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Books

反感与愤怒的源头

看到一本书提到,觉得挺有道理的,自己有的时候最反感的事情,是因为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不喜欢自己的特质,而只有敏感的地方才会被戳痛。比如以前提到只有秃头的人才会对于关于头发的话题特别敏感……

被人激怒,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剧情跟对方的投射匹配了,你认同了这个剧情,继而陷入了角色。如果不想被人激怒,就要有跳出剧情的能力。

我在文章中经常以自己和妈妈作为案例,进行心理动力分析。正因为如此,我时常收到一些网友的评论,指责我把自己的妈妈当作靶子,“太邪恶、太可怕了”。这些人通常都与我素不相识,他们并不了解我,却言之凿凿地质问我:“你是有多么憎恨自己的妈妈啊?”

这就是经典的投射,即一个人把自己内心被压抑的部分说成是别人的。发出这种评论的人,可能对自己的妈妈心怀愤怒,但是他不允许自己意识到,因为在潜意识里,他觉得这股愤怒的力量太可怕了,绝不能放它出来。那么,该拿这股愤怒怎么办呢?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投射出去,把它说成是别人的。 这种人会特别关注那些敢于写出亲子关系真相的人,比如我。他们通过激烈地攻击我,获得两层快感:一层是“李雪替我攻击了我的父母”,一层是“李雪还承担了所有罪恶,而我是清白高尚的”。如果我不明白他们的投射游戏,就很容易被激怒,而激怒我,正好是他们潜意识中的目的——终于把自己内心的怒火在别人身上点燃了。由此,他们会得到快感的释放。一个人想要激怒你,就是勾引你认同和进入他的内心剧情,当我们懂得了“投射”这个词,就会明白所有试图激怒别人的人,说的话其实都是在说自己。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将自己困在地狱里受苦的人,他们可能面目狰狞、龇牙咧嘴,但我们不仅不会被激怒,或许心里还会升起一些悲悯。

《有限责任家庭》

恐同也有点像,一般只有男性才会恐男同,直女对于女同大部分只觉得爱咋咋不干我事而已。而这些男性对于本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另一群人的深刻反感,大概来自内心深处对于自身男性气概不够的恐惧,所以需要通过当众表达愤怒与反感来与之划清界限;就好像欺凌者因为内心不安,需要通过踩低他人来显示自身地位之高,而真正感到安全的人则对人很友好。

Standar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