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到这个概念,大概是六七年前。
那时候刚开始看quora,挺喜欢的一个叫will wister的人,因为虽然他也没有比我大多少,但是看待各种事情很成熟,温暖平和,从不审判。有一次他的一个答案里提到了什么不好的事,但是他说『我就不提他们的名字了,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曝光度已经够高了,不需要继续被传播了』。
前两天想到这事是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了新西兰总理对于最近恐怖袭击的评论,其中她提到『我不会提恐袭者的确切姓名,因为没必要让他们心想事成地臭名昭著』。
说来很像,很久以前看过一本说各种历史上刺杀者的书,都不记得具体说了什么,就记得一点:这些刺杀者都有臭名昭著的前人偶像,并且都想要青史留名。
一年前左右看关于媒体运作的《trust me i’m lying》的时候,作者就提到,当你在网上对某个名人破口大骂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正在屏幕后面偷偷笑呢,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被人传播。而作者作为媒体运营者,他的工作就是发布刺激性的语言,让一群人开始争吵大骂他的客户。
还有《antifragile》里也提到的,说最柔韧的职业,大概是作者这种,因为作者写出一本书,不怕夸也不怕骂,就怕没人搭理。有人骂有人爱,才会有人买书啊,争议越大越好。
《harry potter and the method of rationality》里也提到,恐袭最大的可怕之处在于,这种容易激起群众愤慨恐惧等情绪的小概率事件,最容易让一个群体自卫过当。简单说,美国每年六十万左右的人死于心脏病,等于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心脏病发死亡。六十万,每年!而恐袭造成的死亡人数,从始至今也只有几千[1],差不多等于全美两天内心脏病发死掉的人数。然而民众在防范恐袭上花费的各种行为,包括大众心理上的恐惧、媒体业的煽风点火、政府应当做出的强硬表态,以造成各种人力智力资源的应用、政治经济上投入的各种财力、甚至于增加国内海外的军事力量……大概,远远大于研究如何解决心脏病所投入的各种资源。
最根本的是,恐袭者也知道这一点。
而他们想要的结果,恰恰就是这些应激反应。
利用人对各种信息的本能反应,可以操纵情绪获利的,除了恐怖分子,各种名人,还有各种媒体广告行业。因为只要通过被人传播可以获利,他们就有理由想方设法激起民众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当你在网上指名道姓地骂某个组织、某个人、或者某个想法的时候,请记得你是在为他们的事业煽风点火。正因为每个人一次次愤慨的分享,它们传播得越来越远。只要有人有反应,什么反应都行,越激烈越好,那就是他们疯狂滋长的沃土。
轻轻一戳就跳脚大骂的群体,最好操纵不过。
爱的反面不是恨,因为恨意味着这个人在你的心中占据无谓的资源和心血,这个人对你还很重要,你还会花时间去想他。爱的另一端,是不在乎。
如果对某个意见不同意,可以分析它为什么不对,但是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你想要考虑的事情。看到诱导刺激情绪的文章标题,直接跳过就好。不必给它太多资源,更加不必在各种平台大肆愤慨。
如果不认同,就让它在你手上消散,让它死在过去。
有一种抗争,叫不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