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媛这件事

关于程序媛这件事

今天跟以前同事聊天,提到职业发展的事情,有两件事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1. 你主管xxx

有一种不行,叫你主管觉得你不行。

如果你主管觉得你不行,那你在这个团队里就是没前途,period,永世不得翻身。

我跟这个同事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就是历经主管千千万,总有那么一两个主管,他就是觉得你不行。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客气,谁也不会指着你的鼻子说『某某某你这个小渣渣』,但是他跟你说话总像是在跟三岁小孩说话,你提什么他都礼貌地觉得,嗯,好像不大放心耶,我们还是再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吧。

至于为什么,因为是女生还是亚裔,还是因为cooler talk不像自己人,谁也不知道,毕竟大部分歧视都还是下意识的,老实承认自己种族歧视已经算是帮帮忙谢谢你了,很多恐同的人都还不觉得自己有偏见嘞,经典言论:哥才不歧视同性恋,老子兄弟就是gay!!但是,不论原因,只要他这么觉得了,那再怎么给反馈也没用,他指天指地发毒誓说以后绝对会注意也没用,你努力加班努力到鬼哭神泣感动中国也没用。

其他的工种我不知道是怎么运作的,程序员的话,主管算是掌握升职加薪的生杀大权了。这时你只有一条血路,两个选择,要么他走,要么你走。

没了。

不走的话,不止职业发展完全停滞、甚至倒退;运气好的话,他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队友对你的看法;运气差的话,你还会慢慢开始怀疑自己。跟不信任自己的老板干活,就好像在跟pua对象谈恋爱,谈得越久,你就得请越久的心理咨询师。

跟不信任自己的老板干活干久了,你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麻木了,这时候你再跟信任自己的老板干活,就好像被pua几个月后突然回到依然深爱你的前男友身边,一有对比这时你才意识到,反差之大,让人很想哭。

2. 就是要被看见

同事说,以前做事就自己闷头做事,最后发现自己做的事情被同事拿去邀功。吃了教训以后换了工作,做什么都光明正大地做:

  • 问问题就在群里问
  • 回答问题赶去群里回答,因为『说不定其他人知道答案,而且其他有同样的问题也可以解答到』,帮别人就在公共场合帮
  • 开会哪怕不确定也要发言,就老实说:我并没有实测过,但是我认为可以xxx
  • 工作职责也开始会从中挑有影响力的做

所以新工作这么操作下来,进公司差不多一年就从senior到staff,现在在考虑要不要升principle;还在考虑是因为oncall职责太大了。的确也是,职位越高,责任越重。相比之下,同团队里的senior程序媛,senior了三年还在继续senior,因为就只是闷头做事。

对方觉得她的经历很励志,去找她开导,她就鼓励姑娘说,远程工作本来就已经自带隐藏属性了,你做了那么多事,不主动摊开来给大家看,你做没做对他们来说区别在哪?

我说我也是啊!!可以直接一对一说的事情也不爱发去大群,开会发言也要打好腹稿才敢说,要分享学到了什么我也不想@很多人。以前总觉得,姐就是温婉恬静淡若清风的性格,就是不乐意话多,爱咋咋;现在我悟了,我就是要说,明确了『被看见』就是目的,那就把它当成工作的一部分,干就行了。

关于程序媛这件事

前两天跟公司另一个senior的程序媛道别,聊到程序媛这件事。

我说今年的stackoverflow调查结果出来了,开发里大概只有百分之五是女生,而且一看我们公司,其实少数几个做开发的女生都来自那些『没觉得女生就该理科不好』的国家,北美甚至欧洲的一个都没有。

就连我在行为面试的时候也都被问到说,你如何理解『inclusiveness』?

我现在觉得,只要偏见我的不是我主管,那基本没什么所谓。至于招聘,inclusive hire也是很屁话的点子。不止很多男生,甚至有的女生都以为,我是女生我去面试应该稍微给我简单一点的问题吧!!事实上,除了小一点又不愁没人做事的也许可能美女招来当花养,大公司recuiter都直接说了:you may get a pat on your back, but no incentive to do incusive hire. 而且大公司,面试你的人都不是你未来的同事,给只见一面的人放水是有什么好处吗?

更别提时候还有反向歧视,我就见过有人说他同事,只要看到面试者是美女,无论种族都一概拒掉的,也不知是在哪美女那儿受了情伤,还是跟美女共事留下了什么神奇的心理阴影。

社会实验也证明,对于好看的人,无论是好还是坏,影响只有加倍而已。实验本身是这样,如果罪犯犯的是轻罪,那么越好看的人会判得越轻;但是相对的,如果罪犯犯的是重罪,那么越好看的人判的刑越重。同样,如果对方是美女还是帅哥,且能力真的很强,的确会比普通人让人更加印象深刻;但反之如果美女或者帅哥真的是靠脸吃饭,只会得到比普通人更糟糕的评价。

而且不提女生美到闭月羞花的特殊情况,就说普通女生。国内都还可以直接问女生是否结婚已未生育,未来几年若有生育计划就拒绝雇佣的;还有同事是本来干得好好的,一怀孕就变着法子逼人辞职的;很多岗位,比如我当时英语专业很多同学去找银行的实习,银行都摆明写了要男生不要女生的。奇葩是真奇葩,但起码只有亚洲能歧视得这么明目张胆,且理所当然。

女生唯一比男生有『优势』的地方大概在于,如果一男一女俩候选人不分伯仲,这时候大概率选女生。

给优势打双引号,是因为男女第一印象实验。

实验就是,同样的简历,只是把名字换成男性名字或者女性名字,受试的『招聘官』们就普遍给男性评价偏高、给女性评价偏低。你要是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也说得头头是道的,当然不可能是因为给男生评价就高,女生评价就低!哦,但事实就是,带男名的你就更多关注优点,女名你就更多关注缺点,结果同样一份简历你就是给了不同的分数啊。所以如果一男一女真的难分能力高低,结果选了女生,也得是事实上女生比男生更优秀,才能造成不分伯仲的表面效果。

再加上少数群体,无论是族裔少数、性别少数还是年龄少数,因为太不典型,就算真的招进来,经常也是走一步需要付出三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

事实如此,意识到就好,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要说解决方法,也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 现在已经有雇佣时针对偏见的各种单盲手段:比如有的软件可以把可以暴露性别之类的信息都去掉,写推荐信只能用中性词的,等等
  • 薪水: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但是可以的情况下尽量同工同酬的
  • 产假:应该男女同休同长的,比如加拿大这种,夫妻共享一年多的产假,需要的话可以根据各人情况调整,但我认识的人也差不多都一人一半休的,男同事也经常就消失半年休产假去了;这样才不会有只针对对女性的产假歧视
  • 还有从小到大各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比如对小孩『努力导向与结果导向』的干预、比如在刚进顶尖大学的时候仅仅是听一场『If you don’t feel like you belong, you aren’t alone. Most people feel that way in a new environment. Overtime, this will change.』的讲座,就能超有效地缓解新生、尤其是少数群体新生的自卑感,长远提高他们后续的学业成绩、各种社团活动的参与度,等等等等。

也许慢慢在各种工作里,男女数量不说能1:1,起码也别极端到1:20这种,就不会再觉得哪个群体不正常、非典型了吧!

路漫漫。

Standard
生活感想, 程序媛这件事

结束与开始

上周五是这一份工作的最后一天。

自从递交辞呈,就一直有一种期待与忧伤交错的复杂情绪。大概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找工作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吧!我每次换工作也都是,总是事出有因。

1

干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还是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想做开发纯属热爱与自学。当时大四下学期,同学都开始找实习;我爸放话说,毕业找不到工作就把我赶出去,所以我找起工作来。。。特别有动力。

英语专业又不想吃英语的饭,还能做什么呢?

我一向理科比较好,觉得程序跟逻辑沾边,解决问题会很有意思。触发点是大学的时候我试图宣传国漫,想找人做网页,发现居然要几千!!当时想,要是我能自己做就好了。还有就是我大三暑假的时候,看了paul graham的《hackers and painters》,所以也算各种因素,埋了这个梗。

当时觉得开发就是写网页,只要是个公司就得要有网页,所以应该总会有饭吃吧!还有就是,开发这种算是全球通用的技术,不像律师医生这种,哪怕厉害也只能在当地厉害;所以如果我哪天厉害了,可以环游世界,到处住一住,随意接单,哈哈哈。

面试那时我才刚跟着w3schools的目录自学不久,for loop都还没用顺,对于公司看在我太热情的份上,愿意带我这种绿得冒芽的新手,也很是感激。那时候做起开发来还是很开心的,虽然到加班加点有点多,但是跟朋友加班也算是革命友谊是不!哈哈哈。公司也每年会一起出去玩,当时一起进公司的小伙伴也都很可爱,现在的朋友里,好几个都是这时候交的;反而是各种学生时代的朋友,因为现在完全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都很少再联系了,哎。

2

后来第一次换工作也不是我自己找的,是上海一家创业公司,看到我网上的资料跟博客,联系了我,说对我印象深刻。当时都没有什么代码面试的,好像就跟主管一聊,就拍板要我过去。这也是我的第一家远程公司,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南京家里,偶尔小资一下,喊在当时工作时间也挺自由的前男友陪我去附近咖啡厅干活。大概每两个月,公司会在上海聚个两三周,每次聚会都特别开心。那时候好喜欢搞怪欢乐的同事们,也喜欢这样工作的惬意自由,要离开的时候超级舍不得。

但是只做了几个月就决定来加拿大了。

3

来加拿大的时候,我挑了最短一年的学上,想先体验一下这里的生活。一年下来觉得喜欢,于是毕业也就开始找工作了。这是我几份工作里,唯一一家感情并不是特别深的工作。因为,毕业要申请工签跟PR之类的,就没考虑要找什么最喜欢的工作,先找到工作再说。找到工作以后,虽然没有特别激动,但也没有不喜欢,所以也就这么干了一年多。

当时辞职是因为那一年我过生日,p说要给我惊喜,跑到一家旋转餐厅去吃晚饭。庆祝生日嘛,就点了杯红酒,p喝了点酒难得话稍微多一点,我俩聊着聊着聊到工作,说到,人生就这么下去,工作到五十多岁再退休,等可以享受了人都老了。要么就是现在可着劲攒钱,攒够了就三四十岁退休,但是工作对我俩来说又不是纯折磨,少做点也还是有点意思的,所以干嘛自己把前面过得这么苦呢?所以,最好的状况大概就是干一段休一段,比如一个星期只上三四天班,或者一年只上八个月十个月这种,再不然,干个几年休息一年?

聊着聊着我说,我俩现在工作也都干了几年,也是时候了,此时不干更待何时,我们辞职去旅行吧!

p说:好啊!

然后计划着,计划着,我们就辞了职,出去玩了大半年。

4

等我们旅游回来,需要我重新找工作,我就发现了,找工作最难的不是面试,而是没有真正想去的公司。按理说找工作跟找对象都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只有一个选项,不然你就会选无所选。然而。。就是没有怎么办??

只有一家公司我在旅游后期就虎视眈眈地盯着,就是我后来的第四家公司。

当时远程工作还很奇葩,而这家公司完全是全球远程;又因为老板是北欧那儿的,公司文化感觉特别人文;总之就是一见钟情,越看越爱。当时回到温哥华,虽然也列了计划想要做算法,但是对于做算法心态还是有点不情不愿,唯独对这家公司是绝对的上心。

为了引起公司的注意,我洋洋洒洒写了好长的cover letter,并且找了CEO的twitter profile pic,精心画了一张头像,找到hr的邮箱,跟介绍信一起发过去;还扬言说,如果我进了公司,就给公司所有人都画私人定制头像。我还给好几个看起来跟点扯得上点联系的人都发了linkedin消息,能找到私人邮件的发了私人邮箱,包括有一个在温哥华上过大学的,还有一个家在法国跟p一个城市的。还有,我有把公司的博客全部看下来了!为了申请,能做的都做了,准备到百分之两百。

后来进了公司很久以后才知道,审我job application的人真的给看震惊了,把我放的画跟我放的话都发到公司大群里了,大家说这必须得招,哈哈哈。终面我的同事后来跟我说,这职位都已经挂了一年多了都没招到;我manager那一整个月,每个星期都要干掉五场技术面试,在我之前都只有一个人走到终面这一步,而这一个终面的就挂在他那里;但他一跟我聊就知道,就是我了,必须要雇。说得我好开心啊,哈哈哈哈!

4.5

这份工作做了三年,前一半是做nodejs的全栈,后一半我提出要转到做python的后端。

当时公司大概一百人不到一点,开发占一半,先前并没有跨部门团队转的先例,于是跟前端主管、后端主管、CTO都聊完,结果就是:可以是可以,但是如果转去后端,过不了试用期,就不能回原来的团队了,只能走人。

我豪迈地说,好!!

豪迈虽然豪迈了,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是第一个月还给我onboarding,第二个月就让我oncall一整个月,后端团队的oncall又是出了名的事多。但是新工作这种事情都是,开头总是难,后面慢慢就好起来了。

本来我想转后端,有好大一部分原因是特别喜欢当时后端的boss,但是,我刚转进来他当月就走了!!当时看他离职信息看哭了我,我真的好喜欢这个主管啊。然后,进来一个跟我不大对盘的新主管。。。一方面性格跟我不对盘,另一方面后端部门的确是事太多人太少,且管理不当。我坚持了一年,也有给主管本人、cto、ceo、hr反馈,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我起码试过啊!不后悔了。

没卵用以后,我就决定走了。很巧的是,我提离职之前几个星期,这个主管就各种原因被劝退了。新临时主管是cto本人,人我是蛮喜欢蛮信任的;最后一个月管下来,我对后端的未来也慢慢开始看好。

但是,太迟了。

5

那时候觉得,不能改变我的公司,那就改变我的公司,于是就开始做面试准备了。

准备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把『算法这玩意,学来除了面试还能干嘛啊』的态度给掰正。说到底其实都是自己的决定,这次提前拎清楚了:如果要学就好好学,半半拉拉地学最后再给自己找借口,那还不如不学。一方面,我本来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也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算法;再加上我刚入后端不久,系统设计也算是应该知道的基础知识。

所以算下来,起码这些东西一辈子认真学过这么一次,也是挺有意思的人生经历了。

所以我边工作,边带着算法从基础开始看了三个月,系统设计看了两个月,面试完了各种事也还一个月才签下来,这么算下来前后也有半年了,啊!

本来我想得挺美,觉得好不容易换个工作,可以休一个长一点的假,本来因为新冠的原因很久没回家,所以如果两份工作中间我休一个月,那不就有时间熬过各种隔离了!我脑子里算盘打得噼啪响,盘算着正好卡在放暑假的时候回家,在学校工作的爸妈就都还在家,可以陪我,否则我先酒店隔离两个星期,再居家隔离两个星期,然后立刻打道回府,憋屈也要憋死啊。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上海爆了。机票一查,直飞没的,从上海转机都还要二十万人民币,告辞!!!

所以七月份我打算在家画一个月的画,把前几个月因为准备面试而搁置下的坑全都给补回来。

新的结束,新的开始。

Standard