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无条件的爱

这两天在考虑同一个问题。

在有条件的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比如成绩好或者被老师表扬了,父母脸色就特别好看;被喊家长了,父母就可以冷若冰霜好几天),因为潜意识已经完全接受『我只有xx才会被爱』,所以,即使长大成年了,这样的人也需要时不时地得到来自外部的肯定。如果被表扬被肯定,可以开心一整天;相对的,如果他们被谁批评、或者讨厌了,能反复难过纠结几天甚至几星期。

这人的自我价值认定,都不是说我多努力,我写出了一篇多深刻、多有意义的文章,而是说我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上都有专栏。不是说我的作品多用心,而是有多少个粉丝,发一篇多少赞。他的自我评判完全来自于外部世界。

Dr. K, when talking about a reddit post

因为被爱是人存在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啊。毕竟动物生理上来说,如果小时候不被爱护、或者长大了被族群摒弃,都意味着生存率急剧下降。所以为了生存,这样的人有着强大的『被人认可』的心理需求。

这我一直都是知道的。

但是另一面呢?如果爱不应该是建立在达到什么条件的前提上,无条件的爱该是建立在什么上的呢?

前两天早上想着想着,就问p:你觉得你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他说,是啊!

我:怎么可能是无条件的啊!

p:不应该说是无论发生什么都全盘接受,应该说是接受度很高很高,要发生什么特别糟糕的事情才会不爱你。

我:但是为什么你会决定无条件地爱我啊?

p:因为我们认识这么久,都六年了,信任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嘛。

我:那你觉得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p:对啊。

我一脸震惊= =。。原来我已经这么厉害,可以做到无条件地爱别人了吗= =

所以后来我在想,如果爱不是因为对方很厉害、很好看、很有钱,那大概是因为『链接度』。当两个人一点地更加了解彼此,随着时间流逝,互相袒露地越来越多,才可以越来越信任,这种独特的链接,才是在乎与爱的理由。

就好像小王子里狐狸说的,世界上有这么多花,这么多狐狸,但是因为你每天来给这朵花浇水,跟它说话,所以它对你是独一无二的花。你每天来看我,我对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狐狸,我不在你才会难过。

所以:

Love grows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bond.

所以为什么国内大部分亲密关系都是前面热后面凉,因为基本没有说谁想要逐渐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好跟对方产生万千世界中的独特绑定;正相反,只要是白富美高富帅,或者是最佳学术最强大脑,就ok,至于是哪个人,那无所谓,只要够优质,换一个也没什么区别。

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啊。现在,大概真的是被p给感染了,很多事情都是。

Dr. K 的建议也是,想要把 conditional love 重新给 condition 回 unconditional love 的状态,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去跟那些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人在一起花时间。这样才能切身去体会与理解:affection should always have been bond-oriented, not condition-oriented. 习惯了以后,一个人的能量来源才能逐渐转回到自己身上。因为不必赢得别人的认可。因为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并不是说陌生人的观点没可能有道理,而是陌生人的观点,完全是随机的啊:

The world might sometimes be right, but then again, on key occasions, it could be gravely and outrageously wrong. Everyone is endowed with their own capacity to judge.

It is not because the crowd is jeering that the accused is guilty, or vice versa. The chief of police, the lead reviewer of The Times, or the head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might well be idiotic; these things happen.

Every decent and interesting person is going to accumulate a string of enemies as they make their way through life. It would be impossible for it to be otherwise, given human nature. The specific reasons will be varied and somewhat random.

We will constantly be the target of anger, but we don’t have to believe ourselves to be its true cause.

所以:

  • 过度在乎与信任外部世界的观点,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有条件的爱
  • 这导致,一个人的状态与心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随机的喜爱与厌恶
  • 想要把能量源泉挪回到自己身上,需要自己多接触无条件的爱
  • 无条件的爱,来自于一点点逐渐加深的信任与联结
  • 习惯了无条件的爱,习惯了来自于深度联结的爱,才能真正无视他人的随机踩赞,才能有想做什么就去做的自我信任与安全感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相伴走一程

前两周跟同事1:1闲聊,提到说友谊的开头总是有一点共同点。也许一起打球,也许一起打游戏,也许一起画画,也许同信一种宗教,也许一起工作,也许在网上看到有趣的人儿忍不住伸出触角……总之开头是这样开头的。

先不说现实世界里的友谊其实人生分道扬镳了都不太好维系,纯网路的友谊就跟网恋一样,哪怕是一起工作了三年的同事,没有见过面,不是说友谊不靠谱,但也不会刻意去维系,所以要么工作要么兴趣,共同点不在,风吹也就散了。

我昨天在想,但是,与其为分别而难过,不如就为能相伴走一程的这段短暂的时光开心好了。

因为哪怕是能够相伴走一生的伴侣,也只是相伴走一程而已啊。相遇就已经人生过去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了,走的时候又不是共赴黄泉,总也有先后。就说自己的生命都只是短暂的,所以,把跟朋友的每一次见面都当成一次生命的礼物,好像在大海里前行的鱼群,同样方向时相伴而行,不同方向时身边都会有不同的伙伴,各自有各自独特的可爱。

然后就突然有点能理解talor swift那种,恋爱都还没开始就看到结尾,但是也义无反顾地跳进去,愿意冒着心碎的险去尽情感受人生的那种勇气。以前总觉得没有结局的关系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但是现在慢慢觉得,不是只有恒久远的关系才有价值,每一个萍水相逢、为我带来过微笑的人都是可爱的过客,都值得我感激那共同分享的一刻。

就像歌剧魅影里《think of me》那首歌开头写的一样,浪花退潮后留下的都是贝壳与珍珠,然后兜里装满快乐的回忆,继续抬头挺胸往前走,期待生命中下一个惊喜的邂逅:

Think of me, think of me fondly
When we’ve said goodbye
Remember me, once in a while
Please promise me you’ll try
When you find that once again you long
To take your heart back and be free
If you ever find a moment
Spare a thought for me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How to Leap Out of Rat Race

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很目标导向、认真执行的人,下午又在考虑结果跟过程的问题。

哈佛幸福课里面讲完美主义的那一课说,完美主义者跟追求卓越的人一样,都自我要求很高,但是区别在于追求卓越的人享受过程,而不会安慰自己说『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就享福了』,因为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享福只有达到目标后的几天,而大部分时间都在痛苦。

——所以我在想,既然99%的时间都在路上,到底要怎么享受这个过程?

想下来具体结论就是,要养成习惯,每天做哪怕一件取悦自己的小事。

与其说是为了取悦的事情这件事本身,不如说是为了养成考虑『我到底想要什么』的习惯,这样每一个决定就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而不是自动驾驶。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养成这样的习惯,就能逐渐意识到——其实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做,想干嘛都可以干嘛去。我是自由的。

就像之前《i feel guilty when i say no》这本书里也提到的,会对犯错在意,会对别人的看法在意,是因为一个人觉得一件事情是有绝对对错的。而既然自己不确定,那就得看看别人怎么说啊。然而每个人都只是有自己各自的『want』,有各自的出发点、利益跟立场而已,所以当清楚大家都是『欲望驱使』的时候,就对各种不同的观点也自然就放松了。

所以我下午列了一堆『什么小事可以取悦到自己』:D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就是喜欢,就是讨厌,没有理由

在把《i feel guilty when I say no》从kindle里删掉之前,概括一下整本书里最有意思的几段逻辑:

“Do you mean that I should never give a friend a reason for what I want to do or why I want to do it?”

To this question, I give them this obvious answer: “If you and your friend have the same specific goal and are working together on it, two minds are usually better than one in figuring out ways to solve a problem. However, we are covering situations where there is a conflict and there is no apparent common goal. You want one thing and your friend wants something else. Give reasons for what you want and your friend will come up with equally valid reasons for what he wants. Giving reasons during conflict to justify or defend a viewpoint is just as manipulative as giving reasons to attack that viewpoint. Neither of these routes is an honest assertive I want that can lead to a workable compromise of interests to quickly resolve the conflict.”

而且,这种妥协也不见得非要公平不可:

People often naively insist that these compromises should be fair ones. They often seem a bit shocked when I respond to them with: “Compromises don’t have to be fair to be useful. All they have to do is work! Where did you read that life is fair?”

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与规则,只有行为与相对应的责任:

In training you to attach emotionally loaded ideas like good or bad to your minor actions, Mom is conditioning you to think according to vague general ru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The flaw in this conditioning process is that these abstract rules are so general they can be interpreted in any way desired, in the same circumstances.

Mom rarely tells you: “Thank you. I like it very much when you clean up your room,” or even “It must really bug you when I make you do your room over, but that’s exactly what I want you to do”. Not knowing how to be assertive, parents fall back upon the efficient emotional manipulation taught to them by their parents, instead of assuming the frank, honest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authority: “I want you to…

With statements like these, Mom teaches you that whatever Mom wants is important simply because she wants it. And that is the truth. You are not led into feeling anxious or guilty or unloved because you don’t like what Mom wants. You are not taught that what Mom likes is good and what she dislikes is bad. If she uses simple assertive statements of “I want,” there are no unspoken implications that arbitrary rules “should” be followed, and therefore “good” children are loved and “bad” ones are not. You don’t even have to like what Mom wants you to do; you only have to do it!

Standard
社会黑暗与光明 | Darkness and Light

辞职吗!

前段时间写到『burn out』说不知道怎么翻译,朋友跟我说,这个好翻译啊,就是『疲了』嘛。说来也是,最近几个月,辞职风是越刮越大,尤其是低收入差待遇行业,类似餐饮的。

现实世界我也是注意到了,好像过去几个月以来,经常在温哥华市中心走着走着就能看到餐厅上不是贴着『人手不够,招人』,要么就是挺大的店直接关门大吉,上书『招不到人,暂时关门』。这两天来法国,我也问p爸妈说nancy这个小城镇是否也有餐厅关门,他们也说,有的,也都是小餐厅。

这是最近几个月爆红的/r/antiwork发展势头

的确是从新冠以来慢慢增长,直到最近三四个月爆炸。

为什么?

今天上午在这个subreddit翻了半天,感觉近几个月来辞职声势愈长的原因基本是,工作薪水卡在最低收入,感染新冠风险高,且干死干活公司也毫无感激;而且薪水上,无论什么工作,等加薪都没有几年换一次工作来得快。所以同样道理,前几年FLAG四大才会因为内部暗箱操作『阻止彼此员工为了加薪来回跳槽』而陷入PR风波。

两个问题:

说好的供求关系平衡呢?雇主为什么倒闭也不涨薪?

一方面是供求的平衡总是有延迟效应的。

另一方面,很多雇主大概都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吧,等新冠这阵子风波过去,这些人还有资格谈什么涨薪吗?就最低工资雇回来了呗!万一我现在涨薪,那不是成了永久收益损耗了。从这张招聘广告上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心态:

雇佣广告里说了,现在雇人,每小时17刀!下面小得让人根本注意不到的脚注标示:『17刀包括4刀的暂时提薪,等四月份以后就回到原价了哦。』等于说现在给你可以,但是别指望持续拥有。

至于为什么宁愿关门也不涨薪,我真也想不出,这得要去问关门的那些不在少数老板们。我猜,也许直接关门能拿点政府补助?或者嫌麻烦?

但是情况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这状况是暂时的吗?辞职的人总要再找工作的……吧?

所以下一个问题就是:

那些辞职的人都去干嘛了?没有收入活得都还好吗?

这我从开始就超好奇的!各种查下来,当然是什么情况都有:

  • 很多接近退休年龄五十岁左右的,不就少拿几百块钱的退休金,干脆直接退休了的
  • 在最低薪水工作线的人比较危险,有的人辞了职,到头来只能找到比之前还糟糕的工作,相对技工一点的可能会换到待遇更好的工作
  • 自从新冠以来,创业率也是越来越高,再加上社会美化创业已久,所以也有很多人辞职了去创业的
  • 要么是还有点存款,完全不出门开支又低,这么一搞打点零工也就能活得下来的。很像日本便利店的小时工员工,没有宏图大志,也不求发家致富,只想平凡地活着;自己赚钱自己够用,生病又有社会保险,就够了

至于没有存款的大部分新纪元年轻人,也有很多是拿救济金的:

1. 加拿大的EI,根据之前工作的工资跟工时,最多大概可以拿$2k的月薪,三个月到大半年

For most people, the basic rate for calculating Employment Insurance (EI) benefits is 55% of their average insurable weekly earnings, up to a maximum amount. As of January 1, 2021, the maximum yearly insurable earnings amount is $56,300. This means that you can receive a maximum amount of $595 per week.

www.canada.ca

2. 法国的项目,仅有的两个法国同事也说都用过,都是之前一份工作,好像是自己创业的话,可以拿前一份工作薪水的75%,拿两年的。这真不错!

所以,这情况是暂时的吗?如果新冠一直持续下去呢?我也不知道。下面也只能走着瞧了。

工作,爱好与人生

就像上一篇讲burn out里提到的,有的人不只把爱好想象得玫瑰色一般美好,还觉得哪怕把爱好变成工作,也不该有一天是不愿意上班的。我们在鸡汤与励志传记里学到的都是,如果你爱一个爱好或者一份工作,你生是为它生,死也为它死,每一分每一秒去做这件事的时候都是幸福到冒星星的。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事情,哪怕是最爱的个人兴趣,也有纠结不开心的时候。

除非是真的被压榨,或者是被非人道对待了,否则整个社会对于『永远热爱』的期待也太误导了。

这是爱好。

另一方面,工作上是得拎清,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公司运作也是为了赚钱,任何在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试图超越金钱关系的手段,都属于心理操控。

至于人生到底是工作好还是不工作好,这就牵扯到很大的『社会怎样才能最优运作』的问题上了。人需要价值实现是没错,价值实现不一定非要在工作里也是没错,虽然我的确相信『类似北欧那种全民基本收入』+『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合理的社会策略:为了价值实现而工作,不同工种待遇差距不特别大,社会税高福利好。但是现阶段资本主义浓烈的社会里,也是只能怎么现实怎么来了。

总有那么一天。

Standard
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旅行日记 | Travels

法式炫耀

这几个星期顶着新冠的压力跑来法国,跟p爸p妈一起过圣诞节。不是第一次来,但是上次只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又基本一整个星期都还在倒时差,早上七八点开始困睡到下午两三点那种,所以什么感觉都无,这次真是彻底体验了。

法式聊天

之前各种换发护照、申请签证、定机票酒店、新冠测试、提前调整时差等等都熬过来了,按理也该享福了,因为总算不用我做饭了!!但是本以为在家就是每天在家清闲打游戏的,真是我想多了。

跟回国过年要到处走亲访友不得休息一样,这里是每天拉出去溜达。按照我自己的步调,平时在家时一周出门一次,出门在外两天出去玩一次,我就已经够开心的了,天天是真有点累。还有就是每天怎么有这么多话要讲!!吃一顿饭能吃三四个小时,从前菜沙拉到汤到主菜、芝士甜点,然后饭后一杯咖啡配巧克力,有说不完的话。吃完了还能坐在桌子边上说,桌子收拾完了还能转移到沙发上继续说。

而且都是白天出去溜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这么整,真的就,行不得也哥哥,身体累了大脑更加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只剩下鸟语花香了。幸好这次能听懂一点法语了,不然三个小时坐下来还要全程赔笑,我怕是要听到精神衰竭。

法语有进步是真的,上次两三年前,跟p妈对话全程靠手势,这次基本对话能磕磕巴巴地讲,偶尔完全表达不了的查个单词也还混得过去。Glossika还是挺有用的!也就一天十分钟的样子,贴一个分享链接,你用的话你省$5我省$10。贵也是真的贵,不是真想学什么语言也没什么必要就是了。

想打游戏也是想多,这里毕竟是p爸p妈的房子,到了晚上,打开谷歌都要好几秒,再加上跨洋服务器,延迟动不动就999ms,行吧,凑合吧。

法式长棍

长棍是真神奇,感觉功能类似于国内的米饭,配什么下菜都行。主要神奇的不在于其食用功能,在于其其他功能。

除了蘸着汤吃,法棍还可以拿来擦盘子,把剩下的一点点汤汁抹得干干净净,而且不是一两个人突发奇想而已,去餐厅全体人员也都在用法棍抹盘子,看得我也十分佩服。法棍可以擦的不只是盘子,还可以拿来擦刀叉。因为吃完饭刀具是脏的,用什么切芝士?不用担心,有法棍!掰一片下来,把刀擦干净,就可以了!至于这一小片法棍,通常是就这么扔在盘子里不吃的。为啥?我也不知道。

除了擦东西,面包用面团还可以拿来做瓶瓶罐罐的封口。感觉有法棍,万事可行也。

总之,面包这不仅仅是食物,还是工具。

法式便便

之前跟在苹果硅谷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经常走着走着看到便便,而且是人的便便……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流浪汉在街边大便的。

这种『可怕的恶习』,其实每个城市都有。

最近温哥华的恶习,大概就是『砸橱窗』了。自从新冠以来,开头大街上管制,人突然少很多,很多商店橱窗就被砸了。渐渐地,当碎橱窗变成了一种常态,哪怕现在人都多回来了,也时常有人砸橱窗,而且都是很莫名其妙的橱窗,大概不是想要抢钱的。砸奢侈品店好歹还说得过去,砸奶茶店是想抢丸子吗?

只要一个城市将一种行为纳入『习以为常』的范围,那就很难再禁止了。

在法国,恶习是狗屎。

温哥华很少看到街边有便便,各路养狗也挺自觉,都会自己带塑料袋跟在屁股后面捡的。法国各个城市明显就多很多,走路不小心看脚下的话踩到也不奇怪。

虽然,巴黎之类大城市的市中心,狗也是特别少就是了。我住温哥华市中心,出门去趟超市都能遇到五条狗,在巴黎,三天下来我才数出六条狗。p说,大概是地皮太金贵,全用来养人了吧。

法式炫耀

其实这有点说来话长。

开头在巴黎的三天,我还在跟p感慨说,其实看一个城市的广告就能看出本地人的不安全感在哪里。上次回南京大概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看广告牌的感触就是——怎么多出来这么多整形广告?以前是没的。不安全感,相对应的,也就是人对自己的外表的自卑。所以针对这种社会不安感的广告才能卖得出,赚得进。

而在巴黎,感觉百分之九十的广告都是艺术相关的。要么是哪里哪里的舞台剧,哪里的美术展出,哪里的博物馆有新秀,云云。一开始我还没觉得什么,一节地铁车厢里都有两三个看书的,难道不是好事吗?这文化底蕴太浓厚了。

今天p爸妈的朋友过来吃晚饭饭前茶(这还不是下午甜点,是咸的,又是什么发明出来用来一聊三个小时的餐点),听朋友c一一数落他儿子孙子的成就,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在法国,炫耀的主要项目是艺术。c自己是画画的,油画在当地有展出,一年也能卖出一两幅;而她的儿子,画画,弹各种乐器,吉他尤克里里什么什么的,一路顺着数了快十多个项目下来,我都记不得是啥了。

回头边刷牙我就边跟p说,听c一个一个数儿子的艺术项目,就好像听国内父母数小孩考了多少个一百分感觉似的。所以国内也许炫耀的是成绩跟薪水,法国炫耀的是艺术成就,而记得以前在哪本说北欧的书上看到,说北欧哪个国家,炫耀的项目是自己能有多环保。在这种地方,炫耀薪水大概就很没品。

所以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总有需要比较的事情,只是根据社会发展进度不同,炫耀的项目不同而已。

晚上看到有个礼品盒子上写的『艺术是终极的奢侈』。

也是没错,只有闲下来没事干人才会去搞艺术,所以脱离生活的困苦与挣扎,能够从生活的角落里发现美,这种享受也就是『高级』的。自从过去一年密集画画以来,还真的对生活中的视觉美更能注意到了,有点说来话长,也许以后说。

但是这种艺术项目,跟一个人的自我定义又是如此融合,以至于,感觉如果剥离了文化项目,如果周末不去看什么新的展,就像我以前一个星期看不到好书一样,食之无味。

大概,在这样的社会里长大,文化、艺术与『独特的品味』已经是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了,不谈这些,又能谈什么呢?问『你周末做了啥』,在国内答『宅了一周末』还挺自豪的,但感觉在这里生活的人,大概就有点说不出口。

幸好我没有在法国生活,这么稀罕画画的。。好几天聊下来,都快要把我画画的动力给聊没了。

大概还是我太叛逆了。

Standard
读书笔记 | Books

赞扬

因为几个月前考虑『说不不能』的事情,当时下了一本书,叫《i feel guilty when I say no》,最近有时翻翻这本书,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今日引用:

虽然听起来很矛盾,但是听到批评就要崩溃的人听到表扬也同样不知道手脚要哪里放。我们很多人,听到表扬就结结巴巴,低声嘟哝,摆弄帽子手指,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然后立刻转移话题。

这跟谦虚没什么关系。It has roots in our childish belief that other people are the real judges of our actions. 它的根源是,我们幼稚地以为,别人才是我们行为的审判者。

If, on the other hand, we are independently assertive in our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ur, we reserve the final judgement of actions, even the positive ones, to ourselves. 与之相对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行为都是独立自主的,那我们就会自己去判断自己的行为优劣几何,哪怕对待赞扬也同样处理。这样笃定的态度并不会让你无法接受赞扬,相反,你只是自己来判断对别人的赞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而已。

所以我在想,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害羞的角色可爱,是因为对方有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对他人总是身处一种有求于人的弱势吧!简而言之就是好控制。是不是有点sm跟praise kink的味道了,哈哈哈=v=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真理啊!

我看文很多,很多时候看到作者后记都觉得比故事还drama。因为AO3是什么都可以写,所以喜欢什么的人也都有,有的作者喜欢的东西也就很。。小众。但是无论是写什么的,总有很多作者,后记里都是拽拽的,一副『老子就写了,爱看看不看滚』的样子;也总有很多作者无论写什么都是一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样子,写什么都要脸红尴尬的。有时看得我,本来看文都没觉得怎么着过分,倒是看后记硬生生是把我给看尴尬了。

而且好玩的是,光看文本身,是看不出作者写作的时候有没有尴尬的。不到看后记,等作者本人出来现身说法,我怎么也猜不出这文是作者尬出来的还是爽出来的。

所以尴尬这种东西,真的是相由心生,你不捂脸尖叫的话谁也看不出来。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过劳燃尽

早上在想所谓的『burn out』,就是说一种『一直做一件事,直到实在受不了,再也不想做了』的状态。很有意思的是,中文里我想了好半天也不知道直接翻译该是翻成什么。

所以这种『过劳燃尽』基本就是所谓的『第一世界问题』,当一个人还需要担心温饱烦恼生计绞尽脑汁发家致富的时候,他是不会去考虑自己有没有燃尽的。没爱了又怎样?反正还是要去做的,不然吃什么?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责任vs热爱的动机问题。

就拿youtube之类的自媒体人来说,很有意思,有的人好像就特别容易燃尽,要不停地调整自己上传视频的频率,因为如果一直每星期都上传一个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崩溃;而有的人,每两三天就一个视频,好像从来都没考虑过燃尽的问题。

这实在是很像写文或者画画,有的人就能持续稳定更新,有的人就做不到,持续更新就得崩溃,要失踪一段时间,没有了来自别人的期待,才能『找回自己的爱』,才能确定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但是因为别人的期待而做一件事,和因为别人的期待而不做一件事,区别到底有多大?

反正最终的决定因素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外部环境。

相对的,工作相对于爱好,人们对于『我快要崩溃了』的阈值就很高,起码在以前,很少有人上班一个星期就因为『我觉得我不够爱这份工作』而撂摊子不干了的,起码也得干个几个月才知道是不是开始没进入状态呢?但是对于爱好,人们往往期待对一份爱好的热爱,从始至终都得熊熊燃烧。

如果我是画画的,那我每一天手摸上画板都得热情喷薄创造欲爆棚。我就是为了爱才画画的,所以如果没有爱,我还画它干什么?所以我今天画画的时候到底有多享受?我真的有在享受它吗?

如果我是上传视频的,那这不该是我的工作,如果我想要一份普通工作的话,我就不会费尽辛苦来当自媒体人了,所以既然我做视频,我就必须是因为爱,但是我到底有多爱它呢?好像有点爱,但也没有很爱?尤其是观众都期待我必须每个星期上传视频,不传就让别人失望……这哪里还是爱?明明就是压力。不行做不下去了。

如果我是写文的,我必须要超级有灵感才能坐下来动笔,不然,那算什么爱好?每天无论有无灵感都坐下来写十分钟,那不是成工作了吗?是带责任的工作我还做它干什么?一点都不享受。

有点像是跟一个人约会期间,全程都在考虑『我到底是真的喜欢这个人吗?如果我不喜欢他,我到底为什么要跟他出来?我要继续吗?还是现在分手,免得浪费时间?』所以本来出去爬山的,连山都没法好好享受。

……

如果每做一件事之前一个人都要考虑『我真的是出于热爱才去做这件事的吗?』,做的时候也总在考虑『我到底有没有很享受?好像是有点意思的,但是有多少意思呢?』,本来能沉浸进去的事情,反而都会变得很难。

因为,『相信自己的决定,所以直接沉浸进去』也是一种习惯啊。

就是所谓的不能追着自己的尾巴寻找幸福,如果你想要热爱一件事,就别以热爱一件事为目标,而是暂时不去考虑『我热不热爱它』,就持续稳定地日复一日地去做它,放松下来才能发现路途的美好,才能给自己养成『直接沉浸』习惯的机会。

总之——

不需要那么多的小决定。

因为凡是决定,大小不计,都一样地耗费心力。就像以前说过的,提前做一个大决定,然后相信自己的决定,往前走就好了。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约会对象跟你出柜了还是语言暴力了;或者意识到自媒体的黑暗之处,再也不想上传视频了;或者连续好多天每天都加班过凌晨,也丝毫看不到转机。。『要不要继续』这种费时费力的千万小决定,直接略过就行了。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