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诧异 | Cultural Diffs, 旅行日记 | Travels

沉醉和肤浅

今天在悉尼市中心走了好久。

两天前我穿的打底所以没法脱的高领长袖t恤,尼玛给我热到三十几度;今天我穿短袖加半截薄外套,十几度冻得我哆嗦了一天!

沉醉

吃完午饭去悉尼歌剧院,明明一个月前买票的时候记得是第三排还是第四排中间,今天去现场居然是第一排!!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真是好喜欢拉大提琴的大哥!整场演奏特别自得其乐,摇头晃脑笑得很开心,跟the piano guys里拉大提琴沉醉的大叔一样,看他们拉琴的样子就觉得生活好幸福。不开心的时候看看他们弹琴就只能笑出来。有得沉醉,还有什么痛苦可怕。

我现场演出没看过几次,倒是看出规律来了。就算指挥不去跟首席小提琴握手也能认得出,因为首席实在是太激情了。上次在维也纳教堂也是,这次在悉尼歌剧院也是,按说能上这种场面演奏就已经很厉害了,可是其他小提琴手都只是严肃精确地演奏而已,首席一定是激情无比,笑倒不一定笑,但是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真是看着都要浑身发抖。虽然可能有一半是冻出来的。

肤浅

下午从图书馆出来p跟以前在巴黎的大学同学norman约了出来喝一杯。我肚子饿得要死,又不会喝酒,就要了自来水跟特价十块钱的披萨啃。

聊着n提到说,一年前刚来澳大利亚的时候没什么朋友,挺艰难的。现在好歹本地工作了好久,跟同事也熟了,慢慢生活有滋味起来。我八卦心起,问:那在这恋爱生活呢,怎样了?

n说,有跟人约会,但是并不怎么喜欢澳大利亚姑娘。

我不理解:为什么?

他答:总感觉比较superficial。

我目瞪口呆:你说澳大利亚人比巴黎人还要superficial?

n说,巴黎人是鼻孔朝天自视甚高,也十分在乎外表,但是不像这里人整天去健身房、化大浓妆。这里人你问他问题,他不会努力给你诚实坦白的答案。

解释半天我也没弄明白巴黎人的在户外表和澳大利亚人的在户外表怎么就不一样了。

superficial翻译出来是浅薄没错,但我总觉得浅薄意思不大对。英文想表达的意思,大概不是这个人没有深度,是跟这个人深交不下去?

p说,不只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是啊。你想想,到现在为止我们朋友里有纯加拿大人吗?

我说怎么会!但是仔细一想,还真的大部分都是移民。a和她老公是乌克兰,iv和ai是菲律宾,sh和se是以色列,fr是香港,br是爱尔兰,mg是二代韩国,di是巴西,算了半天只有ch和pa两个人是算好的加拿大朋友。我以前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生活在本地交的朋友大都是外地人确实有点奇怪。

p总结说,其他国家没这个毛病,但是superficial是北美特产,澳大利亚也是北美文化。

有时候新来的人抱怨说,融不进去,可能就是说的这个。对方对你人是很好很客气,但是你邀请他下班出去玩,他大概是不会去的。也还真不是出于恶意,或是什么看不起外地人,感觉就只是朋友插槽满了,又没觉得有交新朋友的必要,所以礼貌推脱而已。比如我的前组员加拿大人erick,每周几都和高中还是什么时候的一帮好友聚头打游戏,周末还会一起出去踏青什么的,完全是自己人的小群体,让我厚着脸皮问『那我能不能一起去』我还真不好意思问出口。

再比如,问『how are you doing』这种问题的,大部分不是真心想知道答案,只是『small talk』而已。但是说来很奇怪,在中国的时候同事问我周末去干吗了,虽然也只是插科打诨,但是并没有那种并不在乎你说什么的感觉。

我本来在想,这种『肤浅』和过度礼貌是不是因为不想有冲突?但是想想又不对啊,亚洲人也不怎么喜欢冲突,但是关系也并不『漂浮』。

或者可能是因为北美文化太害怕沉默,所以拼命想挤出话来说,结果说话有用度就越来越低,以至于大家都觉得不必用心听对方说什么,因为对方只是为了填补空白而发出声音而已。

我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

Standar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