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友情的意义

前两天跟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打电话,于是出门边散步边聊。

走着聊着被一浓妆大妈拦下:『你说中文吗?』

我:说啊

大妈:能不能do me a favor?

我:what do you want?

大妈笑得很甜很亲切:我过来吃饭但是忘记带钱,能不能帮我买两个dimsum?

我:sorry no。

大妈听闻震惊得后退了半步,并丢了我一个十分嫌弃的眼神。

后来我在想这个事,哪怕是大马路上的陌生人,被人狠狠地讨厌都会让我惦记一段时间。同样的,跟朋友相处有的时候也是,程度比这轻很多的,不说被讨厌吧,但是总有聊得不开心、相处不愉快的时候。

出来玩开心当然好,但我之前也决定『保证对方跟我相处很开心』不应该是我的目标。

所以友情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早上在想,除了一起开心以外,爱情友情,各种关系的意义大概在于一种陪伴。

就是,时间这么宝贵,在乎这么稀少,我对你好奇一点点,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有被看见,觉得你人生的旅途有被见证到;偶尔联系,也许不一定逗得对方多开心,但是是好是坏,throughout the good and the bad,我一直都在。

A companionship.

现在觉得,我在,就是友情最大的意义。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读书笔记 | Books

丢失的自我

这周看了一本书,Garbor maté 的《the myth of normal》。书厚是真的厚,内容也紧实,哪怕一本书40%都是参考文献,一般一两天就翻完一本书的我也生生啃了一个星期。

看得有点心惊肉跳,很多身体疾病其实都是自我压抑造成的。

最常见的大概是压力大造成胃溃疡,好歹大家都还觉得理所当然。更少见一点的比如像是渐冻症这样的病,几乎所有的病患都有同样的性格——老好人,从来不挑起争端,总以他人的需求优先,无限压抑自我。这样的逻辑联系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在病人切片结果出来之前,护士都看得出来访者到底有没有渐冻症:『这人不可能是渐冻症,他没那么老好人』,而他们的判断几乎从不出错。

这些疾病都与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癌症、自体免疫性疾病、顽疾的皮肤病、偏头痛、纤维肌痛、子宫内膜异位、肌痛性脑脊髓炎,等等等等。这样的人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如下特点:

  • 强迫性地关注他人的感受,同时无视自己的感受
  • 认同社会赋予的角色与责任,身为男性/女性/朋友/爱人就应该xxx
  • 努力过度、十分有责任感,通常伴随相当的成就,因为如果没有成就与对他人的付出,自己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压抑愤怒,不知道如何生气
  • 强迫性地想要安抚他人的情绪,强迫性避免让他人失望

而这些特点都有一个共性:下意识的自我压抑。

比如对于愤怒的压抑:

One healthy response to assault for any sentient creature is anger, a func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RAGE system in the brain whose purpose is to defend our boundaries, physical or emotional.

My fiend Dr. Julie Holland’s comment about women’s anger being subdu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ir health tracks invariably with my observation among people with depressio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cancer.

There is an unhealthy kind of guilt: a chronic conviction that we’re innately blameworthy and should expect, or even deserve, punishment or reproach. In this dim light our faults and failings become evidence of our redeemable lowliness rather than invitations to grow and to do better. This type of guilt, or the fear of it, often strangles a robust “no,” smothering self-assertion: the prospect of others’ disapproval or disappointment triggers the intolerabl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bad, wrong, inexcusable. Left unchecked, it augurs physical or mental distress, as we have witnessed in stories throughout this book. Many people suffer a corrosive, automatic gait and shame if they so much as contemplate letting others down, treating their own needs as valuable, or acting on their own behalf.

因为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不压抑自我就只有被依恋对象抛弃:

Neufeld sums up eloquently what all young ones, whatever their temperament, need first and foremost: “Children must feel an invitation to exist in our presence, exactly the way they are.”

With that in mind, the parents’ primary task, beyond providing for the child’s survival requirements, is to emanate a simple message to the child in word, deed and most of all energetic presence, that he or she is precisely the person they love, welcome, and want.

The child doesn’t have to do anything, or be any different, to win that love–in fact, cannot do anything, because this abiding embrace cannot be earned, nor can it be revoked. It doesn’t depend on the child’s behaviour or personality; it is just there, whether the child is showing up as “good” or “bad,” “naughty” or “nice.” We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the needs and emotions the child is “acting out” on, rather than simply punishing the behaviour and banishing the feeling.

作者说,他自己的工作狂倾向也来自于此:

My own workaholism as a physician earned me much respect, gratitude, remuneration, and status in the world, even as it undermined my mental health and my family’s emotional balance. And why was I a workaholic? Because, stemming from my early experiences, I needed to be needed, wanted, and admired as substitute for love. I never consciously decided to be driven that way, and yet it “worked” allot well for me in the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realms.

Oddly as it may sound, it was the best worst option. A suffering child has two possible options when it comes to processing her experience (of only the “good” parts of her being validated). She can conclude either that the people she relies on for love are incompetent, malicious, or otherwise ill-suited the task, and she is all alone in this scary world; or that herself is to blame for, well, everything.

As painful as the latter explanation is, it is far preferable to the other one, which paints a life-threatening picture for a young being with zero power or recourse. The first option is not an option at all. Better to believe “It’s my fault; I’m bad,” which lets you believe there’s the chance that “if I work hard and be good, I will be lovable.” Thus, even the debilitating belief in one’s unworthiness, nearly universal among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diagnoses and addictions, begins as a coping mechanism.

我自己很久以来也是,很多时候我每天可以说是强迫性地画画或者学习,与其说是100%的热爱,不如说更多是想要被喜欢:如果我再厉害一点,就可以被爱了吧!但是就像作者形容的一样,这种成瘾性的努力,跟其他的成瘾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让你上瘾的这个东西永远不会真正地让你满足。它给你的永远是一种暂时的、几乎满足的——温暖、被接受的感觉。然而,就像我贴出一张画有很多赞让我暂时满足了被爱的需求一样,其实它也同时强化了我的认知:只要厉害就会被喜欢。

然而这些喜欢是太过肤浅的喜欢,完全无法满足我底层真正的需求:just being accepted and loved as I am, without good behaviours or achievements. 而这样的爱,是建立在时日浇灌出的深厚的联结与深度信任之上,一种彻底的接受、爱,与non-judgement。

它的产生有几个条件:

  1. Non-judgement and total acceptance, already rare among friends and families, let alone strangers. This is a trait of a person however–if they have it they have it–you can’t really expect someone to transform into it.
  2. 时间与共同经历建立起的信任,光是这一点陌生人就完全无法做到了
  3. the conscious decision to love this person, day after day

一个人最开始吸引你的也许是外表或者成就这种表面的东西,但是真正带来满足的是,因为最初的火花吸引而慢慢深入了解一个人,建立了双向信任以后,至少一定程度上无条件与包容的爱。

所以,出路大概是:

  • 有意识地,把人群按照『可以信任与依赖的程度』分层,不同的人也许在不同的事情上值得信任、无法信任,但陌生人绝对是在『0信任』的层级,因而去追求陌生人的喜爱一定是饮鸩止渴饮酒止痛,酒劲过去只会强化有条件的爱带来的痛苦
  • 有意识地,时刻关注自己对自我需求与情绪的压抑:
    • I seem to believe that…
    • What has this belief actually done for me?
      • coping mechanism: protected me from…
      • but caused me the long term damage of…
    • What is the life I really want?
  • 有意识地做决定:给我两个选项,如果我利用我的负面动力,得到著作等身羡慕与荣光;如果我放弃我的负面动力,就依赖我小火苗的热爱,想努力时才努力,默默无闻而自得其乐,我选哪一个?我为什么把它们放在对立面上?

把完整的自己找回来,与自己和解。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情绪操控

早上在考虑阿德勒说的『社会价值』,然后看到这一句话挺震惊的:

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绝大多数情况的下,情感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操控对方,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和愿望行动。

其实这么说来,自己下意识极尽所能想要让对方开心的这种情绪,也是为了操控对方的一种情绪表达。虽然不绝对,但是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因为心底开心所以才手舞足蹈,而是因为想带着对方一起开心,想要cheer them up,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操纵呢?

如果对方不开心,我也就因此不开心,那我其实只是需要被对方的正面情绪肯定,而不是真的想要帮助对方啊。出于爱的帮助,是不需要得到一个肯定结果的。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善良的战斗

因为表弟推荐,去看了《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瞬息全宇宙》这部电影。

其中丈夫说的一段话我很喜欢:They’re only like this because they’re afraid. We all need to be kind to each other. You might think me weak. But being kind is how I fight. 他们这么凶这么残暴,只是因为心里在怕,所以拜托你善待他们。你也许会觉得我很软弱,但善良就是我战斗的方式。

是啊!让善良成为我战斗的方式。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不受他人评论影响的终极奥义

是:无论对方态度如何,都去爱他。不是相信他的意见,而是相信他的为人。除非是生理原因导致同感无能,无论什么样的人心底总有善良的地方。Then as much as I can, bring it out in people.

请不要讨厌我!不然我会难过得要死掉

因为成长经历,一直在断断续续考虑这个永恒的问题。之前有提到过,人的不自信是来自于对外部系统的过度信任。所以随便什么陌生人的评论也当成重要参考意见,说到底就是潜意识对别人的信任,把别人的意见放在自己的意见之上了。

至于为什么别人意见在潜意识里这么重要,大部分的确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有条件的爱。为了生存,必须赢得唯一依恋来源的爱,所以父母的条件是什么就得去做到什么,否则大脑中的危机感会让小孩觉得生存受到威胁。久而久之,长大了也是,习惯于一定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一旦被人讨厌就会脑中警铃大作,寝食不安。

说『难过得要死掉』,半是开玩笑,半是真的,因为大脑中自己生存真的受到威胁了啊。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若不仁,我亦不义

前两天重读之前看书的笔记,一本讲恋爱的书:

我在《爱的能力》课堂上经常问,有谁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同时又是“你不仁,我不义”的人?很多人举手,因为这是很多人引以为豪的做人准则。

很快,举手的人会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人同时坚持这两个原则,这个人会做对人好或对人坏的事情,取决于谁呢? 是的,取决于别人。这个人会是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一个恶的人,也是由别人来决定的,那自己呢?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人没有自己,他们像牵线木偶一样,会向前走还是向后走,由别人决定。会伤害人还是利于人,也由别人决定。 可能有人会想:别人都伤害我了,我还要去爱他吗?我又不是圣人。 你不是圣人,你可以不爱他,但你可以选择不被控制,做一个内心自由的自己。

《积极恋爱心理学》

但是,这两个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啊!

为什么不被别人的意见影响?为什么不怕被讨厌?

因为无论别人是什么意见,是讨厌自己还是喜欢自己,自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都是爱。就像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查了一下,这要翻译成『慈悲冥想』,好好玩)里形容的那样:

I wish for this person to be joyful.
I wish for this person to be peaceful.
I wish for this person to be free.

所以自己就自由了,因为不必再看别人的脸色来决定自己该如何行事了。无论对方对自己如何,有爱的时候就多给点爱好了,不必计算『他这个月没有给我买花,我也不送他巧克力好了』。如果送礼物的目的是为了被回送,那这不是礼物,是灰色贷款。爱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喜欢的人带来快乐也是。但,总得一个人心里有爱的时候才给得出来啊。

爱有这么廉价吗?

但是爱到底是什么呢?敢说自己谁都爱的,是不是把爱说得太廉价了一点?

『爱』这个词现在到处用得的确是太广泛了,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这肯定不是恋爱的那种爱,非要说的话『慈悲』还真是一种不错的形容;再具体一点可以说这是一种『默认对方是伙伴』的态度。因为不是敌人,因为是伙伴,所以希望他自由、快乐、幸福。

就好像,如果人生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明明有coop模式可以选,你好我才好我好你才好;为啥非要去挑战高难度pvp,搞得满世界都是敌人跟竞争对象,跟自己过不去?

所以亲密伴侣跟陌生人还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两者的区别不在于我希望爱人幸福,不在乎陌生人的幸福;区别在于两个人connection(链接)的深度,可以对一个人安全地倾吐、依赖的程度。

默认对方是伙伴,默认我们可以帮助彼此,但是因为相识尚浅,所以虽然请求帮忙并不会问什么大事,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举手之劳的事情,陌生伙伴也还是愿意相互帮忙的。

除非相处下来发现对方心怀恶意或者没法相处,但即使这样,也只是离开,还是希望对方能过得幸福。

因为无论是大到不同国家与社会,还是小到公司团队或是三口之家,只有别人能够安宁快乐,这个群体里才能少一点戾气、多一点信任,群体中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才会有所提升。

所以,为了自己与伙伴的快乐

我不想总在原地等待别人的审判;讨厌也好喜爱也好,欣赏也行嗟叹也罢,我都不想让外部世界影响我的决定、态度与行为——我想要做一个有很多很多爱、多到想要主动去爱别人的人。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相伴走一程

前两周跟同事1:1闲聊,提到说友谊的开头总是有一点共同点。也许一起打球,也许一起打游戏,也许一起画画,也许同信一种宗教,也许一起工作,也许在网上看到有趣的人儿忍不住伸出触角……总之开头是这样开头的。

先不说现实世界里的友谊其实人生分道扬镳了都不太好维系,纯网路的友谊就跟网恋一样,哪怕是一起工作了三年的同事,没有见过面,不是说友谊不靠谱,但也不会刻意去维系,所以要么工作要么兴趣,共同点不在,风吹也就散了。

我昨天在想,但是,与其为分别而难过,不如就为能相伴走一程的这段短暂的时光开心好了。

因为哪怕是能够相伴走一生的伴侣,也只是相伴走一程而已啊。相遇就已经人生过去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了,走的时候又不是共赴黄泉,总也有先后。就说自己的生命都只是短暂的,所以,把跟朋友的每一次见面都当成一次生命的礼物,好像在大海里前行的鱼群,同样方向时相伴而行,不同方向时身边都会有不同的伙伴,各自有各自独特的可爱。

然后就突然有点能理解talor swift那种,恋爱都还没开始就看到结尾,但是也义无反顾地跳进去,愿意冒着心碎的险去尽情感受人生的那种勇气。以前总觉得没有结局的关系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但是现在慢慢觉得,不是只有恒久远的关系才有价值,每一个萍水相逢、为我带来过微笑的人都是可爱的过客,都值得我感激那共同分享的一刻。

就像歌剧魅影里《think of me》那首歌开头写的一样,浪花退潮后留下的都是贝壳与珍珠,然后兜里装满快乐的回忆,继续抬头挺胸往前走,期待生命中下一个惊喜的邂逅:

Think of me, think of me fondly
When we’ve said goodbye
Remember me, once in a while
Please promise me you’ll try
When you find that once again you long
To take your heart back and be free
If you ever find a moment
Spare a thought for me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Echo Chamber

Any kind of community is just a huge echo chamber.

Waves upon waves feed in on each other.

In the beginning it was just one or two dead doves.

Now it’s like people are competing to see who can be sicker.

What is more novel than novel? Who is cleverer than clever?

You’ll need more than that to get a reaction, for sure.

What was unacceptable fades to normality, tolerance rising with water.

What happens in the echo chamber, stays in the echo chamber.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我好喜欢你

前两天跟朋友聊起看的同人跟小说,我突然发现一件事情:我对喜欢的人的口味,跟一开始相比,真的变了很多啊!

我一直觉得看小说就是跟喜欢的角色在一起 hang out,而跟任何人在一起花时间,都会对一个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哪怕是虚拟人物也不例外,只是程度稍轻而已。

而小说有两种吸引力,一种是剧情吸引,一种是人物吸引。靠剧情吸引人的故事,第一遍看下来跌宕起伏,心被抓得紧紧的,但看第二遍第三遍就越来越索然无味。然而靠角色人格魅力吸引人的故事,我可以反复看很多很多遍,依然兴趣盎然。因为下意识地,我想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花时间啊!这样的角色,在现实中也会让我想要不由自主地靠近。

而现在我会喜欢的人,也许以前都不会太在意。

高冷

以前我喜欢高冷的角色,现在我喜欢温暖的角色。

以前作为逃避型依赖人格,别人越靠近我我就越想逃开,别人越对我没兴趣我越有兴趣;现在越来越安全,主动接触对方几次对方也没有主动回问过的潜在朋友,直接放弃。不管多喜欢对方,对方没有也想要靠近就没屁用,强扭追来的朋友也不会在乎你的感受,一开始就需求不匹配的关系没有开始的必要,直接省下后面的无数麻烦与血泪。

嫉妒

以前我觉得嫉妒类的剧情很劲爆,现在我只觉得嫉妒心爆棚实在幼稚。

占有欲这种东西,偶尔说一嘴甜言蜜语还算调侃,偶尔演一出啥play还算情趣,真的拿这种东西出来做为标杆来管东管西就很无语。没有谁真的属于谁,疑神疑鬼才是不自信的表现。如果你真的够好,怎么会怕对方离开?如果在确定关系的情况下,对方就因为你没严加看管而出什么事,这种不靠谱对象,非但不第一时间逃得越远越好,还要追回来供着,难道想当一辈子的狱管?

自卑

以前觉得自卑靠哄剧情还挺让人心疼的,现在觉得,各种关系里,尤其恋爱关系,不自信真的很没劲。

哄一次两次还有耐心,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就悟了,噢原来你真的这么不好,你说服我了,我走还不行。世界这么大,选择这么多,大概只有热衷扮演治愈戏码的活菩萨还能从这种反复交互中获得快感还是成就感,我一介普通人,又不是你老妈,没生你没养你,还是算了。

反倒是虽然害怕受伤,但是喜欢就是喜欢,把心剖出来坦荡承认的剧情;或者是虽然害怕失望,但是因为喜欢的事情值得追求,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有勇气去努力的故事,现在看着会觉得震撼。大概因为,我喜欢这样的人,想要靠近这样的人,也想要成为这样的人。

傲娇

以前觉得傲娇的人很好逗,戳一戳就有反应,会生气会炸毛;现在我只觉得,好玩是好玩,远观就好,真的来往心太累。

有话不知道直说,只知道绕着弯子各种暗示,然后生闷气的。。生活已经够复杂了好吗,不用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与其靠跟恋人窝里斗来维持恋爱热度,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去挑战巨龙不好吗?友谊的傲娇就更加高难度,好歹恋爱还可以算是打情骂俏,朋友来给我搞这套的。。我又不是你男朋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为啥派发给我。。。。???

我好喜欢你

所以总结下来,青春期的我会喜欢的型大概是这样的:

  • 高冷神秘,独特有个性的
  • 有一点点霸道,有一点点嫉妒心占有欲的
  • 有一点点自卑,可以哄来玩的
  • 傲娇好逗的,能气哭的

嗯。。。这果然是被霸道总裁文跟动漫韩剧洗脑了吧= =

而我现在会喜爱会欣赏,会想要靠近的人,出于我自己的选择,慢慢演变成了这样的:

  • 温暖自信,真心喜欢自己的人
  • 开不开心会直说,想不想要什么会直说
  • 无论脆弱坚强,优点缺点,对自己对别人都坦荡诚实的
  • 不怕受伤与失望,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关系与事情的
  • 认清生活的真相与世界的黑暗,还依然热爱生活的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拜托你联系我啦!哪怕偶尔写写邮件也好,生命中这样的朋友永远不嫌多 ヽ(゚∀゚)メ(゚∀゚)ノ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不知道怎么拒绝的人跟不知道怎么接受拒绝的人

99%是同一个人。。用玩失踪来跟恋爱对象分手的估计八成也是这种人。

这样的人,一遇到拒绝或被拒绝的情况就玩赌气玩失踪,相处起来就好累啊!!

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干脆拒绝『太麻烦了,不想干』,我怎么知道你答应做一件事是真的想做还是受到压迫?你觉得正常人会喜欢压迫别人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吗?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不拒绝掉『就不告诉你』,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想回答,还是手机被偷,还是大脑短路??听个『不』都要赌气半天的,怎么愉快地玩耍?难道我被罪恶感磨出一个ok,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了某件事,才算经过了试炼,才是你心目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友情吗?这种靠罪恶感来维系的友情,就算维系着,要它何用,攒多点罪恶感好带回家过年吗啊啊??

在我看来,不能说不与不能接受不,都是一种对合作的拒绝。就拿开飞机说,拉不下脸就是最大的坠机因素。因为社交不适不敢开口、不敢拒绝,导致信息对流不畅,直到无法挽回然后坠毁的地步。

关系也是一样的啊,也是两个人,一起开友谊的飞机。

两个人互相同意做的事情,只有两个人都想要才有意义,不然两边需求对不上的时候,人类又没有濒临灭绝,世界上不是还有其他人吗?!永远两边都愉快地一起做愉快的事情不好吗??老让莫名我感到罪恶的关系我怎么会想要让它再近一点,我又不是受虐狂??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信息对流都有这么大的障碍,重要的事情让我怎么信任你?

相比较之下,拒绝跟接受拒绝永远爽爽快快的人,真是炎夏里的一股清风~~~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恋恋笔记 | Love Diary

孤独

刚补看完上周末份的电影,看的nomadland,讲『一个60多岁的女人在经济大萧条中失去了一切,她作为一个居住在货车里的现代游牧民,开始了穿越美国西部的旅程』。

全片看下来就觉得好孤独啊。我也没看懂为什么,每次她好像要有深一点的关系,她就搬走去其他地方,或者继续上路了。朋友也好可能的恋人也好,总在逃开。也许人需要的交流是不一样,有人喜欢整天侃大山,有人喜欢偶尔聊聊天,但是电影主角这绝对是在一种极端了。

为了别人

上个星期跟一个波兰同事聊天,同事提到说,以前年轻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享受为中心,到处旅游开心,到了三四十岁才慢慢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最后,是自己『决定为了别人做点什么』才让他觉得慢慢真正快乐起来。

我说,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是这真是一个特别『第一世界』的问题。。因为,第二第三世界的人都还忙着发家致富、超赶别人,谁有功夫去心系天下?我认识的所有亚洲人里,我想不到谁是觉得『我挣的钱太多了,光花在自己身上太自私了,让我不快乐,我得多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我唯一知道的,想要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为目标找工作的人,是我儿时的好友,自大学开始就去美国念书的,所以价值观会长成这样也情有可原。

而且,亚洲式的『为别人考虑』是一种『不麻烦别人、让他人方便』式的为别人考虑,而不是『帮助别人』式的。区别在于,在亚洲,大部分人都会知道类似于『我不要堵在路口这样别人都过不去』,而感觉美洲很多人对于类似的事情毫无自知也毫不在乎。相反地,欧洲尤其北欧那种『想要对社会弱者伸出援手』式的为别人考虑,亚洲就很少,对弱者的态度更多是『你弱你活该』。很奇怪,哪怕是在新加坡这种绝对算得上第一世界富裕程度的亚洲国家,对弱者的态度也毫不怜惜。

再来,现在亚洲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也慢慢在接受个人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终于挣脱禁锢开始觉得『我才不要为了别人而活,要为了自己活着才是啊!』所以接下来十几年,文化应该会越来越向个人主义发展;只有这发展继续前进到了一定的极端,大部分人都个人主义自由自在了,才会有人慢慢出现我同事这种『太自我了觉得不快乐』的高端问题。

我说,虽然我从来没有以『为别人做点什么』这种角度自我表述过,但是我同意,到头来,最终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的确就是与人的链接。

有个伴侣

前两个星期跟p出去爬山,聊到恋爱历史,我说,哎,你在青少年时期有女生跟你表白嘛?

他说:有啊。

我:so?然后怎样了?

p:啥也没发生。

我一颗八卦心顿时被浇灭:为什么!?青春期的时候不正是『谈个恋爱很酷』的年纪吗!

p:当时并没有兴趣。。

我:那当时表白的你都怎么给拒绝的?

p:也没拒绝,就。。打哈哈过去了。。。有调情没下文,给情书的就假装没看到。

我:靠!!

想当年我也有这种给男生送情书巧克力的青春中二期,然后对方也是『假装没看到,信息不回复』型的,这听得我真是一口老血要吐出来。你好歹给我拒绝啊!不明说拒绝的,我怎么知道你是不喜欢我还是害羞还是脑白痴?!给希望没下文的最讨厌了!!

我气:。。不拒绝表白很渣的,懂?

p:是啊,现在我知道,当时不是年少无知嘛。

。。。。。。。真是气死。

我:那好吧,你说小时候没兴趣,那你到底几岁才对恋爱有兴趣?

p:虽然之前短暂有过女朋友,但真正自己想恋爱是工作以后,一个人在温哥华住了一年多,虽然跟同事也经常出去,但是就突然觉得有个伴侣很好,到哪里都可以一起玩。

我:。。。这么晚熟的吗!?

真的是出于需求才想要有人陪啊!

昨天跟p出去海边散步,路上看到有人溜一只一米长的蜥蜴,p欢乐地跑去摸蜥蜴,我就顺手拍了一张,晚上发给了p跟p爸妈的群。p妈隔天早上操着蹩脚的英文回复说,谢谢发照片啊!近期比较困难,这时候p身边有你,两个人可以相互照顾,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

晚上看完电影,我就觉得。。恋爱真的是,最本质就是两个人相互作伴,不然我大概会觉得孤独吧!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