rewarded; you’ll appreciate the overall worthwhile direction of what you and the rest of the team are doing; you’ll finish many days tired but with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The public probably won’t be singing your praises; you won’t get to the very top; you won’t single-handedly change the world; many of the early fantasies of what a career might be will gently drop aside. But you will know that you work with honour and dignity and that, in a quiet, mature, non-starry-eyed but very real way, you love your job enough. And that is, in itself, a very grand achievement.

所以我在考虑两个问题:

  • 到底什么时候高要求才是合理的呢?
    • 比如,要求自己刚入新公司就事事上手顺风如意,的确很高,也很不现实
    • 要求自己每次做新尝试都成功,就不现实。尝试之所以是尝试,就是因为不确定性很高,大部分概率上应该失败才对
    • 要求自己画画,每次都做到最好,很高,但就现实。但是做到最好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每次全心全力,不留任何余地,不必过后安慰自己说:哎,没做好是因为我没有真的努力啦!
    • 像k大说的一样,每次画画要八九成熟悉,一两成创新,这样才有快乐的感觉,也能不断学到新的东西
    • 大概应该是这样:在要求符合现实的基础上高一点点,但是尽力又有八成可能做到的程度,这样才是有意思且有意义的目标。比如现在能跳1米的,别指望下一跳能10米,但是1.1米还是可以努力争取一下的,这种『高要求』
  • 怎么才能愉快地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情呢?比如,工作做不想做的部分?比如,想要学习的东西?
    • 专心下来任何事情都可以快乐,所以,之所以有的事情不快乐,要么是心沉不下来,要么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或者太低了
    • 要求太高了,明显达不到的,连尝试的勇气都鼓不起来
    • 要求太低了,一点挑战性都无,也无聊到毫无动力开始
    • 只有那种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目标,才有趣有劲
  • 所以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大概是这样:
    • 这是我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目标嘛?
    • 这是我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目标嘛?
    • 我有沉下心,慢下来嘛?
Standard
旅行日记 | Travels, 画画相关 | To Draw

参考与抄袭

周四周五请了假,第二次去温哥华附近的victoria岛上玩。

值得记住的小旅行

我一般超讨厌各种交通工具,因为晕车晕机晕船,坐什么颠起来都想吐,而且加上人太宅,别人说出去玩我就只想窝在家里画画看书打游戏。。但这次我挺罕见地没有讨厌旅程,因为p计划得力,去哪的路上都最多只一个小时路程而已,而且这次运气好,交通工具都不是特别颠簸。

因为在周四周五,去的又是小岛上,去爬的山总算没什么人。感觉自从新冠病毒开始,大家没法搞室内娱乐,温哥华市区附近各种『荒郊野外』都挤爆了,去哪都没地方停车,人多又嘈杂,根本没有散心的氛围。我理想中的旅行也不过这样了:短短几天,去没什么人的地方,不需要坐车坐船坐飞机一坐几个小时,在大自然的环绕下,稍微一点点体力活动。

唯一痛苦的是,住的地方虽然是窗外带海景的resort(直接看到对面西雅图,所以手机流量都不敢开,因为西雅图信号太强大,能给彻底覆盖了),但是蚊子暴!!多!!!!我这辈子最恨最怕的动物就是蚊子了。。我跟p忙活了一个小时之多,打死至少二三十只蚊子,我的妈!!!是因为在海边,水养蚊吗?我都不知道咸水也能养蚊子啊??而且海边风居然有那么大,我出个门人都要给吹跑了,怎么蚊子还能精确定位到室内呢?!?!

好在这里的蚊子没有经过中国式穷追猛打的优胜劣汰,虽然尺寸大,但是傻乎乎的,不会风吹草动就作势要逃,打起来一拍一个准。而且也就纯黑色,也不是花蚊子,大部分都抓在天花板上,看起来也是真扎眼,所以就全给一网打尽了,我以为。第一晚上我担惊受怕了一晚没被咬,第二个晚上我以为赶尽杀绝心大了,结果反而手指上被咬了3口。为何!= =

艺术参考

最后一天,我俩吃完午饭去了victoria市中心一个昆虫世界(基本都是家长带小孩去玩的。。。我都要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个叫robert bateman的画家的画展。我跟p说,以后我想再去一次卢浮宫。几年前我们去的时候,我纯是看热闹去的,看再好的画,除了竖个大拇指夸一句『好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但现在我再看画,起码知道自己该看些什么东西,光影、构成、焦点,再看就真的可以学习到点东西了。

展览其中有一部分是这个画家在介绍他的灵感都是哪来的。

这部分给我看得有点目瞪口呆。虽然说是『现实主义』,但是他基本就是把参考照片摆在边上,然后画完全一样的东西上去,然后做艺术处理啊!比如这张里的野牛:

里面的野牛,甚至都不是k大说的那种『把同一个东西用CSI拆解很多遍,然后把不同基本部件重组,就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了』,参考照片在橱窗里,真就一模一样的啊!!他做的艺术处理就是『想要营造一种公路边上烟灰四起,然后一只野兽突然影影绰绰地出现』的这种危险苍凉的感觉。所以『艺术处理』具体就是把野牛细节都画完以后,左边覆盖淡出效果,右边把一半脸的光影处理掉,只留左脸亮部的细节。

另一幅水边栅栏有鸟飞过的画也是,水跟栅栏就是照片里的,一毛一样;鸟是单独画好以后剪下来,考虑摆放,择好位置才画上去的,就像电绘里分图层摆构成一样。他说,他当时是正在开车,但是看到栅栏跟水的光影,突然被吸引住了,所以急刹车拍了照,回去才继续考虑怎么让它生动起来,然后才加了鸟的。

所以,有名画家都能这么『参考』,到底什么才叫『抄袭』?

找参考你就输了

以前我总觉得,照着画不算本事,有本事那得从想象里创造出世界来。

但是这段时间,越了解画画越发现,越是厉害的人,与其说他们画画是纯在挥洒想象力,不如说他们找参考的能力特别强,又擅长做各种创造性的组合效果。

执着于不找参考是初学者才爱干的事,追着出警抄袭是看热闹的人才爱干的事。

真的画的好的人,尤其有点科班出身的,比如youtube上rossdraws是上了艺术学院的,开画布第一件事就是,很自然地,把参考拉出来放边上。

甚至k大的作业里都有很多次,找参考就是作业本身,因为『想象着画才算本事』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光用嘴强调都不够用,还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反复让人切身体会:找参考是一种能力,所以当然也是需要锻炼的。

谨记。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