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 | Travels,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读书笔记 | Books

主要依恋

这两天挺巧的,之前看的《hold onto your kids》又在微信读书上翻到了中文版,今天聊天还正好提到这个话题。

有一点让我回味了下:说孩子之所以会被同龄人的奚落刺伤是因为他与父母的主要依恋破损了。书里举了个例子说,几岁的小男孩第一次上足球场被人嘲笑是废物,他大声回答说,我才不是废物,爸爸说我可是足球健将!但是无法跟父母建立情感依恋的孩子,被同龄人嘲笑就以为是真的了,他们没有『信赖的人』的意见可以依靠。

人不是默认谁的意见都在乎的,他们只会去在乎他的主要依恋对象。当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同龄人的时候,他们可以整天黏着同龄人,为同龄人的态度故意给父母摆脸色。不是没有依恋对象,只是不是父母而已。

因为同伴是不成熟的人,所以,同伴关系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孩子,会不停地追求支持、爱和重视,不断地追求亲密关系,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一直处于焦虑中。从本质上说,同伴关系也是有附加条件的,于是,希望被同伴喜欢的孩子,总会时刻关注同伴的细微变化,同伴每个带有厌恶的词汇、眼神或者手势,都会让孩子感到恐慌。

当然,同龄人养出来的小孩基本是焦虑的,不代表父母养出来的小孩就不焦虑。如果父母本身的爱就是有附加条件的,考得好就欢欢喜喜,考得不好就冷脸相待,那父母养出来一样是小心甚微的讨好者。

这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的问题,其实按照这个理论,一个人之所以特别在乎所有人的眼光,只是因为没有一个很亲近的安全依赖对象,每天告诉他,其实你很好呀。要么父母直接缺位,要么父母本身就是打压孩子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同样也信了父母的奚落。

关系里谁是父母谁是小孩,其实是看谁负责承担谁传递的焦虑。有的时候,父母其反而小孩,小孩其实是父母。而这些小孩长大了多少都有问题,再少也得有『总把别人的问题揽上身解决,不奉献自己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就好像自己犯了错一样』的圣母心,边界感错乱。不健康的人对他们的吸引力总比健康的人大,因为健康自信的人就不需要他们来解决问题了,那他们的价值何在?

最近看到挺多让我反复思考的观点,其中一个就是:

如果你从一个人身上感受到致命的吸引力,那说明这个人的运作模式很像你的父母。如果你的父母是安全的人,那尽管上,这个吸引你的人是安全的;但如果你的父母是不安全的,越遇到本能被吸引的人越要跑得越远越好。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是酒鬼的找对象反而会找个酒鬼,找了不是酒鬼的也能给培养成酒鬼,因为他从小练习到大的都是如何从酒鬼这样的人那里获得『爱』。

所以如果这么说的话,会对我有致命吸引力的就是:在某个我向往的领域很厉害或者是权威(爸妈是老师)、但是对我不冷不热的(要么不爱我、要么没能力表达爱),我需要证明自己优秀的(只是我觉得,因为我小时候跟爸妈就是这样的爱的模式,但对方说不定并不吃这一套)。以前就是,喜欢我又有能力表达喜欢我的立刻下头,对我不冷不热的我可以一直喜欢着。然而被吸引只说明我找到了熟悉的赢得关注的模式啊。

最近p爸p妈来温哥华看望我们,一起住大半个月,其中出来附近victoria玩两周,实在是让我感触良多。

p妈说的都是这样的话:

  • 你们都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光,想要什么都可以去做呀,我们做父母的只能支持你们
  • 这是你的人生,你想要做什么都只有你自己决定
  • 我跟p爸、p,我们都很爱你
  • 我喜欢的就是你原本的样子
  • 有的时候人生会很困难,但是这些都会过去的
  • 我不太去考虑未来的事情,现在跟你们在一起,在大自然里,就很开心
  • 有时候我很想念你们也会哭,但是我的生活、朋友、兄弟姐妹都在法国,而你们在这里生活也更快乐,所以只能不时互相探望。你们不必因为我们而做出不同的决定,这是你们的人生。
  • 我们做父母的,最最在乎的就是孩子的快乐,只有这个而已
  • 都会好起来的,我确信,确信,确信

这种话从小听到大。。怪不得p这么安全,知道自己是谁,也相信自己。

虽然p心里大概也都是像p妈这么想的,但他还是更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信赖我为自己做什么决定之类的,这些话基本不会开口说。

所以哪怕就过去一两个星期天天从p妈那里听到这些话,就已经觉得心宁静很多。好像浑身的刺突然被抚平了。心里充入了一点点坚定,肩上卸下了一点点担忧。好像真的,有人这么相信我、相信我的决定、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就真的一切都不会有问题了。那我还怕什么呢?

安全,其实是对依赖对象的信任吧。

Standard
画画相关 | To Draw

卑鄙的电绘人?

我一直是个『卑鄙的电绘人』,画画永远带撤销的。说一直,也就过去几年,认真想学,去跟了kk的三大件也就是2021年的春天,到现在都三年了!

也是差不多那时候,第一次接触彩色的实体绘画,在水彩、丙烯跟油画里,我挑了水彩。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可以理解当时为什么会去选水彩,因为对于色彩与明暗的理解都不深刻,下颜色都不敢下深,所以水彩满足了我『薄薄一层反复涂抹』的需求。现在敢下颜色了,水彩画起来就觉得不带劲,画半天好不容易干了还又淡一层,颜色不小心选错了也没办法提出来。

所以前两天心血来潮买了丙烯颜料,上手一画,真的,每一笔都是浓重的颜色,太爽了。

家里本来还有另一盒十二支的颜料,是公司远程团建活动免费寄过来的。但是记得那天我是有事还是什么的,没能参加,所以这盒颜料就一直扔在家里,我一直以为这是油画颜料。昨天我一看,明明就是丙烯。

是我想多了,团建这种活动怎么会让第一次画画的人去上手油画!

本来我选丙烯不选油画就是因为听说油画可能颜料有毒,后来认真研究了一下,并不是油画颜料都有毒,就那么几个颜色,不用也无所谓,反正三原色都能对得出来。还有就是thinner、medium跟清洗剂可能会有毒,但是现代也都有无毒的替代版本。所以——不会中毒啦!

丙烯还是干的太快了,颜料都没办法混的,也就画不出微妙的渐变。像画画水果这种带块面的东西还好,但是去画光滑球体、鸡蛋这种就很生硬。于是我搞了油画颜料,兴冲冲地开画了。

然而,我低估了油画的麻!烦!程度。

习惯了丙烯,颜料干到卡在调色盘上,反正也都是塑料皮,抠一抠就掉下来了。但是油画颜料。。它是油啊啊啊啊啊,好难洗!!!跟笔刷一起,第一次我生生洗了有半个小时。我就该!像对付超油的盘子一样,拿厨用餐巾把多余的油擦掉,再上肥皂还是洗涤剂的。不然直接用水冲,一抹一片黑,有用才怪。

还有稀释剂,丙烯因为水溶,不买介质直接用水也可以稀释。但是俗话说油水不容,油性颜料就没办法用水稀释。我手边什么专门的稀释剂都没有(亚麻籽油之类的),就自作聪明滴了一点手边有的护肤用角鲨烷,反正都是油不是吗,为什么不能用??=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角鲨烷是不是不挥发啊,一天一夜了都还没干。说好的油画六到八小时就能干的呢。。。然后我去查了下,加油的话,的确就是干得慢,看你加了多少油可能要两三天才干;想要稍微干快一点的话,可以加胶之类的介质。

所以只好又去买了亚麻籽油、胶状介质。

自己平时洗碗也不是不知道,塑料上面粘了油有多难洗,我的塑料小调色盘,在丙烯跟油画的双重打击下,早就已经不是白色了,所以去查了调色盘到底怎么办。我又不想用一次性的调色纸,还想能不能画画之间把没用完的颜料保存下来,结果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用玻璃调色盘,盖盖子放冰箱冷冻就好。

又去买了一块玻璃和盒盖。

还有因为丙烯颜料干得太快不好混合,也就有不混合的画法。但是油干得慢,所以可以慢慢混合,也就有专门混合的工具,有的人还直接用混合工具画画,连笔刷都不必用的。非要用笔刷混合不是不可以,但是就只能用一点混一点,不然笔刷粘上一大堆不需要用的颜料,再擦掉,也太浪费了。铲子就不一样,边上就可以抹下来。

于是去买了小铲子。

还有还有油画为什么就必须要画在帆布上?我试着画在纸上,也一样没有问题嘛,啊哈哈,哈,哈。于是又去查,为什么油画不能画在纸上?原来是油慢慢会渗透到纸的背面去,一片黄色的油渍,如果下面还有纸页的话还能把下面的纸也弄脏。但是帆布也太贵、太占地方了,我一点也不想买。如果非要画在纸上,办法也不是没有,就是给纸涂层,gesso(石膏粉底料)或者shellac(虫胶清漆)都有人用。

又去买了石膏粉底料。

所以油画工具都还没有到位。

只是想画个画而已,哪里来这么多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

但是这两天就涂丙烯,感受到了电绘感受不到的快乐。

主要是,电绘毕竟都在屏幕里,吭哧吭哧画了几个小时,屏幕一合上,咦我画了啥、做了甚,都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画完丙烯,它就鲜艳地啪叽在桌子上,很有种『这就是我辛苦耕耘收成』的愉快感。

还有就是,虽然中间多次一停停几个月,好歹也断断续续画了三年的画,对颜色跟明暗的对比,直观上都感性了很多。画起来就更容易沉浸其中、也带有自我表达,而不是纯粹地复制所见、每一笔都举步维艰。

再加上我电绘的很多问题,比如老是想去抠细节、不从大块面入手这种,实体画都治得了,因为电绘可以无限放大,但是实体画总不能放大。。而且现实世界里,笔刷总不可能1 pixel小。再说了,带概括跟块面的画看上去才比较有意思啊。

总之。

开森!>v<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表达心情

昨天在想表扬的事情,今天正好看到另一本书育儿里提到同样的事情,跟最近在看的另一本讲公司管理的很像,说要学会高效。高效就是说沟通的时候,用真正有用的方式:

我做小学老师的时候,认为孩子只要多表扬就可以,所以每天都努力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对捡起垃圾的孩子,我会说“真是好孩子”;对坐姿正确的孩子,我会说“真棒”;对考了100分的孩子,我会说“真聪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每天都充满了活力。

但是,渐渐地,班里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奇怪了。

“老师,我把垃圾捡了!”
“刚才扫除的工具乱七八糟的,我把它们整理好了。”
“我把教科书借给同学了。”

孩子们开始变得什么事都来向我汇报,同时还会说“我做××了呢,我棒不棒”“我是好孩子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孩子们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想这么做,而是为了受到我的表扬。证据就是,如果我一天不在班里,第二天班里就会满是垃圾。没人表扬就不做,这种状态可不妙!

于是,我开始改变方法,不再单纯表扬,而是向学生表达我的心情。

孩子捡了垃圾,我说的不再是“真棒”,而是“班里干净了,心情都好了”。孩子整理了乱七八糟的扫除工具,我会说“谢谢!帮了老师”。友善对待同学的时候,我会说“好感人啊”。我开始避免使用“真棒啊”“好能干”“真聪明”之类带有评价色彩的语言,转而使用“谢谢”“帮大忙了”“太开心了”这种能够表达心情的语言。

一段时间以后,从孩子口中也听不到“我棒吗”“我厉害吧”这样的话了,并且他们也开始发自内心地行动了。

《父母话术训练手册》

为什么表达心情有用呢?因为它帮助两个人建立链接,而体验爱才是自主行为的动力:

约翰·贝曼博士说:“一个人联结了渴望,就跨越了行为问题。”

比如,当父母体验了“爱”,也就愿意为孩子付出,甚至愿意奋不顾身地进入火场救孩子。在孩子身上也会有同样的体现。当孩子体验了自由,就愿意为自己负责任了,这是自律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孩子真正体验“爱”,也就愿意彻底改变了。但是现今的教育,关于自律的养成,多半仍是利用强制、讨好、交换或者恐吓等负面情绪,养成孩子的纪律,这样容易让孩子在失落、受挫折、焦虑时,逐渐意志溃散;关于爱的教育,多半是让孩子“知道”爱,或者因爱而心生愧疚,而不是体验爱。

有人问我,一个抽烟的人,会因为联结渴望而决定戒烟吗?我的答案多半是肯定的。一个抽烟的人,在认知上了解身体的价值,但是并未体验那份价值感,那意味着没有“联结”渴望,并不会产生戒烟的行为。当一个人罹患肺癌,看到健康检查报告当下,可能感到身体的重要,也就体验了身体的价值,因而选择戒烟了。当一个抽烟的人恋爱了,因为另一半不喜欢烟味,可能决定戒烟,因为体验了爱。当一个抽烟的人要当父母了,常是戒烟念头最强烈的时刻,因为孩子的诞生,让父母体验爱的联结。

《心教》

所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不是给对方做评估。

当两个人互相表达心情,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因为心情是主观的,每个人真正能够了解的,只有自己。

我很喜欢看讲各种关系的书,恋爱故事尤其有意思。都不记得是看的哪本讲伴侣沟通的书里就提到说,负面沟通的时候不要说『你做了xx的事情,是xx样的』,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很难过』。

无论是跟同事,跟朋友,跟伴侣,跟小孩,还是跟自己内心的小孩,都是一样的啊。最有效的沟通反而是温柔的,表达自我情绪的。

Standard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表扬跟批评一样危险

哪来那么多评判呢?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批判性的。

由之洗礼出来的人都是,讨好的。

要么是典型讨好,千辛万苦想要操控别人不讨厌自己,以藉之获得安全感;要么是阻断式讨好,为了避免自己心绪烦扰直接退避三舍,眼不见心不烦。

其实就像我之前说的,无论是完全服从式地顺从他人,还是听到命令就想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叛逆,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不自由。

赞美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好。它会训练我们用别人乐于接受或觉得『舒适』的方式行事,妨碍我们取悦自己。

讨好型来访者之所以相信他们不会在我的咨询室里做『错』事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知道他们也无法做『对』事。这里没有评判,只有充满兴趣和共情的空间,只是要找出藏在讨好背后的原因。想要摆脱内心的批判,就必须放弃通过讨好别人所获得的称赞。不想觉得自己做错了,就必须放弃我们本可以做对的观念。咨询师能给予来访者的东西在于:跳出来访者的讨好模式,成为他们无法吸引或争取的人,也就不致迷失或失望。他们得以有机会第一次发现,他们原本的自己,就很有价值、很重要,值得受到他人和自己的尊重。

想要取悦自己,就必须学会辨识自己的感受,理解它们发出的信号,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活得满足不必再依靠讨好这一扭曲的媒介。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就是要重视它。要善待自己,共情自己,为自己做些积极的小事——不是因为你必须这么做,也不是因为你值得这么做,而是你需要启动取悦自己的自然循环。多数情况下,这么做之后都会觉得好受些,不仅因为你做了些积极的事,更因为你关注着自己的情绪信号灯,想自己证明你很重要,你的感受应该得到认可和自己的帮助。

《让自己快乐:如何停止讨好他人,并转变你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段很有意思,说经常做点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其实最大的作用不是事情本身让你开心,而是由此在向自己一点点证明:我的感受很重要。在我自己的生命里,我的感受比别人的感受重要,我就是比别人更重要。

越来越觉得,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教育才是鼓励小孩独立思考、以待其有朝一日真正自立。无论在明在暗,直接上口谆谆教诲、还是借由赞许与失望的眼神来传递是非观的,大部分其实是在利己。要么是希望被依赖,要么是希望被方便。

不是去告诉你,去成为怎样的人,而是问,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不是告诉你,什么好什么坏,什么善良什么邪恶,而是问你,你觉得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不是夸赞你的作品『这也太厉害了』或者批评『这也太烂了吧』,而是问,你当时这样创作,心里是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不是安慰说『这有什么好伤心的』或者建议说『你有没有试过这样做』,而是问,这件事让你很失望很难过是吗?

为什么要给我下定义?为什么要告诉我我是什么样的人,决绝的,温暖的,强大的?安静的,自私的,骄傲的?

我曾经是怎样的人,现在就一定还是这样的人吗?

你真的在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你问过我吗,带着『好奇想要了解』而非『审视想要定性』的目光?

还是只是已经定义好了的一个角色,只要我在你的生命的舞台上扮演好这个角色呢?

啪叽一个标签拍面而来,如果是负面的,让人苦涩难言,百口莫辩;如果是正面的,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一足踏空跌下神坛。

没有那么多黑白两清泾渭分明,世界明明是『既是也是』的五色斑斓。

我既安宁,又痛苦。

既欢喜,又内疚。

既愤怒,也害怕。

这有什么好愤怒,有什么好害怕?

可我就是愤怒,就是害怕,这就是我的感受。

突然有点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跟p在一起,有时候我甚至开玩笑说,我觉得跟人在一起好累,跟动物在一起才轻松快乐,就像跟你在一起一样。因为我很多时候是阻断式地讨好,自知承受不起,于是宁可远离。而动物从来不会审判我呀,什么样的眼光都没有,只有清澈的陪伴。我并不是一个怎样的人类,我们只不过共享同一分时光。p也是,就让我一颗小树苗想怎么长怎么长,不会时时教导我孰是孰非,也不会日日审判我为人几何。在p面前,我没什么形象要维持,因为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我想做什么都尽可以去做,只要自己承担责任与后果。我无法取悦p,因为没什么欣赏或者失望的眼光,只有稳定安心的陪伴。

这两天另看的一本书提到了正念,特别喜欢这种描述:

与其去审判自己与他人,判定什么情绪是好的、什么状态是坏的、什么特质是善的、什么行为是恶的,不如就做一个观察者、一个旁白者。观察一片片想法的云从大脑的天空飘过去,自己旁白备注:这片云是想法、这片云是情绪、这片云是身体感受,云云。云云云,哈哈。

这两天在练习这样的技能,发现很多情绪虽然来还是排山倒海地来,但是只要旁白承认它存在且辉煌过,从左飘到右,从右飘到左,左晃右晃也就消散在天空中。反而是努力想要某种情绪或者想法赶紧消散,才真是让它们挥之不去。

很有意思呀。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用心爱自己 | Love Thyself

我以食为天

这星期看的书里,看得爽的有两套,其中一套是汪二峤的《我愿常欢喜》。一般我微信阅读一打开看都是三五百页,好家伙,《我愿常欢喜》一看居然有四千多页,总共171多万字,我生生抱着书啃了好几天,晚上睡觉睡不着又爬起来继续看一会,最后一看数据,看了快有二十个小时。作者也太能写了吧!各种人物各种人生车轮登场,我看要不是最后憋着停下了,还能继续写娃的娃的娃几百万字,完全没问题。就是各种家庭的北京生活,让我一个没怎么在国内打拼过的人,也体验了一把打拼生活。

另一套超喜欢的书,就是高木直子的吃货系列。

《肚子饿万岁》、《不再是一个人吃饭啦》云云。。看了感觉超幸福啊啊啊!!终于有点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吃饭喜欢先找下饭的吃播,看别人吃饭吃得很幸福的感觉,的确是自己口水也要流下来了,胃口也变得很好。

上个周末突然想起来,去年家里买了小肥羊的番茄火锅底料,一直都因为懒得去研究怎么处理没有动过;又触景生情想起来前几个月跟朋友在温哥华吃了个海鲜粥底火锅,味道出乎意料地超好啊!!!这也太会了,我一听说粥底,还海鲜,还心怀犹疑,觉得。。这哪能好吃啊。结果,海鲜让火锅汤变得很鲜,粥在下面烧着烧着也稠了,吃得超幸福。。

所以周末就去t&t买了扇贝、超市打包好的火锅套装蘑菇,新鲜的跟干货各一份、冬瓜蔬菜、涮牛肉涮羊肉。。做了火锅,一个粥底一个番茄底,连吃了好几天。粥底的扇贝,因为买了袋装熟食,不是特别鲜,下次还是得试试新鲜的扇贝啊!还有毕竟在家大部分是做干饭,不常煮粥,米饭量有点不好掌握,放多了。。下次得少放点。番茄的底料,我准备放了才发现原来去年下旬就已经过期了。。。。。。但是!!这种调料包有啥好过期啊,= =。于是还是义无反顾地放了。我看包装袋上写,放一升水,还想,一升水!够涮什么,蔬菜蘑菇都放不下啊,于是就想当然放了1.5升。结果好大的锅,食材往汤水里一加,果然都要漫出来了。。。下次还是得按照包装上的操作来搞。什么东西做出来,细碎的香菜上面一撒感觉都特香。冬天吃火锅好暖啊~~

新食谱解锁+1。

还想再搞海鲜粥底火锅啊,真,好吃 =3=

Standard
与人的联结 | Connections

陪伴

看到书里一段话觉得超有道理:

陪伴就是愿意花时间跟你在一起,并说一些让你舒服的话或者做一些让你舒服的事。并不是旁边有个人就叫陪伴,不然,一只老虎在那里追你,你也可以说被陪伴了。感到被关注、理解、重视、尊重等亲密感的前提下给予的陪伴才是你想要的陪伴。

想起以前认识的同事,爱开拿别人开心的玩笑,别人不爽还会说『怎么这么开不起玩笑』。

只有被治愈到温暖到才是陪伴啊!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美滋滋

因为前两天跟同事聊到打鼓的事情,好几个同事都推荐我看一部电影,whiplash,我一查评分好高!就周末下了来看。

剧透。

全剧就是形容一个音乐老师,吹毛求疵无比严苛,到了谩骂侮辱怒砸乐器的地步,妥妥的pua。电影里老师说,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干得漂亮,说了两个人就都开心了,就没有杰作了。故事里还提到一个老师的前徒弟,做到登峰造极的艺术进阶,然后受不了压力自杀了。然后电影还在批判性地推崇这种导师,到最后也还在升华洗白。

一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看得我简直要犯ptsd。

就好像我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传记,说到父母对情绪的操控导致女孩的讨好人格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经历的,但是程度又远不及这些文学作品极端,所以在这极端不可思议之下就感受到一股子荒谬。

能好好说的话,非要拐弯抹角去暗示激将,还觉得自己用心良苦,最讨厌了。

所以电影暗戳戳给出的选择是,到底要名垂千古,还是要平淡快乐?要追逐梦想,可就要永远痛苦地pua自己,永不停步,永远向前喔。如果放在以前,我也许会选择严苛与进步。但现在在我看来,要个屁的名垂千古,名誉成就那统统是扯淡,是我想甩都难甩掉、从小就痛苦焦虑的源泉。

我!!!就是要平平淡淡地美滋滋,哼。

Standard
生活感想 | Life

不公平

这两天心血来潮去上架子鼓的课,就像前半年心血来潮去上声乐课一样,上课下来就觉得,从事不同行业,真的好不公平。

明明都是在自己的行业做得很厉害的人,如果是程序员,可能中等偏上就工资很高;如果是做音乐,那要做到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才能温饱以上,稍微赚点小钱;如果是演艺界,那就彻底了,做到百万分之一的厉害才能吃上饭。

前两天上课,老师说,七岁的时候买的鼓架现在还能用啦,我就震惊了:你七岁就开始打鼓?

老师:对啊,那时候朋友开始搞乐队,想让我去打鼓,没办法的嘛,后来就越做越专业。

所以从那么小的时候,一辈子的方向就已经定下来了啊!

以前看励志类书籍,总觉得从小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很赞;但从另一个方向看,如果小孩从小就决定要当演员,并且一辈子都在求而不得;从小就想当作家,一辈子都在投稿;或者从小一下子就走上了任何这些万里挑一才能吃得上饭的行业,那也真好不公平啊。

我来上课的时候架子鼓老师正在房间门口练吉他,我说你连吉他也弹的呀!

老师说,对啊,我还想弹好一点,可以开课呢。

我:为什么也要教吉他啊?

老师:因为学架子鼓的人很少啊!学吉他的人可就多了,我得赚钱啊。

之前声乐课的老师也说,一星期一两天来教课,剩下几天还要去工地打工。

我:我靠你这么厉害,居然还会做这些??工地好玩嘛?

声乐老师:一点都不好玩,我一点也不想去。但是我要赚钱糊口啊!

但是再问老师以后有没有什么计划之类的,也就是努力把乐团做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被pick能红。

我既震惊在声乐老师寄希望于概率超低的事件,也震惊架子鼓老师能够想到的挣钱方法就是做另一门课的音乐老师。的确,已经身在这个行业,熟门熟路,难道努力练好一门乐器的功夫(那么难!!)难道不比再重新开辟一门赚钱的行业要简单吗?

转念又想到我一堆天马行空想要尝试的东西,都是陌生的领域的确是难上加难。

永远是走出第一步最难呀。

但是,人生总要尝试下不同的东西才有意思嘛!

记得以前看过讲北欧一本书,忘了是讲丹麦还是哪个国家,说社会福利保障,没有工作两年之内可以尝试不同的行业,还是文化对尝试各种东西包容度超高的。

社会的公平就是大家都能温饱,然后大家想做什么贡献做什么贡献。也许小说不会红,但是总有喜欢的人在看;也许音乐不会火,但是总有朋友在欣赏。

希望能有这个自由,能够不去担心尝试的东西赚不赚钱啊。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