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画画相关 | To Draw

不成功就成仁

最近又每周三去画室写生,人体。

这周去写生,组织者给我留了联络方式,是个真的卖画为生的画家爷爷,说如果画画有什么问题可以发信息去问。然后寒暄几句就变成给我提建议:建议我每周都固定去写生,每次画满三个小时,不要每次一两个小时就跑路;觉得我有天赋,因为很多人都是看不到进步然后就放弃了的,担心我会放弃。

好心当然是好心,但是刚从『不成功就成仁』的绝世大坑里爬出来的我,听到这种建议只有PTSD的恐惧和反感。

这种建议,不就是我从小到大的『紧箍咒』吗?

你做得还不够好。

你还可以再努力一点。

绝对不可以放弃啊!否则。。。

痛苦才是正道,不痛苦说明还不够努力。

优秀才更重要。

要有进步。

。。。

如果成功是逼自己逼出来的,那我宁愿什么功成名就都不要,就安安稳稳地做我的无名小卒。

我只想要由内而生的热爱和享受,支撑起来的『成功』。如果因为从小被教导过度,导致我如今的自发热爱再也支撑不起什么持久的努力与辉煌的成就,那就这么着好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小确幸的快乐,就很好。

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啊。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信任你的情绪

诗意一点的说法应该叫『听从你的心』,来自前段时间对我影响挺大的一本书,几个月来反复看了少说有三次,叫《我的外婆不内耗》。

当作者在学校被人欺负,她父母会说『怎么人家就欺负你,不欺负其他人?好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她向外婆求救,外婆就会支各种招数解决,因为『当然不是你的错,要想办法聪明地捍卫自己』。

当作者遇到某个新同学,虽然对方好像人很好,但是总觉得有种不安的感觉,外婆会说『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觉得不对就不要交往』,于是她遇到这个同学的场合都会躲开,最后发现这个同学故意隐瞒了自己的传染病,害其他同学也被传染。

当外婆遇友不淑,作者为之打抱不平,外婆反而笑眯眯,说『第一次而已,吃对方一次教训就教会了你他是怎样的人,还是很划算的。从此不再往来,有机会他怎么怠慢你你就怎么怠慢回去,就好啦。』

很有感触的两点,其中一个是:

当作者对什么事情本能地反感,无论是人还是事,外婆都会说,相信它,你的情绪是有道理的。现在回想起来,以前之所以反复分析对错善恶,也就是怕错,其实是不能够相信自己的本能与情绪。如果相信自己的感觉,无论是『反感想要远离』还是『喜欢想要靠近』,那就没有必要用规矩一条条地分析『如果发生xx就说明xx并且我可以采取xx行动』了。

还有一点就是:

遇到对方蛮横无理、明褒暗贬,是对方在向你展示他是怎样的人,你好决定还要不要交往下去;而不是说明你自己哪里做错。以前总是喜欢把对方的问题揽上身,被人骂了、跟人相处不开心了第一反应却是『我又怎么做错了?』现在被凶了、别扭了,会心想『这人怎么这样?毛病不小』或者『原来是这样的人,不是很想再接触下去了』。

越来越相信以及在乎自己的情绪以后,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附加改变:

对别人的情绪没有以前那么好奇了。

以前出门散步遇到公园里有人神情沮丧泪痕满面,都很有冲动去递一张纸巾,问问你是不是还好,发生了什么。现在看到还是会好奇一下,但是不会有想去别人的因果里插一脚的冲动了。理性上可以说是因为『帮别人解决问题看起来是帮对方忙,但其实是剥夺了对方承担后果并因此成长的机会,对方会因此继续幼稚下去』,感性上其实大概是这样:『我很好,你也很好,你会好起来的,不需要我担心』。

有种很久都求之不得的,被从『时刻高度关注别人情绪』的监牢里解放出来的感觉。

自由。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画画相关 | To Draw

自由不自律

每年我都觉得自己成长很多,改变很多。

过去几年来,职业上先是决定转后端,然后决定人生第一次认真刷题并学习系统设计,重新体验高考那种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的感觉,还有过去一年来从开始的每天压力大到想哭,到现在工作优哉游哉放轻松的过程;生活上是过去三年在画画上的历程,从好奇探索开始跟k大学习基础,然后自己摸索喜欢的路,慢慢从自律变成热爱的过程;爱情上是从蜜月以后情绪表达越来越即时直率,跟p能够做到不带指责地立刻生气,能够完整真实地做自己,也就越来越喜欢彼此;友情上是正视『远程工作就是见不到人』的事实以后,对于各种联结方式的探索与试验,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拒绝接受什么、又愿意留下什么。

主题大概是『越来越自由不自律』。

比如以前画画会给自己列出计划表来,每天必须要画,还会用app计时,希望自己多画一点。

很多时候人不敢对自己温柔,是因为觉得『如果我不拿鞭子抽自己,就不往前走了怎么办??』如果真的不抽不走,那说明往前走这个方向就是不合适我,或者我就是没有准备好啊。哪怕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躺平,来平复过去被抽打而前行的伤疤,那我也认了,舒服开心地过也美滋滋。过去一年某个点上想通了这件事之后,好几次不想画画,都是彻底放弃了,真正接受『虽然可惜,但如果我此生不想再画画,那就算了吧』。然而有的时候又会被勾得心痒痒的,于是重又拾起来。如此这般放弃了两三次,每次都是几个月一点都不碰画画,最后一次拾起来,反而坚定了『我很喜欢画画,就是想画画』的心,一直画到今天。画到兴头上,还会大清早醒来一骨碌爬起来继续画,那种扑上去的热情。

现在像是一个圆又走回了原点,我又决定每天都要做一点动态练习。但是这次不同的是,我坚定地知道自己是因为喜欢才去坚持,而不是因为想要进步才去自律。因为我相信自己对自己的温柔接受,如果哪天真的不再感到热情,彻底放弃也无妨,人生一样很快乐。

好像一点点剥落了我『因为想要某个奖励(其实最终都是想要被爱)而去做一件事』的外壳,露出了一颗鲜活的、跳动着『我喜欢这个!我想要!』的心。

工作上也是,关于『我并不喜欢工作本身』这件事,我已经纠结了至少有一两年了。

尤其是进入大公司以来,也许是团队的职能太多,二十几个语言不统一、stack也都各不相同的service,随便派到哪个任务上都要一两个星期立刻上手然后产出,还指望你提出改进意见,事实上干几个星期捂都还没捂热就得上手下一个项目了。各种文档也不完善,一换新项目基本上就是在各种团队的频道里到处问问题。oncall更是,全都是不熟的功能却要作为专家帮其他组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还要负责带领危机处理,整个焦头烂额。

这种状态,半年还能说是『尚未完成onboarding』,一两年下来就只剩下一个心累。

而且最无语的是,我像一只在水面下可劲儿划水的鸭,水面上似乎是仪态端庒大气不喘的,主管同事对我评价都还不错。所以最后让我开窍的是,我发现。

让我最累的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啊啊啊!!

我研究『如何喜欢你的工作』这个话题已经一年多了,前两个月不知是最近半年中文书看太多,反复思考结论成熟了,还是被人鼓励感到安全了,总之量变积累到质变,突然就拧亮了开关,反正上班是一点都不想自律或者努力了。以前中午午休打一会游戏都会觉得愧疚是我错了,现在只要任务保证完成,不想干活就不干了。把之前用来内耗的时间拿来健身跑步看书打游戏,干什么不行。

算下来,真正出的活并没有减少,心情还轻松愉快,反而更喜欢上班了。

还有我们公司是无限假期,说起来好听,但是其实都是欺负不敢请假的人。敢请假的人总是请假还脸不变色心不跳,不敢请假的人偶尔请个假还得罪孽深重。我前两个月做完一个项目跟朋友抱怨说,好想请假啊,但是总觉得不大敢。。朋友一语点醒我,说,你其实不知道对方的边界在哪里。在你碰到这个边界并且对方反对之前,你以为的『我该请多少假』、或者『我不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都是你想象出来的。所以不要猜,要去『试探对方的边界在哪里』。

我震惊了。好有道理。为之。

于是允许自己请各种假之后更愉快了。

之前主管总是跟我说『有什么想做可以提出来,组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可以写项目文档』,然而我都没什么想要做的事情,一直疲于应付各种车轮项目,oncall也是每次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自己预给压力。但这个月,oncall快开始了我也没觉得怎么压力,除了真的被sev拉去解决危机的时候、半夜被叫起来解决危机的时候(这真tm的讨厌),其他时候也就放松下来,并没什么压力。甚至结束了以后我还兴冲冲地跟主管说,我有个想法,觉得oncall我可以连续做几个月,只要只做朝九晚五,它其实还是蛮好玩的,可以跟各种人打交道,学东西也神速;除了这个以外还有跟其他组的周期交换项目有一个也看起来很有意思;还有一个转组做ios的项目也特别吸引我。。

结果就是,我一直嚷嚷着『想退休』嚷了那么久,居然突然就没那么想了。

上班不累的话,有点意思还有钱拿,岂不美滋滋。

唯一离黄粱美梦还有距离的是,我觉得一个星期工作三四天足矣,剩下的时间都想留给我自己。但是这个话题也突然不急着探索了。长这么大,居然第一次处于一种,『没有急于进入到下一个美好的人生阶段』的安详感中。

现在这样,一切都挺好。

Standard
旅行日记 | Travel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读书笔记 | Books

主要依恋

这两天挺巧的,之前看的《hold onto your kids》又在微信读书上翻到了中文版,今天聊天还正好提到这个话题。

有一点让我回味了下:说孩子之所以会被同龄人的奚落刺伤是因为他与父母的主要依恋破损了。书里举了个例子说,几岁的小男孩第一次上足球场被人嘲笑是废物,他大声回答说,我才不是废物,爸爸说我可是足球健将!但是无法跟父母建立情感依恋的孩子,被同龄人嘲笑就以为是真的了,他们没有『信赖的人』的意见可以依靠。

人不是默认谁的意见都在乎的,他们只会去在乎他的主要依恋对象。当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同龄人的时候,他们可以整天黏着同龄人,为同龄人的态度故意给父母摆脸色。不是没有依恋对象,只是不是父母而已。

因为同伴是不成熟的人,所以,同伴关系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会不停地追求支持、爱和重视,不断地追求亲密关系,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一直处于焦虑中。从本质上说,同伴关系也是有附加条件的,于是,希望被同伴喜欢的孩子,总会时刻关注同伴的细微变化,同伴每个带有厌恶的词汇、眼神或者手势,都会让孩子感到恐慌。

当然,同龄人养出来的小孩基本是焦虑的,不代表父母养出来的小孩就不焦虑。如果父母本身的爱就是有附加条件的,考得好就欢欢喜喜,考得不好就冷脸相待,那父母养出来一样是小心甚微的讨好者。

这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的问题,其实按照这个理论,一个人之所以特别在乎所有人的眼光,只是因为没有一个很亲近的安全依赖对象,每天告诉他,其实你很好呀。要么父母直接缺位,要么父母本身就是打压孩子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同样也信了父母的奚落。

关系里谁是父母谁是小孩,其实是看谁负责承担谁传递的焦虑。有的时候,父母其反而小孩,小孩其实是父母。而这些小孩长大了多少都有问题,再少也得有『总把别人的问题揽上身解决,不奉献自己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就好像自己犯了错一样』的圣母心,边界感错乱。不健康的人对他们的吸引力总比健康的人大,因为健康自信的人就不需要他们来解决问题了,那他们的价值何在?

最近看到挺多让我反复思考的观点,其中一个就是:

如果你从一个人身上感受到致命的吸引力,那说明这个人的运作模式很像你的父母。如果你的父母是安全的人,那尽管上,这个吸引你的人是安全的;但如果你的父母是不安全的,越遇到本能被吸引的人越要跑得越远越好。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是酒鬼的找对象反而会找个酒鬼,找了不是酒鬼的也能给培养成酒鬼,因为他从小练习到大的都是如何从酒鬼这样的人那里获得『爱』。

所以如果这么说的话,会对我有致命吸引力的就是:在某个我向往的领域很厉害或者是权威(爸妈是老师)、但是对我不冷不热的(要么不爱我、要么没能力表达爱),我需要证明自己优秀的(只是我觉得,因为我小时候跟爸妈就是这样的爱的模式,但对方说不定并不吃这一套)。以前就是,喜欢我又有能力表达喜欢我的立刻下头,对我不冷不热的我可以一直喜欢着。然而被吸引只说明我找到了熟悉的赢得关注的模式啊。

最近p爸p妈来温哥华看望我们,一起住大半个月,其中出来附近victoria玩两周,实在是让我感触良多。

p妈说的都是这样的话:

  • 你们都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光,想要什么都可以去做呀,我们做父母的只能支持你们
  • 这是你的人生,你想要做什么都只有你自己决定
  • 我跟p爸、p,我们都很爱你
  • 我喜欢的就是你原本的样子
  • 有的时候人生会很困难,但是这些都会过去的
  • 我不太去考虑未来的事情,现在跟你们在一起,在大自然里,就很开心
  • 有时候我很想念你们也会哭,但是我的生活、朋友、兄弟姐妹都在法国,而你们在这里生活也更快乐,所以只能不时互相探望。你们不必因为我们而做出不同的决定,这是你们的人生。
  • 我们做父母的,最最在乎的就是孩子的快乐,只有这个而已
  • 都会好起来的,我确信,确信,确信

这种话从小听到大。。怪不得p这么安全,知道自己是谁,也相信自己。

虽然p心里大概也都是像p妈这么想的,但他还是更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信赖我为自己做什么决定之类的,这些话基本不会开口说。

所以哪怕就过去一两个星期天天从p妈那里听到这些话,就已经觉得心宁静很多。好像浑身的刺突然被抚平了。心里充入了一点点坚定,肩上卸下了一点点担忧。好像真的,有人这么相信我、相信我的决定、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就真的一切都不会有问题了。那我还怕什么呢?

安全,其实是对依赖对象的信任吧。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表扬跟批评一样危险

哪来那么多评判呢?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批判性的。

由之洗礼出来的人都是,讨好的。

要么是典型讨好,千辛万苦想要操控别人不讨厌自己,以藉之获得安全感;要么是阻断式讨好,为了避免自己心绪烦扰直接退避三舍,眼不见心不烦。

其实就像我之前说的,无论是完全服从式地顺从他人,还是听到命令就想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叛逆,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不自由。

赞美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好。它会训练我们用别人乐于接受或觉得『舒适』的方式行事,妨碍我们取悦自己。

讨好型来访者之所以相信他们不会在我的咨询室里做『错』事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知道他们也无法做『对』事。这里没有评判,只有充满兴趣和共情的空间,只是要找出藏在讨好背后的原因。想要摆脱内心的批判,就必须放弃通过讨好别人所获得的称赞。不想觉得自己做错了,就必须放弃我们本可以做对的观念。咨询师能给予来访者的东西在于:跳出来访者的讨好模式,成为他们无法吸引或争取的人,也就不致迷失或失望。他们得以有机会第一次发现,他们原本的自己,就很有价值、很重要,值得受到他人和自己的尊重。

想要取悦自己,就必须学会辨识自己的感受,理解它们发出的信号,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活得满足不必再依靠讨好这一扭曲的媒介。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就是要重视它。要善待自己,共情自己,为自己做些积极的小事——不是因为你必须这么做,也不是因为你值得这么做,而是你需要启动取悦自己的自然循环。多数情况下,这么做之后都会觉得好受些,不仅因为你做了些积极的事,更因为你关注着自己的情绪信号灯,想自己证明你很重要,你的感受应该得到认可和自己的帮助。

《让自己快乐:如何停止讨好他人,并转变你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段很有意思,说经常做点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其实最大的作用不是事情本身让你开心,而是由此在向自己一点点证明:我的感受很重要。在我自己的生命里,我的感受比别人的感受重要,我就是比别人更重要。

越来越觉得,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教育才是鼓励小孩独立思考、以待其有朝一日真正自立。无论在明在暗,直接上口谆谆教诲、还是借由赞许与失望的眼神来传递是非观的,大部分其实是在利己。要么是希望被依赖,要么是希望被方便。

不是去告诉你,去成为怎样的人,而是问,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不是告诉你,什么好什么坏,什么善良什么邪恶,而是问你,你觉得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不是夸赞你的作品『这也太厉害了』或者批评『这也太烂了吧』,而是问,你当时这样创作,心里是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不是安慰说『这有什么好伤心的』或者建议说『你有没有试过这样做』,而是问,这件事让你很失望很难过是吗?

为什么要给我下定义?为什么要告诉我我是什么样的人,决绝的,温暖的,强大的?安静的,自私的,骄傲的?

我曾经是怎样的人,现在就一定还是这样的人吗?

你真的在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问过我吗,带着『好奇想要了解』而非『审视想要定性』的目光?

还是只是已经定义好了的一个角色,只要我在你的生命的舞台上扮演好这个角色呢?

啪叽一个标签拍面而来,如果是负面的,让人苦涩难言,百口莫辩;如果是正面的,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一足踏空跌下神坛。

没有那么多黑白两清泾渭分明,世界明明是『既是也是』的五色斑斓。

我既安宁,又痛苦。

既欢喜,又内疚。

既愤怒,也害怕。

这有什么好愤怒,有什么好害怕?

可我就是愤怒,就是害怕,这就是我的感受。

突然有点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跟p在一起,有时候我甚至开玩笑说,我觉得跟人在一起好累,跟动物在一起才轻松快乐,就像跟你在一起一样。因为我很多时候是阻断式地讨好,自知承受不起,于是宁可远离。而动物从来不会审判我呀,什么样的眼光都没有,只有清澈的陪伴。我并不是一个怎样的人类,我们只不过共享同一分时光。p也是,就让我一颗小树苗想怎么长怎么长,不会时时教导我孰是孰非,也不会日日审判我为人几何。在p面前,我没什么形象要维持,因为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我想做什么都尽可以去做,只要自己承担责任与后果。我无法取悦p,因为没什么欣赏或者失望的眼光,只有稳定安心的陪伴。

这两天另看的一本书提到了正念,特别喜欢这种描述:

与其去审判自己与他人,判定什么情绪是好的、什么状态是坏的、什么特质是善的、什么行为是恶的,不如就做一个观察者、一个旁白者。观察一片片想法的云从大脑的天空飘过去,自己旁白备注:这片云是想法、这片云是情绪、这片云是身体感受,云云。云云云,哈哈。

这两天在练习这样的技能,发现很多情绪虽然来还是排山倒海地来,但是只要旁白承认它存在且辉煌过,从左飘到右,从右飘到左,左晃右晃也就消散在天空中。反而是努力想要某种情绪或者想法赶紧消散,才真是让它们挥之不去。

很有意思呀。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我以食为天

这星期看的书里,看得爽的有两套,其中一套是汪二峤的《我愿常欢喜》。一般我微信阅读一打开看都是三五百页,好家伙,《我愿常欢喜》一看居然有四千多页,总共171多万字,我生生抱着书啃了好几天,晚上睡觉睡不着又爬起来继续看一会,最后一看数据,看了快有二十个小时。作者也太能写了吧!各种人物各种人生车轮登场,我看要不是最后憋着停下了,还能继续写娃的娃的娃几百万字,完全没问题。就是各种家庭的北京生活,让我一个没怎么在国内打拼过的人,也体验了一把打拼生活。

另一套超喜欢的书,就是高木直子的吃货系列。

《肚子饿万岁》、《不再是一个人吃饭啦》云云。。看了感觉超幸福啊啊啊!!终于有点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吃饭喜欢先找下饭的吃播,看别人吃饭吃得很幸福的感觉,的确是自己口水也要流下来了,胃口也变得很好。

上个周末突然想起来,去年家里买了小肥羊的番茄火锅底料,一直都因为懒得去研究怎么处理没有动过;又触景生情想起来前几个月跟朋友在温哥华吃了个海鲜粥底火锅,味道出乎意料地超好啊!!!这也太会了,我一听说粥底,还海鲜,还心怀犹疑,觉得。。这哪能好吃啊。结果,海鲜让火锅汤变得很鲜,粥在下面烧着烧着也稠了,吃得超幸福。。

所以周末就去t&t买了扇贝、超市打包好的火锅套装蘑菇,新鲜的跟干货各一份、冬瓜蔬菜、涮牛肉涮羊肉。。做了火锅,一个粥底一个番茄底,连吃了好几天。粥底的扇贝,因为买了袋装熟食,不是特别鲜,下次还是得试试新鲜的扇贝啊!还有毕竟在家大部分是做干饭,不常煮粥,米饭量有点不好掌握,放多了。。下次得少放点。番茄的底料,我准备放了才发现原来去年下旬就已经过期了。。。。。。但是!!这种调料包有啥好过期啊,= =。于是还是义无反顾地放了。我看包装袋上写,放一升水,还想,一升水!够涮什么,蔬菜蘑菇都放不下啊,于是就想当然放了1.5升。结果好大的锅,食材往汤水里一加,果然都要漫出来了。。。下次还是得按照包装上的操作来搞。什么东西做出来,细碎的香菜上面一撒感觉都特香。冬天吃火锅好暖啊~~

新食谱解锁+1。

还想再搞海鲜粥底火锅啊,真,好吃 =3=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自怨自艾自恨自愧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说:自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想想做过的事情就羞耻无比,到底对谁有好处?

对谁都没好处。对别人没好处,对自己也没好处。

非要说羞愧有什么用,大概就只有渐渐促成自残自杀比较有用。跟有抑郁的朋友聊天,也有点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冲动。当一个人对自己讨厌到极点,自然会觉得深刻惩罚自己才会让自己轻松一点,甚至于想象自己不存在,那么一切问题就都没了,终于轻松了。

那为什么自我批评简直被吹成了个美德呢?

哪怕是想要往前走,批判的态度都不会有温柔支持来的有效。

自我尖刻只能跑一时,自我温柔可以走一世。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羡慕嫉妒恨

Admiration.

Think of admiration and recognition as a kind of manipulation.

Not by any individual out of malicious intent, but by the invisible force of peer pressure, the price to pay for living among fellow social animals.

Admiration distracts me from following my own voice, the only thing that really matters.

To be loved out of admiration means the love is earned. And that is detrimental. Because quite the opposite, love comes before achievements and impressiveness, out of the depth of connections. That’s the whole point. Having to earn your love might work in the moment, but in the long term could only make you feel even less loved. More worthless. For you have to earn your keep,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So what’s the other option?

To be wary of admiration like the social manipulator that it is. To make the conscious choice of giving up on people who want to be admired. Not because they inherently make bad decisions, but that they have chosen a different path than mine. To remind myself:

I don’t want to be admired.

I want to be accepted. For the imperfect being that I am, just the way I am.

Standard
杂谈 | Misc,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存在这个奇迹

今早写日记,抬头写下日期才发现是高中喜欢的人的生日。

现在回头看,与其说我是喜欢这个人本身,不如说我那时是因为缺乏无条件的爱,而下意识给自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形象:虽然父母永远不能对我满意,但如果我能让某个强大、全能全知,但不喜欢我的存在认同我、喜欢我,那么我的存在就终于有价值了吧!

昨天跟朋友聊天,朋友也说:好像自己永远有一层背景音似的愧疚感,总做得不够好,总不能不让别人失望,所以总是疲于奔命,拼命努力,想要证明自己是值得存在的。

因为人底层有强大的『被看见并接受』的需求。大部分父母出于自身焦虑又很难做得到,长时间求而不得,整个人下半辈子都在向外部世界追求一种替代品。

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晰:

我当时需要的是,父母或者其他authority figure,不是期待我长成某一个特定的样子,而是就温柔地看着我,长成自由的样子。我现在需要的是,自己放下对自己的各种期待与改进目标,去长成自由的样子。

I don’t need to be improved. I just need to be seen. And be accepted as is.

就好像种下一颗种子,可以给它提供阳光雨露,但是就没办法把苹果树掰成梨子树或者小盆栽。种子会长出什么,只有它自己长着长着,自己才会慢慢发现。

与其说『这样能更不拧巴地达到同样的目标与成就』,不如说:也许不去扭这个盆栽,种子也就不会想要往这个方向去长了。但是也相信,它是一颗好的种子,people are good inside,相信不去拧巴,它想要成长的方向也是阳光美好、别有一番趣味的。

至于这个方向跟原来是不是同一个?那就已经不重要了。

种子种下去就已经不是你的了,生命中千帆过客也各有自己的轨迹。

你能决定的就只有,要不要存在于它的生命中,是否去见证它的成长与旅程。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读书笔记 | Books

丢失的自我

这周看了一本书,Garbor maté 的《the myth of normal》。书厚是真的厚,内容也紧实,哪怕一本书40%都是参考文献,一般一两天就翻完一本书的我也生生啃了一个星期。

看得有点心惊肉跳,很多身体疾病其实都是自我压抑造成的。

最常见的大概是压力大造成胃溃疡,好歹大家都还觉得理所当然。更少见一点的比如像是渐冻症这样的病,几乎所有的病患都有同样的性格——老好人,从来不挑起争端,总以他人的需求优先,无限压抑自我。这样的逻辑联系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在病人切片结果出来之前,护士都看得出来访者到底有没有渐冻症:『这人不可能是渐冻症,他没那么老好人』,而他们的判断几乎从不出错。

这些疾病都与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癌症、自体免疫性疾病、顽疾的皮肤病、偏头痛、纤维肌痛、子宫内膜异位、肌痛性脑脊髓炎,等等等等。这样的人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如下特点:

  • 强迫性地关注他人的感受,同时无视自己的感受
  • 认同社会赋予的角色与责任,身为男性/女性/朋友/爱人就应该xxx
  • 努力过度、十分有责任感,通常伴随相当的成就,因为如果没有成就与对他人的付出,自己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压抑愤怒,不知道如何生气
  • 强迫性地想要安抚他人的情绪,强迫性避免让他人失望

而这些特点都有一个共性:下意识的自我压抑。

比如对于愤怒的压抑:

One healthy response to assault for any sentient creature is anger, a func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RAGE system in the brain whose purpose is to defend our boundaries, physical or emotional.

My fiend Dr. Julie Holland’s comment about women’s anger being subdu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ir health tracks invariably with my observation among people with depressio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cancer.

There is an unhealthy kind of guilt: a chronic conviction that we’re innately blameworthy and should expect, or even deserve, punishment or reproach. In this dim light our faults and failings become evidence of our redeemable lowliness rather than invitations to grow and to do better. This type of guilt, or the fear of it, often strangles a robust “no,” smothering self-assertion: the prospect of others’ disapproval or disappointment triggers the intolerabl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bad, wrong, inexcusable. Left unchecked, it augurs physical or mental distress, as we have witnessed in stories throughout this book. Many people suffer a corrosive, automatic gait and shame if they so much as contemplate letting others down, treating their own needs as valuable, or acting on their own behalf.

因为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不压抑自我就只有被依恋对象抛弃:

Neufeld sums up eloquently what all young ones, whatever their temperament, need first and foremost: “Children must feel an invitation to exist in our presence, exactly the way they are.”

With that in mind, the parents’ primary task, beyond providing for the child’s survival requirements, is to emanate a simple message to the child in word, deed and most of all energetic presence, that he or she is precisely the person they love, welcome, and want.

The child doesn’t have to do anything, or be any different, to win that love–in fact, cannot do anything, because this abiding embrace cannot be earned, nor can it be revoked. It doesn’t depend on the child’s behaviour or personality; it is just there, whether the child is showing up as “good” or “bad,” “naughty” or “nice.” We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the needs and emotions the child is “acting out” on, rather than simply punishing the behaviour and banishing the feeling.

作者说,他自己的工作狂倾向也来自于此:

My own workaholism as a physician earned me much respect, gratitude, remuneration, and status in the world, even as it undermined my mental health and my family’s emotional balance. And why was I a workaholic? Because, stemming from my early experiences, I needed to be needed, wanted, and admired as substitute for love. I never consciously decided to be driven that way, and yet it “worked” allot well for me in the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realms.

Oddly as it may sound, it was the best worst option. A suffering child has two possible options when it comes to processing her experience (of only the “good” parts of her being validated). She can conclude either that the people she relies on for love are incompetent, malicious, or otherwise ill-suited the task, and she is all alone in this scary world; or that herself is to blame for, well, everything.

As painful as the latter explanation is, it is far preferable to the other one, which paints a life-threatening picture for a young being with zero power or recourse. The first option is not an option at all. Better to believe “It’s my fault; I’m bad,” which lets you believe there’s the chance that “if I work hard and be good, I will be lovable.” Thus, even the debilitating belief in one’s unworthiness, nearly universal among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and addictions, begins as a coping mechanism.

我自己很久以来也是,很多时候我每天可以说是强迫性地画画或者学习,与其说是100%的热爱,不如说更多是想要被喜欢:如果我再厉害一点,就可以被爱了吧!但是就像作者形容的一样,这种成瘾性的努力,跟其他的成瘾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让你上瘾的这个东西永远不会真正地让你满足。它给你的永远是一种暂时的、几乎满足的——温暖、被接受的感觉。然而,就像我贴出一张画有很多赞让我暂时满足了被爱的需求一样,其实它也同时强化了我的认知:只要厉害就会被喜欢。

然而这些喜欢是太过肤浅的喜欢,完全无法满足我底层真正的需求:just being accepted and loved as I am, without good behaviours or achievements. 而这样的爱,是建立在时日浇灌出的深厚的联结与深度信任之上,一种彻底的接受、爱,与non-judgement。

它的产生有几个条件:

  1. Non-judgement and total acceptance, already rare among friends and families, let alone strangers. This is a trait of a person however–if they have it they have it–you can’t really expect someone to transform into it.
  2. 时间与共同经历建立起的信任,光是这一点陌生人就完全无法做到了
  3. the conscious decision to love this person, day after day

一个人最开始吸引你的也许是外表或者成就这种表面的东西,但是真正带来满足的是,因为最初的火花吸引而慢慢深入了解一个人,建立了双向信任以后,至少一定程度上无条件与包容的爱。

所以,出路大概是:

  • 有意识地,把人群按照『可以信任与依赖的程度』分层,不同的人也许在不同的事情上值得信任、无法信任,但陌生人绝对是在『0信任』的层级,因而去追求陌生人的喜爱一定是饮鸩止渴饮酒止痛,酒劲过去只会强化有条件的爱带来的痛苦
  • 有意识地,时刻关注自己对自我需求与情绪的压抑:
    • I seem to believe that…
    • What has this belief actually done for me?
      • coping mechanism: protected me from…
      • but caused me the long term damage of…
    • What is the life I really want?
  • 有意识地做决定:给我两个选项,如果我利用我的负面动力,得到著作等身羡慕与荣光;如果我放弃我的负面动力,就依赖我小火苗的热爱,想努力时才努力,默默无闻而自得其乐,我选哪一个?我为什么把它们放在对立面上?

把完整的自己找回来,与自己和解。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