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蹲便看完这两天在看的一本讲老年的书,叫never say die。
一开始在亚马逊上看到书的评价,顿时很感兴趣,因为很多人都评价说『看了以后感觉要抑郁了』。我心想,难道我对老年的认识还不够昏暗不够现实吗?究竟能有多糟糕啊?
看下来发现,不是我对老年认识不够,是美国人对老年认识不够啊。
书是美国人写的,很多都是说美国的事儿,比如美国离婚的法律、美国的金融危机、美国的baby boomer有养老金危机。。。
桃色
有一点看下来很震惊,感觉在美国媒体的描述里,老年的描述基本是:睿智、自由、洒脱、到处玩。
我心想,难道是因为美国人太少有几世同堂的,都没见过老人哪?为啥这么脱离现实。
书里提到说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老年孤独的文章,心里思忖大概会难投稿,但是没想到之前总是抢她文章的很多杂志,一个都不愿意刊登。他们说:这和我们读者群体『激情、独立、有为』的形象不符合。他们爱刊登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那种九十几岁还在跳伞的、或者一家人都矍铄到近百然后介绍经验的。
各种杂志都是,只看杂志的话,世界真是美好。胴体永远是年轻美丽毫无瑕疵的,生活永远是聚光灯下绽放着那一刻的、病痛永远是以幽默来藐视的。。。。总之如果有人贫穷、孤独、帕金森,那一定不是我,而且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错。
经济
以前也写过说,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我还觉得中国存钱大国,一定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后来发现国内的各种借贷类恐怖故事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地层出不穷。大概,中国存钱大国只是历史上没有这个借贷的天时地利,都是脆弱的人类,放到诱惑面前一样溃不成军;这个贷那个借的太容易,放到哪儿都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口真就觉得借钱花都是白花的,觉得借a家还b家的事情就真的结了。。。哎。
放美国还要加上一条莫名其妙的高等学府高调学费,毕业出来身背贷款那都是正常现象。再加上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没工作就没保险,自己买保险意识也不强,等等等。到头来真的靠政府,那只能勉强度日。等到baby boomer都入了养老库,不知道那时候养老金会怎样。
女人
书里有一章专门说女人的,因为男性平均寿命比女人短不少,再加上一般一对里女生年纪都还比男生小一点,所以女人老年丧偶基本是十分正常的;而且就算不寡,大概率也是女人照顾男人的,因为男人生活受限的可能性比女人高。
比如在美国,85岁以上三分之二都是女性,而百岁老人80%都是女性。
Gender differences in life expectancy do not disappear until age 105. So if you are a married 105-year-old woman whose husband has also lived to 105, he may have derived enough out of still being alive to be capable of taking care of you. But if you have a living husband under 105, you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 the one doing the caretaking.
还有说到产假部分,说女人只休两年的产假,再重新开始工作,工资会低百分之十八到三十多,多年复增长下来差距会拉很大;而且很多女性,产假休得越久,就越难重新找工作,最后干脆不找了。再加上50%的离婚概率和老年的丧偶,女人又活得久,最后经济困难的基本还是女性。
搞得我一激灵,得回去算算我自己的经济状况,嗯,自己不为自己着想还要谁来为自己着想,要好好照顾自己。
大脑
有一点是没想到,美国的帕金森概率特别高,好像65岁10%,85岁50%。这么多!!!!
我查了下中国的概率,『65岁约0.5%,70岁约1%,75岁约1.5%,80岁约2.5%,85岁约3.5%~4.0%』。啊,真的差这么多吗?!?!?!怎么会这样!!!!
孤独
北美对于开朗独立推崇至极,而对孤独的人也避之不及。所以孤独也就更加孤独。
最后
以前跟美国同事s聊天,我说你怎么净吃这些油炸的不健康的,他说:我打算活到五十岁然后去死。
我说:哈哈哈你好搞笑。
他说: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
我:。。。
我:那你会养小孩吗?
他:看情况,也许有也许没有。
我:那你死了你爸妈小孩怎么办?
他:所以现在挣钱啊,或者死前去银行借一大笔钱,给他们,然后我死了就不用还了。
我:。。。。。。
从来没见过这种人生观的,也真是无奇不有。
不过美国人对于年轻的追求真的是,年轻无极限,三十也不老,四十也不老,五十六十七十都还是young old,身体老了心态也决不能老,谁说我老跟谁急。
一本书看下来看得我更加珍惜年轻了。感觉好像。。自己去八九十岁旅游了一趟,然后被哔回二三十,一觉醒来浮生如梦。
算了,现在做好现在能做的,不能改变的现在、不能预测的未来,也都没法担心,好好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